以下是含有封城的搜尋結果,共1,974筆
負責釐清英國政府處理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危機過程的公共調查小組今天得知,現任首相蘇納克據報曾說,政府應「讓人們死去」,而非再一次實施全國封鎖。
大陸考古團隊尋找北宋王朝盛極一時卻突然消失的「東京城」時,意外在河南開封地下發現了上下疊壓在一起的其他城址,並由此揭開「城摞(ㄌㄨㄛˋ)城」的奇景面紗。專家介紹,開封地下共埋藏6座不同朝代的古城,而這裡之所以這麼受古代帝王歡迎,除了擁有豐富的水利網絡設施,有助於社會經濟發展外,還因為開封地處中原,能滿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資深藝人方芳芳1993年嫁給食品業董座陳行青(丹尼爾)後淡出演藝圈、長期定居上海,直到2010年主持金鐘獎復出,而方芳芳去年賣掉上海豪宅,回台養老,她近日則和「最美歐巴桑」陳美鳳、曾國城聚會,美魔女難得同框,畫面美翻。
繼房市之後,車市成為大陸官方促消費的另一重點。過去嚴格執行限購政策的廣州、深圳正計畫放寬「限牌」措施,並祭出購車補貼、以舊換新等措施,冀望拉抬新能源車銷量;上海則是早在去年就已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4萬張。市場預期還將有更多城市加入政策鬆綁行列。
大陸經濟形勢不佳,除了經貿數據持續下滑外,老百姓的生活也很有感。尤其在上海,前有封城導致的失業潮,疫後又憂心遭減薪、裁員,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僅止於食品、生活用品;有些失業者將希望轉向開出租車、網約車,但如今又因太多人湧入當運將的行列,讓上海決定暫停核發新增網約車證。
上海市民政局近期文件顯示,去年上海結婚登記數僅7.2萬對,比前年下降近2成,創1985年以來歷史新低。大陸人口學專家表示,這與年輕人社會壓力變大、婚姻觀念變化等因素相關。港媒觀察稱,去年3月至5月,上海曾因疫情爆發而大規模封城,懷疑是否為相關效應。
新聞提要■疫後美國實體會展熱潮再起,對陷入沉寂的城市經濟注入生機!
還記得長榮貨輪於蘇伊士運河擱淺卡住航道是哪一年的事嗎?若你無病無痛卻想不起來或者記錯,科學家可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帶來種種負面影響逐漸浮現,許多國家曾用「封城」措施遏阻疫情蔓延,蘇格蘭學者研究發現,這種極端的防疫手段引發記憶缺陷,嚴重程度堪比坐牢對於記憶力造成的衝擊。
京城銀行23日召開股東常會,由於去年獲利衰退,今年配息縮水,小股東在股東會上質疑。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示,去年升息超乎預期,導致利息支出增加,加上俄烏戰爭影響,俄羅斯債券全數提列損失,授信客戶不繳息就打呆,以維持京城銀穩健的資產體質,才造成盈餘下降、股價波動。
京城銀行今(23)日召開股東會,由於去年盈餘衰退、今年配息縮水,小股東在股東會上提出質疑。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示,去年升息超乎預期導致利息支出增加、受俄烏戰爭影響俄羅斯債券全數提列損失,且授信客戶不繳息就打呆,以維持京城銀穩健的資產體質,使盈餘下降、致股價波動。
被中美貿易戰波及的大陸台商去年更慘,上半年防疫封城封港,下半年不封城疫情爆發;相較之下,泰國邊境更早開放,又與中美關係良好,台商從泰國更容易走向世界,布局甚久的泰南僑、泰達電、泰金寶反而逆勢成長,變身集團金雞母。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昨召開任內首場中外記者會,共回答了10道問題,不到1.5小時,堪稱歷來最短記者會。問題大多側重民生經濟,不用看稿,侃侃而談,頻頻對民企和外商信心喊話。有外媒詢問過去幾年的防疫政策是否過當,讓人聯想到去年李強主政下的上海封城,不過李強堅稱,防疫政策「完全正確」。
集結郭富城、任達華、林家棟3大影帝的香港動作犯罪片《斷網》8日在台舉辦首映會,片中和郭富城扮演夫妻的賴雅妍代表出席,她提到,由於是在疫情最嚴峻期間前往香港拍攝,「處於沒什麼安全感的狀態下,因為可能隨時都會宣布封城」,幸好郭富城給了她十足的安全感,不僅貼心擔任她和導演黃慶勳的翻譯,片場只要發現她在,都會特別講中文,讓在外地拍片的她備感窩心。
集結郭富城、任達華、林家棟3大影帝的香港動作犯罪片《斷網》今(8日)在台舉辦首映會,片中和郭富城扮演夫妻的賴雅妍代表出席,她提到,由於是在疫情最嚴峻期間前往香港拍攝,「處於沒什麼安全感的狀態下,因為可能隨時都會宣布封城」,幸好郭富城給了自己十足的安全感,不僅會貼心擔任她和導演黃慶勳的翻譯,片場只要發現她在,都會特別不用粵語、講中文,讓在外地拍片的她備感窩心。
因大陸封城,造成國際資金從新興市場、大陸流出,然在大陸放寬防疫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後,資金回流,不但陸股基金出現一波漲勢,陸債基金也呈現漲勢。
總部設於南韓首爾、專門觀察北韓動向的「北韓新聞」(NK News)今天報導,北韓因不明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加,當局下令首都平壤即起封城5天,是否肇因於COVID-19仍未知。
2022年3月當新冠病毒肺炎在上海升高疫情,全市展開大規模封鎖事件,民眾困頓於封城,官方則以「大上海保衛戰」稱之。作者以生活的一個小切面,生動展現出封城期間,面對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所謂「例外狀態」的高度管制下,上海人搖擺在貫徹「勿響」哲學,在痛苦中保持沉默,或是挺身而出,揭露管控與防疫不力的第一線人員。
今年空品史上最好!環保署今天公布初步統計今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除了PM2.5達每立方公尺12.5微克、史上最好,已達到空氣汙染防制方案的PM2.5目標(2022年目標為每立方公尺15.5微克)外,AQI(空氣品質指標)比率也可望達標,環保署表示,除了境內改善空品外,今年空品也受惠於大陸封城、境外汙染物下降,加上多雨等有利洗除汙染物所致。
暫時揮別抗議封城陰霾,陸港股反應近來官方積極在房市及貨幣政策鬆綁的利多,今(29)日展開強勁反彈,而在台股交易、與陸港股連動的相關ETF,也展開飆漲行情,一掃近來低迷走勢,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及富邦恒生國企正2(00665L)漲勢最凌厲,大漲約10%上下。
中國大陸民眾不滿防疫措施過度,多個城市26日起發生抗議示威。據港媒報導,上海街頭27日出現大批白色防暴車,另網傳江蘇省徐州市昨(28)日街道上出現多輛裝甲車,引發民眾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