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對美的搜尋結果,共8,506筆
美國聯準會(Fed)9月會後釋出偏鷹派立場,預期利率將持續處於高原期,資金持續湧入。法人表示,目前相對看好短債,但未來仍可逐漸拉長存續期。
CRIF中華徵信所昨日表示,今年台灣前8月對外投資(不包含大陸、香港地區),金額已經達到111.65億美元,不僅較去年倍增,並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預期今年挑戰2018年142.95億美元新高紀錄,更可望超越150億美元。惟台灣是否受到「地緣政治」緊張,「被動」不得不為的外移策略,CRIF認為值得探究。
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爭執不休,導致聯邦政府關門危機不斷逼近。國際信評機構穆迪警告,如果聯邦政府陷入停擺,恐讓美國AAA最高信用評級面臨下修風險。
午夜夢迴,對美中經濟戰總覺得有點怪怪的。雖經濟學界、戰略家有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美中科技戰、新冷戰圍堵等說法,乃至於華為出現新手機,也被視為是戰略勝負的觀察重點,但我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好像我們的思路,有一點走了歧路。今天就來分享一點的反思筆記吧。
午夜夢迴,對美中經濟戰總覺得有點怪怪的。雖經濟學界、戰略家有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美中科技戰、新冷戰圍堵等說法,乃至於華為出現新手機,也被視為是戰略勝負的觀察重點,但我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好像我們的思路,有一點走了歧路。今天就來分享一點的反思筆記吧。
今年美國聯準會升息不若去年積極、景氣衰退可能性降低,及AI題材發動,帶動美股走出去年大幅修正陰霾。投信法人表示,市場上修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速,未來景氣有望維持溫和擴張,企業獲利可望逐季改善,可支撐美股,新科技、新商機持續發酵,美股後市仍值得期待。
美國聯準會(Fed)暗示利率維持在高檔的時間將延長。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拖累美股走勢疲軟。投資人也擔心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大罷工與美國政府關門風險等事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基本而言,美國是支持民進黨勝過國民黨,原因簡單,民進黨因台獨這塊招牌,成為中共死對頭,因而對美不得不唯命是從。美對國、民黨兩黨關係也因台獨黨綱,進可予取予求民進黨,退可驅使國民黨不能太親中,而一邊倒回到親美。國民黨的基礎群眾,有深厚的反獨情結,會牽制國民黨的上層路線,因此,美國對民進黨的好感是超過國民黨,但是這次總統大選,由於陸美地緣關係變化,而產生美台關係變化,進而使美國對兩黨關係產生變化,也就是由對民進黨全力相挺轉向國民黨。
新聞提要■歐盟在1990年代就立法保障勞工帶薪假,且歐洲文化重視生活品質讓企業鼓勵員工休假,使歐洲人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勞工。
疫情過後的暑假異常忙碌,我去北京、伊斯坦堡、雅典及賽浦路斯開會兼旅遊,驚奇發現跨越東西及千年晨光,城市治理皆重水供給,而國力強弱就展現對水資源的掌控上。
侯友宜訪美之行表現超越外界預期,不僅跨過了「不失分、不出錯」的低標線,還藉由進入華府連見16位參眾議員、分赴布魯金斯研究院等四家重要智庫交流,以及奔走於紐約、紐澤西、華府、舊金山四城僑界等行程,硬是比頂著副總統頭銜、必須低調穩當過境的賴清德,掀起更多的媒體曝光效應,堪稱「後發優勢」的一次生動呈現。
疫情過後的暑假異常忙碌,我去北京、伊斯坦堡、雅典及賽浦路斯開會兼旅遊,驚奇發現跨越東西及千年晨光,城市治理皆重水供給,而國力強弱就展現對水資源的掌控上。
新北市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結束8天訪美行程,於今(22)日清晨5點返抵國門。對於這次的訪美行程,國民黨三重區立委參選人蔡明堂表達高度肯定,並稱「訪美規格贏柯、賴10條街以上!」也讓黨內小雞感受到信心加持,認為離2024勝利更近一步。
美、加、韓日前在黃海演習,中國大陸海軍也做出回應,21艘主力艦艇,與航母山東艦會師菲律賓海,直逼關島,對美國釋出強烈信號。前立委郭正亮18日在《全球大視野》節目強調,中國大陸就是要對美國表達一個強烈的訊號:別以為可以隨便來黃海搞事,我也可以搞你的關島。值得注意的是運油-20肯定不是針對台灣,因為不需要,空中加油機顯然就是戰機要去某個地方,飛到一定的距離,空對地飛彈就可以打到關島。
9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見面,俄朝以雙邊代表團與領導人一對一會晤形式,展開了5個多小時的談判活動。
9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阿穆爾州的東方航天發射場見面,俄朝以雙邊代表團與領導人一對一會晤形式,展開了5個多小時的談判活動。
近來中國對美元的匯率有所下降,人民幣兌美元貶至16年來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未來是否會採取相關措施?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今天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回穩向好,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將堅決對單邊、順週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中美高層官員近期會晤頻繁,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美東時間18日在紐約會晤,同意加強溝通,並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係。中美積極營造對話氛圍之際,各界期待「習拜會」有望於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