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封聖的搜尋結果,共45筆
美國密蘇里州一座小鎮近期湧入數萬名天主教徒,大家爭相目睹一位過世4年的修女,她的遺體安葬至今幾乎沒有出現腐壞現象,讓不少人直呼是「神蹟」。不過專家指出,可能是受到存放條件影響,才導致遺體呈現「木乃伊化」,和聖蹟無關。
日前梵蒂岡教廷宣布,教宗方濟各已批准「冊封聖人部」的提議,展開對法國前外長舒曼(Robert Schuman 1886-1963)的「封聖」程序,以肯定其對歐洲團結與和平所作重大貢獻。教宗盛讚舒曼在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發表「舒曼宣言」,倡議歐洲一體化,為大歐洲特別是西歐帶來了難得的70年和平,是「英勇的德行」。一般相信,舒曼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受封為普世教會的聖人,成為後世崇拜效法的楷模,只是時間問題。
副總統陳建仁夫婦今天上午出席教廷封聖典禮前,獲得教宗方濟各單獨接見。陳建仁向教宗轉達總統蔡英文的誠摯問候,並代表台灣人民與政府歡迎教宗來台訪問。
外交部次長謝武樵今天宣布,副總統陳建仁預計10月10日晚間至15日前往教廷進行「聖德專案」,將參與13日舉行的封聖大典,除晉見教宗方濟各,也將視察駐教廷大使館參與當地舉辦的光藝術展。據了解,陳建仁此行會依往例邀方濟各訪台。
在中梵簽署臨時協議後,台梵邦交備受關注,總統府今天下午4點將宣布,由副總統陳建仁代表我國出席14日在梵諦岡舉行的已故教宗保祿六世封聖儀式,預計在晉見教宗時,傳達我方對中梵對話等擴大宣教範圍的祝福,並向教廷重申台梵邦交立場。
因性侵遭定罪,掀起信徒暴動的知名印度宗教領袖辛格,現年50歲,他創立的教派「真神宮」(Dera Sacha Sauda),號稱擁有6000萬追隨者。這位作風高調浮誇、喜穿奇裝異服,戴墨鏡、愛玩自拍、開名車住豪宅的非典型教主,身家估計至少4千萬美元(約台幣12億)。
近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Teresia de Calcutta)被梵蒂岡正式封為能夠與上帝溝通、在地球創造神蹟的聖人。在聖彼得廣場上發布的聲明中,教皇方濟各盛讚她是「無私奉獻和神聖的象徵」,「她在路邊那些耗盡心力、等待死亡降臨的人面前彎下腰,並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受上帝驅使的尊嚴」。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昨天在梵蒂岡宣布冊封德蕾莎修女為聖人,近日上映的電影「愛無止盡德蕾莎」,描述她入世行善50年,歌手李聖傑看完後更淚喊,「這輩子最感動的一部電影」。
德蘭修女的封聖儀式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大批信眾出席儀式及彌撒,儀式由教宗方濟各主持,並在一片觀呼聲及祝福下完成。教宗方濟各大讚德蘭修女為慈悲的聖人,認為她是個榜樣。
教宗方濟各今天宣布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的德雷莎修女列為聖人。這場封聖彌撒除有副總統陳建仁為首的特使團出席外,還有台北愛樂合唱團獻唱,以及台灣明愛會代表誦念禱詞。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封聖彌撒,宣布冊封德雷莎修女為聖人,並讚揚她在印度加爾各答照料窮困民眾的善行足為世人典範,也證明了上帝對窮人的愛。
梵蒂岡今天為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舉行封聖儀式之前,唱著歌的修女和手持花束的信徒湧入德雷莎位於印度城市加爾各答(Kolkata)的墓前,以示慶祝。
在世時有「貧民窟中的聖人」(Saint of the Gutters)之稱、也曾獲諾貝爾和平獎肯定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今天將獲羅馬天主教廷封為聖人。
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今(4)日將由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梵諦岡為其舉行封聖儀式。副總統陳建仁已於昨(3)日抵達義大利,參加今日封聖儀式。
副總統陳建仁於義大利時間今天下午抵達羅馬,展開「聖和專案」,主要將出席4日的德雷莎修女封聖典禮,並與教宗方濟各及其他教廷高階神職人員會面。
梵蒂岡將於明天冊封仁愛傳教會創辦人德雷莎修女為聖人,她廣受愛戴,預料封聖大典會帶來可觀人潮。一名羅馬計程車司機說,數千名同業將暫停例休,準備載客。
梵蒂岡明天將對德蕾莎修女封聖,但在讓她聲譽鵲起的東印度大城加爾各答,她一手創辦的仁愛傳教修女會卻遭控醫療疏失和財務管理不善,給德蕾莎修女的功蹟蒙上陰影。
副總統陳建仁晚間率特使團前往教廷,參加4日舉行的德蕾莎修女封聖典禮。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4日將獲教宗封聖,但她獲封聖的神蹟卻遭人質疑。曾因她的神蹟而癌癒的印度婦人,堅信自己的癌症是被德蕾莎修女的神蹟醫好。
應教廷所屬的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之邀,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將於8月27日啟程前往義大利和梵蒂岡巡演,期間除了在里米尼、羅馬舉行三場「印象台灣」音樂會外,9月4日將首度在全球矚目的「德蕾莎修女封聖儀式」中與西斯汀教堂合唱團同台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