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對台政策的搜尋結果,共1,954

  • 美眾院壓倒性通過涉台法案  深化雙邊關係尋求廢除限制

    美眾院壓倒性通過涉台法案 深化雙邊關係尋求廢除限制

    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高票通過一部涉台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定期檢視對台交往準則,確保準則有助深化及強化美台雙邊關係,同時尋求廢除美台交往自我限制的機會。

  • 社評/呂秀蓮 馬英九與兩岸和平

    社評/呂秀蓮 馬英九與兩岸和平

     民進黨籍前副總統呂秀蓮召開民間國是會議,邀請藍綠白各方人士,為台海和平凝聚台灣新共識,同一天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登陸行程曝光,月底將帶領百餘名年輕學生赴陸,除返鄉祭祖外,將前往上海、重慶等城市參訪,並與在地學生交流,但他不到北京,也未安排馬習二會,畢竟他是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仍然引發關注。呂秀蓮與馬英九不約而同傳遞一個清晰的意涵,「和平派」開始跨越政治光譜,試圖讓兩岸春暖帶來花開。

  • 旺報社評》呂秀蓮 馬英九與兩岸和平

    旺報社評》呂秀蓮 馬英九與兩岸和平

     民進黨籍前副總統呂秀蓮召開民間國是會議,邀請藍綠白各方人士,為台海和平凝聚台灣新共識,同一天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登陸行程曝光,月底將帶領百餘名年輕學生赴陸,除返鄉祭祖外,將前往上海、重慶等城市參訪,並與在地學生交流,但他不到北京,也未安排馬習二會,畢竟他是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仍然引發關注。呂秀蓮與馬英九不約而同傳遞一個清晰的意涵,「和平派」開始跨越政治光譜,試圖讓兩岸春暖帶來花開。

  • 楊永明:台灣不做任何強國的棋子

    楊永明:台灣不做任何強國的棋子

     北區民間國是會議19日在台北召開,與會學者專家指出,台海將繼續是美中的對抗場域,甚或發生代理戰爭,台海和平穩定的關鍵在處理統獨問題,正面回應一中原則是兩岸協商機制能夠建立的原因。

  • 2023民間國是會議論壇》二十大後中共對台政策:對台兩手、抗美強硬(楊永明)

    2023民間國是會議論壇》二十大後中共對台政策:對台兩手、抗美強硬(楊永明)

    習近平第三任期目標要在經濟、科技、地緣外交層面,鞏固大國地位,雖然中美進入新冷戰對抗階段,原則是鬥而不破,避免捲入代理戰爭的消耗戰,但是駡會還口,打會還手;同時,中共二十大之後的對台政策以「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反外力介入」為主軸,可謂是對台兩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抗美轉硬(反外力介入)。

  • 台海續成中美對抗場所 楊永明:或發生代理戰爭

    台海續成中美對抗場所 楊永明:或發生代理戰爭

    前國安會副祕書長楊永明19日表示,中共二十大後的對台政策仍以和平統一為主軸,並以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為恢復兩岸交流的基礎,但也同時對美國介入台灣議題的態度轉強硬。他認為,台海將繼續是美中兩強的對抗場所,甚至發生代理戰爭,而台灣應採取「睦美和中保台」的立場,不做任何強國的棋子。

  • 大陸外交組合拳的意圖

    大陸外交組合拳的意圖

     近日宏都拉斯明確表達要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意願,這又引發兩岸的新爭議,雖然台灣的友邦本就不穩固,但作為獨特的象徵性存在,台灣每一次失去友邦都是對現任政府的一次衝擊,更是對台灣民心的一次衝擊。但若因此就認為大陸對台政策又將轉向鷹派,那就未免過度解讀,事實上,現在沒有誰比大陸更希望兩岸問題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 時論廣場》大陸外交組合拳的意圖(王欽)

    時論廣場》大陸外交組合拳的意圖(王欽)

    近日宏都拉斯明確表達要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意願,這又引發兩岸的新爭議,雖然台灣的友邦本就不穩固,但作為獨特的象徵性存在,台灣每一次失去友邦都是對現任政府的一次衝擊,更是對台灣民心的一次衝擊。但若因此就認為大陸對台政策又將轉向鷹派,那就未免過度解讀,事實上,現在沒有誰比大陸更希望兩岸問題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

  • 國戰會論壇》兩岸春暖花開 應防範「灰犀牛」事件(柳金財)

    國戰會論壇》兩岸春暖花開 應防範「灰犀牛」事件(柳金財)

    最近陸委會公布擴大兩岸10個直航航點,大陸國台辦回應希望民進黨當局盡快推動兩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國台辦宣稱在大陸當局提出優先恢復廣州等16個兩岸直航航點建議後,台灣陸委會公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符合全面恢復兩岸空運客運直航的需要。欣見兩岸當局在兩岸交流及政策,採取立基於「社會本位」及「人民中心」的政策思維,顧及人民需求及權益維護。

