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對外投資的搜尋結果,共543

  • 僑外投資連2月衰退

     經濟部投審會20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受到去年離岸風電大廠紛紛交出大型投資案影響、比較基期較高,2023年1至2月核准僑外投資金額9.68億美元,年減47.88%,為連續2個月衰退。

  • 9成陸企看好RCEP投資機會

     中國貿促會日前公布「2022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及意向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大陸經濟復甦,共98.2%的受訪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對今年大陸經濟發展前景抱有信心。陸企對外投資也平穩發展,約9成企業看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國家投資機遇。

  • 順差去哪了?陸貿易順差1.9兆美元 外匯存底未同步增長

    順差去哪了?陸貿易順差1.9兆美元 外匯存底未同步增長

    大陸觀察者網2月28日報導,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中國外匯」2月27日消息,近期,有觀點質疑2020年至2022年中國大陸貿易投資順差合計近1.9兆美元,但外匯存底、外匯存款等數據未獲同步增長這一問題。釐清貿易投資順差去向,需要從大陸整體對外資金來源與運用角度觀察,而不應簡單地把貿易投資順差對應於外匯存底、外匯存款等數據變化。

  • 《新聞分析》國際收支有端倪 台灣產業解析(2-1)

    根據央行公布最新去年第四季及全年國際收支顯示,去年第四季金融帳當季淨流出156.6億美元,雖然已連續50季淨流出、續為史上最長紀錄,但其中直接投資淨資產(資產-負債)增加34.12億美元,增額為2019年第一季以來新高。該數字有2個層面,首先直接投資的資產達56億美元,是反應台廠因應中美貿易戰赴海外投資增加;其次直接投資的負債增加21.9億美元,則是國外廠商赴台投資,其中又以綠能、批發零售和金融相關產業最為顯著。

  • 1月僑外投資件數金額 雙降

     經濟部20日公布最新統計,2023年1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161件,年減1.83%;在核准金額部分,投資金額2.92億美元,年減80.23%。投審會分析指出,主要是因2022年1月核准丹麥商CI II CHANGFANG K/S等以新台幣105.6億對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彰芳公司增加貸款投資,用以轉投資彰芳離岸風場等大型投資案,比較基期較高所致。

  • 去年僑外投資 15年新高

     經濟部30日公布2022年核准僑外投統計,投資件數為2,566件、年減5.35%,核准金額為133.03億美元,年增77.94%,投資金額為歷來第三高,且創近15年新高,主要受惠於綠能與離岸風電等大型投資案件帶動,顯示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吸引國際大廠投資台灣。

  • 美對陸高科技投資 拜登政府擬收窄限制

    美對陸高科技投資 拜登政府擬收窄限制

    拜登政府一直在考慮公布一項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對中國的關鍵高科技行業進行投資。美國之音引述新聞網站Axios報導,據悉,白宮傾向於收窄這些投資限制的領域,使之更有針對性。一些專家認同縮小投資限制領域的做法,但認為有些領域的界定不夠明確。也有人認為,應盡快公布限制措施,而且這種投資限制應該由國會通過立法,而不是通過政府的行政命令來實施。

  • 韓國對外直接投資 六季來首度減少

    韓國企劃財政部27日發佈,今年第三季韓國對外直接投資額16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據政府分析,升息等國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對外投資減少。

  • CRIF:核心技術保護及創造就業是失分

    CRIF:核心技術保護及創造就業是失分

     近期台積電等大舉東進美國,引發「供應鏈去台化」疑慮,中華徵信所(簡稱CRIF)表示,由投資、技術與創造就業三個關鍵因素來看,大舉東進使台灣的訂單增加是加分,但核心技術保護與創造就業則是失分。

  • 中時社論》政治抹紅會扼殺台灣經濟

    中時社論》政治抹紅會扼殺台灣經濟

     民進黨在此次九合一地方選舉遭到重大挫敗,證明持續以「抗中保台牌」打選戰已不被選民認同;連南部綠色鐵票區也嚴重鬆動,極可能是農民在兩岸關係惡化、水果出口日益艱難下的務實反應。也因此,調整兩岸政策,積極為農業尋找出路,可能是民進黨避免進一步「翻船」必須考慮的要務之一。

  • 憂台海爆衝突 德將調整對中投資政策

    憂台海爆衝突 德將調整對中投資政策

    德國憂心經濟受台海衝突牽累,正著手修正對外投資政策,未來官方擔保金額將設上限,控管投資中國的風險。

  • 大陸對外投資 連10年全球前三

    大陸對外投資 連10年全球前三

     大陸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聯合發布《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達178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且連續10年位列全球前三;另統計至2021年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2.79兆美元,也連續5年排名全球前三。

  • 陸去年對外直接投資1788.2億美元 連10年列全球前三

    陸去年對外直接投資1788.2億美元 連10年列全球前三

    大陸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聯合發佈《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大陸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78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且已連續10年位列全球前三;統計至2021年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79兆美元,也連續5年排名全球前三。

  • 美擬擴大對中科技禁令 納入量子計算和AI

    美國擬擴大對中國科技禁令,最新傳出,拜登政府正在研究實施新出口管制的可能性,以限制中國獲取新興計算技術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AI)軟體。

  • 摧毀台積電對誰最不利?

    摧毀台積電對誰最不利?

     台積電近來股價由高處劇烈下跌,傷了不少股民的荷包和心神。特別是日前美國擴大禁止晶片和半導體零組件出口中國大陸,更衝擊了包括台積電在內的眾多晶片相關廠商。只是,身為全球市值排名前10的跨國企業,生產難以替代的頂尖晶片;去年晶片嚴重缺貨期間,讓世界強國都使出渾身解數,懇求它優先排序生產供應,並以高額補貼誘其遠赴當地投資。台積電不只是台灣之光,也已經是世界之光。

  • 美議員籲限制對華投資 陸外交部:畫地為牢損人害己

    美議員籲限制對華投資 陸外交部:畫地為牢損人害己

    美國多名議員27日呼籲拜登政府對涉華投資進行限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美方此舉是畫地為牢,損人害己。

  • 稅務法務-疫情燒錢燒不停 新安東京、海能風電 獲增資

     經濟部投審會26日核准通過五案,其中有兩案受到矚目,包括受國內防疫險之亂影響的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獲得日商母公司增資59.96億元暨貨幣債權14.75億元。

  • 政策力推離岸風電 前八月僑外投資 年增1.78倍

     經濟部20日公布,今年8月核准僑外來台投資件數為240件、投(增)資金額為6.9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主要因8月核准泰商GLOBAL RENEWABLE SYNERGY COMPANY LIMITED以新台幣99.99億元增資環球能源。在政策大力推動綠能和離岸風電下,今年累計前八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1,666件,投增資金額計103.85億美元、年增178.55%。

  • 美再度傳出擬頒行政命令 未來數月内將限制美企投資中國科技企業

    美再度傳出擬頒行政命令 未來數月内將限制美企投資中國科技企業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美金融戰並未止息,繼《彭博》後,再有外媒報導美國白宮正考慮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科技公司。《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拜登政府正在斟酌一項行政命令,以篩走並可能限制美國對中國和其他潛在敵對國家尖端技術開發的海外投資。

  • 主計總處:新南向國家占我對外投資4成、出口2成

    主計總處今(5)日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依投審會核准的對外投資統計,今年1~7月我國對新南向18國的投資占對外投資總額44%,另對新南向國家的出口也占我總出口20%。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