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專項債的搜尋結果,共156

  • 17省分債務率超過預警紅線 恐成政策未爆彈

     過去幾年,大陸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大幅擴張,以支持受疫情影響的經濟。據統計,大陸至少有17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債務率,超過大陸財政部設置的風險預警紅線,恐成為政策「未爆彈」。

  • 陸將加大財政政策實施 財長:穩住經濟大盤、擴內需

    陸將加大財政政策實施 財長:穩住經濟大盤、擴內需

    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今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要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住經濟大盤,既擴大國內總需求,又將赤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用好專項債務結存限額5029億元人民幣(下同)。另要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全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兆元、增加1.42兆元,成長17.1%,為基層三保提供有力保障。

  • 陸17省分債務超過風險預警 外媒:恐成政策掣肘

    陸17省分債務超過風險預警 外媒:恐成政策掣肘

    外媒28日報導,大陸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在過去幾年大幅擴張,以支持受疫情影響的經濟,而在逾半數省級行政單位的債務率超過大陸財政部設置的風險預警紅線後,如何有效控制債務風險,成為今年兩會的關注重點之一。

  • 陸港觀盤-陸股兩會政策紅利 投資契機可期

     美國通膨略有緩解,聯準會(Fed)升息可望趨近尾聲。美國2月綜合PMI初值明顯上升,由1月46.8升至50.2,其中製造業PMI初值47.8;服務業PMI初值50.5,皆高於市場預期,美國經濟顯現韌性。

  • 穩經濟 陸發行專項債創新高

     大陸正全力發行地方債,作為提振經濟的資金來源。投行高盛9日最新報告指出,今年專項債將成為地方政府更加倚重的財政收入來源,預估全年發行額度將破人民幣(下同)4兆元,料再創歷史新高。

  • 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估4兆人民幣 創新高

    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估4兆人民幣 創新高

     由於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大陸正大量發行地方債因應。高盛報告預估,大陸2023年地方專項債發行額度將達到4兆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歷史新高,且專項債未來幾年將在政府融資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 高盛預估: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4兆人民幣  將創歷史新高

    高盛預估:大陸今年地方債發行4兆人民幣 將創歷史新高

    由於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大陸各地正大量發行地方債因應,高盛報告預估,大陸2023年地方專項債發行額度將達到4兆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歷史新高,且專項債未來幾年將在政府融資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 陸地方債發行 Q1規模估逾1兆人民幣

    陸地方債發行 Q1規模估逾1兆人民幣

     大陸政府已正式啟動2023年度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根據目前18個省市公布的數據,光是第一季的地方債發行量預計就超過人民幣(下同)1兆元,其中新增專項債近9,000億元。

  • 陸多省爆財務危機 債務增速超越GDP、財政收入

    陸多省爆財務危機 債務增速超越GDP、財政收入

    《第一財經》13日報導,疫情衝擊之下,大陸地方財政困難前所未有,地方財政運行也備受關注。2022年各省債務規模增速明顯超過GDP和財政收入增速。

  • 大陸地方債Q1發行規模 逾兆人民幣

     為促進經濟復甦、強化基建投資建設,大陸2023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開始啟動,青島市6日率先發行212.6億元(人民幣,下同)地方債之後,透過大陸18個省市揭露資訊顯示,第1季地方債擬發行量超過兆元規模,其中新增專項債近9000億元。業內人士更表示,今年地方債發行節奏前移,1月將迎來第一個地方債供給高峰,研判全年發行最高峰落在第2季。

  • 陸消費與房地產疲弱 地方衝基建投資已逾1.5兆人民幣

    陸消費與房地產疲弱 地方衝基建投資已逾1.5兆人民幣

    外界預期大陸第一季的消費和房地產市場仍將維持偏弱態勢,因此地方政府已著手衝刺基礎建設投資,望推動經濟盡快回升。據陸媒統計,3日當天,就有四川、安徽、上海等六個省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金額超過1.5兆元(人民幣,下同)。分析師評估,大陸全年的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在6%至7%左右。

  • 陸消費與房地產疲弱  地方衝基建投資已逾1.5兆人民幣

    陸消費與房地產疲弱 地方衝基建投資已逾1.5兆人民幣

    外界預期大陸第一季的消費和房地產市場仍將維持偏弱態勢,因此地方政府已著手衝刺基礎建設投資,望推動經濟盡快回升。據陸媒統計,3日當天,就有四川、安徽、上海等六個省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金額超過1.5兆元(人民幣,下同)。分析師評估,大陸全年的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在6%至7%左右。

  • 封控重創 陸11月經濟黯淡

    封控重創 陸11月經濟黯淡

     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嚴格防疫封控再次重創經濟,11月工業、投資、消費不僅遠遜於預期,部分數值更跌至年內最低,加上先前公布的11月出口也大幅衰退,皆為第四季GDP成長帶來陰霾。

  • 創新高 陸前11月專項債破4兆人民幣

     為穩住經濟大盤、拉動基建投資,大陸官方持續擴張積極的財政政策。陸媒統計,今年前11個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超過人民幣(下同)4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專家更預計,2023年新增專項債規模可能高於4.4兆元。

  • 挺基建 三大銀行6,700億人民幣到位

    挺基建 三大銀行6,700億人民幣到位

     大陸下半年開始力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資金,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穩定經濟走勢。近期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陸續公布相關數據,三家政策銀行已投放逾人民幣(下同)6,700億元,超過大陸國務院日前提出最少6,000億元的規模。

  • 穩經濟 陸擬發債2.5兆人民幣

    穩經濟 陸擬發債2.5兆人民幣

     知情人士透露,為穩定經濟成長,大陸財政部28日召開會議討論第四季國債發行計畫,其中預計將在第四季發行約人民幣(下同)2.5兆元的國債,其規模較上年同期增加超過兩成,以讓穩經濟儘速收效。

  • 陸年前再發行5,000億專項債

     大陸持續加大投資以拉動經濟增長,規模逾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的專項債結存限額即將在9月底以及第四季發行,預計有4成比例投入成熟基礎建設,將拉動全年基建投資增速1.1個百分點。

  • 中國新視野-勇挑經濟大樑 地方政府有苦難言

     2022年下半年以來,大陸持續面臨多重內外挑戰,經濟失速下滑的風險不減反增,大陸高層多次表態「穩住經濟大盤」,亦透露家國興亡之責,人人有份的意涵,地方官員個個壓力山大。

  • 陸地方債前8個月發行規模突破6兆元人幣 同比增長24%

    陸地方債前8個月發行規模突破6兆元人幣 同比增長24%

    據《證券日報》報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大陸地方債發行規模突破6兆元(人民幣,下同),達到6兆0474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新增地方債發行4兆0210億元,同比增長62.4%。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謝後勤分析,今年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增、發行速度加快,體現出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 大陸國常會提「專項債結存限額」可望拉動GDP、投資

    大陸國常會提「專項債結存限額」可望拉動GDP、投資

    澎湃新聞25日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其中提到,增加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傳導效應,降低融資成本。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