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對台31項措施的搜尋結果,共45

  • 陸頒26條 蔡直指意圖影響台大選

    陸頒26條 蔡直指意圖影響台大選

     針對大陸國台辦公布對台「26項措施」,蔡英文總統5日表示,大陸用意很清楚,就是為了實現對台「一國兩制」方案,他們在大選期間提出,「我們也很自然而然想到是要意圖影響我們的大選」。

  • 陸委會:26條企圖影響台灣選舉

    陸委會:26條企圖影響台灣選舉

     繼去年惠台31條後,大陸4日發布「惠台26條」,此次邀請台企共同參與陸方5G等重大技術建設。「26條」更直接表明,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我陸委會4日嚴正回應,稱「26條」是「一國兩制」的政治操作,企圖介入台灣選舉;國台辦發言人則指,民進黨阻擋不了「26條」,與台灣同胞的利益為敵,終將被民意拋棄。

  • 陸發佈26條措施 陸委會籲具體落實投資保障

    大陸國台辦4日推出「26條對台措施」引起兩岸高度熱議,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受訪時表示,政府將進一步評估及審慎應處,國人應注意兩岸制度差異,以及可能發生的風險。此外,大陸官方應具體落實對台商以及台灣民眾的投資與生活具體保障。

  • 陸惠台26條 Kolas:對台措施溫水煮青蛙

    陸惠台26條 Kolas:對台措施溫水煮青蛙

    國台辦今天公布對台26措施,其中包括台灣民眾可在大陸外館申請旅行證件等等,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中共推出相關措施都是溫水煮青蛙,企圖逼迫台灣接受「一國兩制」。

  • 蔡英文明開國安首長會議  就美中貿易衝突研擬策略

    蔡英文明開國安首長會議 就美中貿易衝突研擬策略

    針對近來國內外局勢的變化,蔡英文總統明天(9日)將再次召開「國安首長會議」,除將就美中貿易衝突局勢進行最新研判並擬定因應策略外,也將就上次會議中所指示的「七項指導綱領」檢視進度,由於協助台商回台投資今年2500億投資目標5月提前達標,總統要求經濟部將目標倍數提升,以5000億為衝刺目標。

  • 民進黨:陸方不排除以網域註冊 營造台灣內部自我投降假象

    媒體報導,大陸註冊台灣網域名稱洗腦宣傳「對台31項措施」,民進黨發言人李明俐今表示,中國更不排除企圖以網域註冊混淆視聽,營造台灣內部自我投降的假象。

  • 反制「一國兩制」 國安會:中國大陸利用經濟利益利誘地方政府

    蔡英文總統今天召開反制「一國兩制」的國安會議,國安會在會中報告指出,北京的步驟是假和平為名以武力為實,迫使台灣和中國進行政治協商,簽署邁向被統一的過渡性政治安排。並利用經濟利益,如利誘地方政府為換取政治性採購、大陸觀光客等,從而支持或屈從中國對台灣的政治主張。

  • 陸公布「對台31項措施」周年成果 陸委會批:言過其實

    大陸國台辦今天公布「對台31項措施」滿周年之實施成效及對台灣之影響,陸委會表示,一年來大陸各地方和各部委配合北京促統政策,已公布幾千項配套措施,惟多屬形式上的政令或法規宣示,相關內容不改其「名為惠台、實則利中」之本質。其實施周年對台灣之影響,經多方驗證,並不明顯。國台辦今天並推出名稱為「31條」的APP,多數言過其實,注重包裝而忽略對台的實質權益保障。

  • 國台辦回函兩會提案 保障台商權益

    國台辦回函兩會提案 保障台商權益

     大陸國台辦近日陸續回覆了全國兩會期間,各委員代表的涉台提案,其中包括保障老台商的土地使用權益,優先續租,在自貿區推進對外資台資採負面清單,對於在陸學醫的台灣學生實習權益,也將以「拒絕台生實習需經上級審批」,作為保障。

  • 小步快走 反獨促統並進

    小步快走 反獨促統並進

     大陸近期對台採取單方面作為,既奪邦交國,也推出台胞居住證,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認為,這是胡蘿蔔與大棒並進,同時採取多管齊下的「小步快走」策略,他相信即便對民進黨政府沒有作用,對台灣的老百姓還是會產生一些影響。

