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小型核電的搜尋結果,共30

  • 確保供電 經部:新機組接替發電

     外界質疑台電核二廠2號機3月使用執照到期後將除役停機,引起缺電隱憂。經濟部13日指出,由於台電已及早因應,調整歲修時間,五月底前,至少協和、通霄等4座主要機組上線供電外,各界關注的大潭8號機、通霄小型機組增加的裝置容量130萬瓩大於核二2號機停機的98.5萬瓩裝置容量,可確保供電穩定。

  • 法規繁複,建廠時間長 台灣力推SMR 至少要花十年

     企業界積極促成發展小型核電技術(SMR)。對此,核能專家直言,小型核電技術仍是建立在現有的核電技術,仍會有用過燃料棒的產出,此情況,目前在台灣無解,且美國這方面的測驗仍處於實驗室階段,距離正式商轉還早得很,加上即使決定開放,台灣法規面也必須全面修改,預估至少得花十年以上的時間。

  • 補能源缺口 企業大老 籲開放小型核電廠

    補能源缺口 企業大老 籲開放小型核電廠

     2027年歐盟碳關稅迫在眉睫,企業界強烈呼籲政府,參考法國發展新一代小型核能,或比照日本、韓國與比爾蓋茲合作新一代反應爐的做法,開放小型核電技術(SMR)、並列為國家能源的選項之一。

  • 「缺電」遇「減碳」何解?  核能學會:小型模組反應器將是解方

    「缺電」遇「減碳」何解? 核能學會:小型模組反應器將是解方

    近年我國發生多次跳電,甚至致使全台多次大停電,外界仍擔憂缺電,但又因迫在眉睫的2050淨零碳排使缺電危機更難解,中華核能學會今天召開會員大會及論壇,核能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工科系特聘教授李敏指出,若要解決缺電危機、邁向碳中和之路,利用不排碳的核電小型模組反應器(SMR)將是解方。

  • 林伯豐籲政府 開放民間建小型核電廠

     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三三會長林伯豐21日強烈呼籲政府,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並以比爾蓋茲與日本合作新一代反應爐為例,建議開放企業興建SMR小型核電廠(Small Modular Reactor),「政府不建、就請讓民間來建。」

  • 補電力缺口 林伯豐促開放企業蓋小型核電廠

    補電力缺口 林伯豐促開放企業蓋小型核電廠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台灣目前再生能源建置落後,核能除役後電力缺口278億度無法補上,產業用電持續成長,使得2021年度電力排放係數0.509較2020年的0.502更高,建議政府開放企業建設小型核電廠(SMR),並直言「政府不蓋,民間來蓋」。原能會表示,任何核能的使用都必須接受該會的安全審核和監督,而能源政策的擘劃則屬經濟部執掌。

  • 小型核電SMR的核廢料是否比較多?

    小型核電SMR的核廢料是否比較多?

    人們逐步走出了對核能的恐懼,願意承認核能是公認的「脫碳利器」,但是大型核反應爐的建造,往往成本高昂、構造複雜,使得建造時間非常久,脫碳工作也就緩不濟急。因此最近6年,核子開發人員提出了多種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設計,具有更低的成本、更大的部署靈活性。然而最近有一種看法認為,SMR反應爐可能會造成更多的核廢料,環境成本並不低,這引起了相當的爭議。一份來自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NL)的報告,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

  • 解決缺電  美國將邀請烏克蘭加入小型核電廠計畫

    解決缺電 美國將邀請烏克蘭加入小型核電廠計畫

    烏克蘭遭受俄羅斯的持續轟炸,已造成全面斷電危機,將面臨最困難的冬天,西方各國正在想辦法援助。美國力邀烏克蘭加入小型核能(SMR)的合作計畫,採用分散式小型核電廠,多餘的電力還能用於肥料與其他清潔能源的生產。不過,這是個較長遠的計畫,不可能直接用在這個冬天。

  • 加拿大政府確認核能是清潔能源 投資享有稅收抵免

    加拿大政府確認核能是清潔能源 投資享有稅收抵免

    加拿大政府確定將核能列為清潔能源(clean energy),包括小型模組式反應爐 (SMR),或是大型核能電廠,都享有新投資稅收抵免。這是一個明確的誘因,可望加速核電系統的擴增。

  • 台幣貶破30 林伯豐:應與韓國相對比

    台幣貶破30元大關,工商協進會名譽理事長林伯豐7日指出,貶值有利於出口,對台灣是有好處,因為台灣是出口大國,但是貶到什麼程度,應該拿韓國對比,因為台灣工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國是韓國,與韓國做比較,來保護台灣工業的出口。

  • 氣候變遷+能源短缺催化下… 全球核電大復活

     俄烏戰爭掀起的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加上實現碳中和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壓力,歐美日過去追求「去核」的政策出現轉彎,從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補助核電,到德國核電廠延後除役、日本重新發展核電,全球核能發電大有復辟之勢。

  • 能源氣候危機催化 全球核電大復活

    俄烏戰爭掀起的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加上實現碳中和以對抗氣候變遷的壓力,歐美日過去追求去核的政策出現轉彎,從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補助核電,到德國核電廠延後除役,全球核能大有復辟之勢。

  • 商總憂電價調漲衝擊 比薪資嚴重

    商總憂電價調漲衝擊 比薪資嚴重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日通過明年調高基本工資4.56%,緊接而來就是電價審議委員會將在9月召開,商總憂心,電價調漲衝擊比薪資調整更為嚴重,工業、製造業甚至服務業都會受不了!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建議政府夏月電價不宜提前實施,同時暫緩研議電價調整。

  • 韓國新能源政策 核電占比2030年前回升至3成

    韓國政府今天在國務會議中擬定新能源政策方向,目標在2030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30%以上,將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從去年的81.8%降至70%以下;同時積極推動核電外銷。

  • 用電大戶受處罰 林伯豐促重啟核電

    用電大戶受處罰 林伯豐促重啟核電

     用電大戶一口氣調漲15%,工商團體一片哀嚎!商總主席賴正鎰直呼「太驚人!以為電視字幕打錯了」;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工業用電大戶正是貢獻經濟成長率的推手,也是國家繳稅、出口、外貿表現的主力,政府只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這叫做「處罰」、「處分」,非常不妥。產業界雖不平,也只能含淚接受。

  • 開發零碳能源 日本三菱研發車載型核反應爐

    開發零碳能源 日本三菱研發車載型核反應爐

    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提出一項核能計劃,期望在2030年代開發出可用卡車運載的核反應爐,並將其商業化,以因應未來的潔淨能源市場。

  • 李鎮宇專欄-俄烏戰爭 化石燃料的迴光返照?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燃煤出口量佔全球10%~25%,普丁執政20年期間,原油與天然氣出口便為俄羅斯賺進約4兆美元,使普丁得以擴張軍力,天然資源的收入更鞏固普丁等菁英層勢力;能源與大宗商品是普丁政權對全球造成威脅的關鍵因素。

  • 大陸2025年核電裝機容量 達到7000萬千瓦

    大陸2025年核電裝機容量 達到7000萬千瓦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規劃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 《國際產業》興建首個小型核電廠 英國將注資2.1億英鎊

    英國政府已經同意資助勞斯萊斯2.1億英鎊(約2.83億美元),協助興建英國首個小型模組化核子反應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