  • 趙春山預測 北京2027年前將轉為促統

    趙春山預測 北京2027年前將轉為促統

     大陸兩會甫閉幕、台美將迎接大選,外界關注陸方對台政策動向。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中共於2027年前將往「促統」的戰略轉移,並採「兩步走」策略,台灣大選前「冷處理」與蔡英文政府的關係,選後以反台獨和接受九二共識為指標,建立對台工作的兩套方案。

  • 社評/李強知台新內閣 兩岸優先拚經濟

    社評/李強知台新內閣 兩岸優先拚經濟

     剛落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聚焦在高層人事換屆與經濟建設,並未對政治問題,尤其兩岸政治過度著墨,對台政策呈現務實、緩和的基調。可以看出,國際輿論愈是關切台海何時「開戰」,北京就愈釋出兩岸和平交流的訊號,這是成熟理性的做法。

  • 打鐵趁熱 恢復兩岸正常交流

    打鐵趁熱 恢復兩岸正常交流

     蔡英文政府日前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10個定期航班航點及13個包機航點的「10+13」方案,方便台灣同胞往返兩岸。很顯然,此次政策決定是回應大陸稍早提出恢復16個直航航點的呼籲,雖然來得稍晚,但符合在陸台商及眷屬的需求,值得肯定。

  • 邱坤玄:九二共識如同兩岸開機密碼

     兩會期間陸方的涉台表述,以及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都備受關注。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認為,大陸未來五年對台政策的主觀願望是和平發展,但會受中美關係等客觀形勢影響。他並認為,應該把九二共識當作如開機密碼一般,讓兩岸進行交流、避免戰爭。

  • 㕵報社評》李強知台新內閣 兩岸優先拚經濟

    㕵報社評》李強知台新內閣 兩岸優先拚經濟

     剛落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聚焦在高層人事換屆與經濟建設,並未對政治問題,尤其兩岸政治過度著墨,對台政策呈現務實、緩和的基調。可以看出,國際輿論愈是關切台海何時「開戰」,北京就愈釋出兩岸和平交流的訊號,這是成熟理性的做法。

  • 大陸對台政策是和平發展?邱坤玄曝「這原則」成開機密碼

    大陸對台政策是和平發展?邱坤玄曝「這原則」成開機密碼

    外界關注兩會期間,陸方涉台表述與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認為,大陸未來五年對台政策的主觀願望是和平發展,但會受到中美關係等客觀形勢影響。他另認為,應該把九二共識當作如開機密碼一般,讓兩岸進行交流、避免戰爭。

  • 社評/建構兩岸一家人新論述

    社評/建構兩岸一家人新論述

     大陸兩會期間,北京對台釋出明確的促和平、促交流訊息,完全沒受到美中緊張對抗的影響,蔡總統同時決定以過境形式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陸委會並宣布恢復10個兩岸直航點、清明節前小三通復航的消息。兩岸關係在雙方務實的努力下,雖邁出脫離困境的第一步,但對營造綠紅互信,恢復穩定的兩岸關係而言,仍遠遠不足。

  • 旺報社評》建構兩岸一家人新論述

    旺報社評》建構兩岸一家人新論述

     大陸兩會期間,北京對台釋出明確的促和平、促交流訊息,完全沒受到美中緊張對抗的影響,蔡總統同時決定以過境形式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陸委會並宣布恢復10個兩岸直航點、清明節前小三通復航的消息。兩岸關係在雙方務實的努力下,雖邁出脫離困境的第一步,但對營造綠紅互信,恢復穩定的兩岸關係而言,仍遠遠不足。

  • 國戰會論壇》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涉台戰略雙主旋律(柳金財)

    國戰會論壇》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涉台戰略雙主旋律(柳金財)

    近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進行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最新涉台表述仍是呈現簡約風格,從既往強調「對台大政方針」,連續兩年揭櫫「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以下簡稱「總體方略」),展現一個中國、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反獨促統、融合漸統等政策元素及主軸,經由促進兩岸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可以說,在總體方略指導下,「反獨促統」及「融合和統」成為對台政策之「雙主旋律」。

  • 王滬寧當選政協主席 對台要角全到位

    王滬寧當選政協主席 對台要角全到位

     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昨下午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新一屆政協領導班子,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正式當選全國政協主席。而原本呼聲很高的國台辦主任宋濤則未入選全國政協副主席,任全國政協常委。前國台辦主任劉結一亦任政協常委。

  • 麥卡錫延後來訪 美台聯手抗衡疑美論

    麥卡錫延後來訪 美台聯手抗衡疑美論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推遲,後又傳出蔡英文總統將於出訪期間過境美國,將在加州會見麥卡錫的消息。長期觀察台灣政局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當前「疑美論」成為左右台灣大選的重要因素,「麥卡錫訪台延期」似乎是美國和蔡政府聯手抗衡「疑美論」的一步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