  • 批綠造謠生事製造麻煩 國台辦副主任籲台商共擔民族大義

    批綠造謠生事製造麻煩 國台辦副主任籲台商共擔民族大義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20日批評民進黨當局為兩岸交流設置障礙,挾洋自重、在國際上造謠生事,製造麻煩,在危險的道路越走越遠,將台灣日益帶向危險的境地;他還呼籲台商,在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要勇於擔當、堅定立場,共擔民族大義。

  • 赴陸就學 陸委會:會適度校園宣導

    近來大陸寄出「對台31項措施」及破獲台諜案等事,台灣智庫今舉行「台灣師生赴中國任教留學之風險與挑戰」座談會;陸委會副主委陳明祺今天表示,赴中國大陸就學、任教有其風險,但政府不會公開反對,不過絕對有責任充分對國人告知相關風險,未來除了會在官網提出案例外,也會適度在校園宣導,學生多看看是很ok,但對風險要多一點掌握。

  • 談兩岸 邱垂正:要維持現狀 就要能夠與相同理念國家合作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19日上午接受電台訪問。談到西方稱大陸正對外展現「銳實力」,邱垂正表示,台灣擁有自由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這是有異於大陸的,政府捍衛這些基本價值,與大陸交流合作時不會犧牲這些價值,這也是號召其他理念相近的國家支持台灣的主要原因。「對於我們來說,維持現狀是勇敢、負責任的政策,雖然大的跟小的發展關係,通常大國不會安於現狀,我們要能維持現狀,就要能夠與相同理念國家合作,同時也希望大陸跟台灣坐下來談,不預設任何前提。」

  • 兩岸政策協會公布陸惠台措施與居住證民調

    兩岸政策協會公布陸惠台措施與居住證民調

    針對中國政府推出的居住證,兩岸政策協會17日由理事長譚耀南主持 「國人對中共『對台31 項』及『台胞居住證』之看法」民調座談會。

  • 陸惠台31項 陸委會:無明顯影響但有國安風險

    針對大陸今年初公布的惠台31項措施,陸委會6日公布研析報告表示,31項惠台措施實施後對我方尚無明顯影響,但是可能對台產生國安風險,並對赴陸企業與國人產生諸多不確定及風險。

  • 美提中國軍力報告:趙春山》大陸對台仍是攻心為上

    美提中國軍力報告:趙春山》大陸對台仍是攻心為上

    美國國防部日前公布《2018年中國軍力報告》,其中除了強調中國運用經濟、外交和軍事力量持續在全球擴張影響力外,特別指出對岸正為台灣海峽的「可能狀況」進行軍事準備。所謂「中國威脅論」,每隔一陣就會借屍還魂,跳出來「顯靈」嚇嚇大家。五角大廈提出的這份報告符合川普政府的對中戰略,符合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經濟利益,當然也符合軍方維持龐大軍力所需的合理化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有關中共武力犯台的說法。

  • 工商社論》談大陸對台31項措施的因應之道─與其澆水降溫 不如釜底抽薪

     大陸國台辦於今年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亦即媒體俗稱的惠台31項措施)。此一措施將逐步給予台企、台胞和大陸企業、同胞國民待遇,以積極吸引台灣人才、資金,協助大陸產業的發展。

  • 柳金財》蔡政府新戒急用忍

    針對近來大陸提出31項惠台措施,行政院回應這是「名為惠台、實為利中」的對台政策,並指出這有利於吸收台資、技術及人才以解決大陸經濟困境。然而台灣民眾對惠台措施認知,呈現「對經濟領域警戒、對社會領域認同」的二元悖論。

  • 中美貿易戰 賴揆:利南向、鮭魚回流

    中美貿易戰 賴揆:利南向、鮭魚回流

     陸美近期若貿易戰開打,會怎樣影響台商?行政院長賴清德23日在立院答詢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時表示,中長期而言對大陸有壓力存在,可能使台商到東南亞、到美國,或回到台灣投資,黃偉哲隨即稱這即是「鮭魚返鄉」。總統蔡英文23日也提出四大策略,以確保在雙方貿易戰下,台灣貿易利益不被影響傷害;她並表示,政府要鼓勵台商積極回台投資,甚至可以把台商在當地的企業夥伴介紹到台灣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