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導覽員的搜尋結果,共218筆
灰面鵟鷹每年春天過境八卦山,多達3萬隻,是全國一大生態特色,「鷹揚八卦」已成為彰化生態觀光的品牌,今年邁入第30年,18日主場活動在文德國小登場,來自各地的遊客,看的上百隻鷹群飛過天際,驚呼連連,預計下周會是過境最高鋒,遷徙將持續到清明前後。
在一些公開的場合或私底下,偶爾有人會問我:這麼多年了,事過境遷,我現在還有恨嗎?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國立台東高商17日簽署館校合作意向書,未來雙方將以課程教學的合作方式,運用史前館更新後的展示資源,共同研發教案,建立館校教育合作與互惠,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史前及南島文化,並培養外語導覽人才,進一步深化與國際姊妹校的交流互動。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晚率領縣府團隊北上逛台灣燈會,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陪同參觀。張麗善說,看看台北的燈會也有不同的想法,希望向台北借鏡學習、城市交流,也感謝台北市長蔣萬安對雲林農產品大力支持,林奕華則說,未來雲林與北市有合作的地方,蔣萬安一定會全力以赴。
隨著草嶺公路修復全線通車,雲林後花園「草嶺石壁」重現國人眼前,雲林縣府積極發展森林療癒產業,重拾與森林共生之路,去年與台大實驗林團隊攜手深入草嶺深山中探勘,發現石壁的負離子高於一般公園40多倍,還有多達363種植物、196種昆蟲、83種鳥類,旺盛生態帶來療癒正能量。
為推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持續推動付費導覽解說服務,將地方居民生活經驗、在地故事、耆老口述歷史,轉換成專業、接地氣的解說題材,2022年5月試營運至10月底,已服務125團1336位遊客,獲得95%遊客高度肯定,直誇專業!導覽好精彩!
為打造台東成為國際友善接待城市,台東縣政府3年來共培育28個據點做雙語導覽,至少150位學員參與,今年更首次前進蘭嶼,完成台東各區都有培力據點的任務,同時也與教學單位合作,從國立台東大學往下扎根到台東專校,讓莘莘學子親身體驗台東多元文化、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進而能用英語介紹台東。
致力於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 One-Forty近日在台灣設計展展覽,展出移工故事、移工學生的作業本,並邀請大家撕掉對移工的標籤,貼上祝福。
「台南好好玩,歡迎來台南!」疫情趨緩,國際旅遊逐漸回溫,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為迎接每年20多萬名東南亞觀光客,辦理「新南向旅遊導覽人員培訓」,希望培訓新住民提供導覽解說服務。21名越印新住民接受6周共42小時的課程後,15日結業授證,將運用自身的文化與語言優勢,向家鄉遊客介紹台南之美。
桃園因在地獨有埤塘文化而有著千塘之鄉的美名,為持續推廣八德區埤塘友善生態與休憩旅遊,桃園市觀光旅遊局以「遊埤塘」、「騎鐵馬」、「逛古蹟」為主題推出系列推廣活動,這周末將於八德區大湳公園、高城埤塘生態公園及中大公園舉辦生態導覽、單車市集及走讀活動。
「台灣好行-台中時尚城中城線」推出導覽小旅行,即日起至11月12日, 1人報名即可成團,推廣中只需負擔少許車資。台中市觀旅局表示,報名者將暢遊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綠空鐵道1908、帝國製糖廠、台中公園、台中放送局,深度體驗台中的人文歷史。
花蓮豐濱鄉「山海走廊」的地理位置,夜晚無光害成為觀星絕佳處所,鄉公所積極培養在地天文解說人才,發展夜間觀光活動,舉辦「絕美豐濱.星空閃耀」星空導覽員培訓計畫。
潭雅神社區大學開設「古道水圳歷史路線」課程,實地踏查圳路的脈絡,認識水圳文化。台中市教育局長楊振昇4日表示,教育局鼓勵市民終身學習,培訓課程以「水圳」為主軸,引導學生展開水圳探險,藉由與環境互動的過程,看見家鄉珍貴的歷史與文化。
台北市政府主辦「城市博覽會」上月27日登場,不過展區動線亂、官網英文翻譯錯誤百出引起許多爭議,議員鍾沛君昨再踢爆,市府花4900萬元,找來的廠商只提供30位志工,因志工數量嚴重不足,市府竟還要求局處派駐股長級以上主管,輪班擔任團體導覽員,她炮轟規畫不善恐造成市政停擺,城博會倉皇舉辦再寫荒誕篇章。市府回應未強制、有給加班費。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城市博覽會上月27日登場,不過展區動線亂、官網英文翻譯錯誤百出引起許多爭議,議員鍾沛君今天再爆出,市府花4900萬,找來的廠商只提供30位志工,因志工數量嚴重不足,還要求局處輪班派駐股長級以上主管,成為團體導覽員,讓鍾沛君炮轟荒誕,城博倉皇舉辦、規劃不善恐造成市政停擺。
台北市政府斥資近八千萬元舉辦「台北城市博覽會」今開幕,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今擔任一日導覽員,卻被發現需工作人舉牌才清楚動線,且被發現內容空洞,連柯文哲都坦承內要有興趣才能耐著性子看,不過黃珊珊受訪表示,本來動線設計就是六個展區都可以進出,自由選擇,並非混亂。
華夏科技大學實施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華夏南勢在地紮根PLUS」,與Mingalar par鳴個喇叭緬甸街工作室共同策畫8月起辦理10場「2022 緬甸街在地導覽員培訓工作坊」。首堂課程於13日舉行,集結在地居民、二代緬僑、旅遊導覽同好、文史影像工作者、喜愛東南亞文化大學生、國中生及社區居民共27人,一同學習滇緬聚落文化。
台南市鹽水區竹埔社區不僅擁有鴿笭文化,還有張聖宮、陶板詩詞小路、忠想101等特殊建物,鹽水區公所今年透過台南市社區營造計畫,挖掘更多竹埔特色,並轉化為體驗遊程。在當地種植龍舌蘭景觀植物的青年楊博皓,住家前可見綠意盎然的龍舌蘭庭院,他期待透過這次參與串聯,一同帶動社區旅遊人潮。
台南市立美術館6月25日起展出「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點燃全台追鬼熱潮,也帶動台南麻豆代天府「十八地獄」等設施人潮暴增,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規畫7月底搭配農曆鬼月,以台南知名的女鬼傳說推出「見鬼行程」,由導覽員帶領遊客逛最凶女鬼的歷史典故發源地,以守節慘死、化為冤魂的陳守娘為首發。
「艋舺小小導覽員」結訓囉!經萬華在地資深導覽老師的培訓下,孩童們完成4堂課程,3日正式取得小小導覽員資格,孩童們戴上專屬導覽帽,製作專屬手繪地圖,帶領民眾一起漫步街道巷弄間,以兒童的視角、觀點重新詮釋老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