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小說組的搜尋結果,共64筆
第43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得主為黃亭瑀,她的作品〈蛛生〉描寫馴養跳蛛的過程,隱喻年輕世代面對孕事不易,並從中衍生而出對愛與自由的思考,奪下首獎。
龍應台首部長篇小說《大武山下》2020年出版時即迴響熱烈,帶動了潮州小鎮的觀光熱潮,也啟發不同藝術家的接力創作,包括現代音樂影像劇場《緣那麼淺,愛那麼深》將於2022南國音樂節登場。慶祝龍應台作品搬上舞台,時報出版打造《大武山下繽紛世界:小說啟發音樂影像劇場紀念套組》典藏盒裝組。
以往總在農曆年節前後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已連續2年受疫情影響停辦,今年文化部多次強調「不輕易停辦」的前提下,預計6月2日至7日登場,而今年的書展大獎及金蝶獎也於19日揭曉。
總獎金高達120萬元的第18屆浯島文學獎得主揭曉,長篇小說組首獎從缺,優等獎有李福井「唐‧詰訶德東遊記」及陳嘉甄「粿葉村」各得獎金20萬元。散文創作組首獎由許麗芬「情牽蘇臘巴亞」獲得獎金10萬元,優等獎有郭惠珍「童養媳」、徐麗娟「關於飛翔的想像」、陳素華「過客」、陳麗文「風雞」等4人獎金各5萬元。縣文化局將擇期公開頒獎表揚。
在中國文學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每當文體流弊積重、文類之間發生嚴重混淆時,學界和文壇都會產生一種文類焦慮,進而展開辨體、反辨體等一系列文學活動,如魏晉南北朝的劉勰針對當時趨於病態的求異求奇風氣撰寫《文心雕龍》,以「文體宗經」為最高文學理想,展開有關文體溯源、辨析和評斷的經典論述,體現出中國古代較為成熟的文體意識;南宋時期,圍繞「以詩為詞」的創作現象,文壇以體源觀的方法溯源詞體的發展,將詩的「雅正」立為詞論典範,對詞體進行「尊體」,直接對「花間詞派」的地位發起衝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台灣文壇的文類混淆現象開始變得複雜,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是「散文小說化」現象,主要是指在散文創作中虛構散文主體身份及其經歷。對此,台灣學者也從「辨體」與「破體」角度展開討論。
第41屆「旺旺‧時報文學獎」,12日在時報大樓舉行頒獎典禮,影視小說首獎由麻醉科醫師江洽榮以〈孫悟空〉抱走50萬元獎金;散文首獎由作家林佑軒以〈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拿下;新詩組則由蔡凱文以〈作文課〉贏得首獎。
如果能不再感受到擔憂、害怕,那會是好是壞?曾獲時報文學獎的作家黃麗群,在今年獲選為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的作品〈搬雲記〉中,遙想人類情緒能被「搬」動的未來。年度小說選主編張惠菁表示,面臨AI時代來臨,究竟何為人性,而人性中不可割捨的又有何物,在〈搬雲記〉中均能看到文學帶給讀者的想像啟發,以及面對時代議題所展現的銳利觀察。
獲得第40屆「旺旺・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組首獎的洪昊賢和優選獎的張今兒,都是「90後」的年輕新銳,也都是第一次投稿文學獎。26歲的洪昊賢的〈之後〉,描寫25歲的主角在香港四處打工、討生活,「在香港這個新自由主義蓬勃發展的社會裡,作為一個賺不到錢的文學創作者,我其實離這些人沒有這麼遠。但我擁有書寫的工具,可以把這些苦難跟歷史寫出來。」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所主辦的第40屆「旺旺・時報文學獎」,1日下午於新北市政府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影視小說組首獎由來自香港的洪昊賢獲得,年僅26歲的他以〈之後〉參賽,初次投稿便得到評審高度好評,獲得獎金50萬元。小說組評審林黛嫚表示,「這篇小說借著主角這個有如『魯蛇』的角色,點出香港年輕人的處境,描寫他們不被看見的真實生活。」
在國標雙人舞的世界,沒有容納落單者存在的空間,李維菁筆下的主角夏天,卻一步一步,昂首地跳出來了。已故作家李維菁遺作《人魚紀》,以國標舞為題隱喻社會的階級與規則。台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決審委員一致認為這是一部真誠的小說,評審廖玉蕙也表示,李維菁為世界留下了一個細膩、慧黠、犀利透徹的作品。今(25)日下午於台北文學獎頒獎典禮獲頒第19屆台北文學年金,由家屬林昀嫺代表領獎。
《雪線》
《紙皮龜宅》
《烏龍鎮的木匠李四》
《黴》
《彩蝶何處》
把書中人物搬到現實!長榮大學圖書館顛覆傳統,首次舉辦Cosplay大賽,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從館藏資料發想進行角色扮演,以走秀及館內定點位置展現角色魅力,圖資處閱覽組組長吳幸芬表示,希望學生在圖書館不只靜靜看書,閱讀時能運用思考能力,發揮想像力與聯想力,穿越文本,超越時空,讓閱讀更有趣!
第39屆時報文學獎自8月1日至8月31日截止收件,共收到2029件作品,其中小說650篇、散文573篇、新詩806首,經過初審、複審的嚴格評審作業,共選出入圍作品影視小說組13篇、散文組11篇、新詩組10首進入決審。
宜蘭縣政府今天(10日)舉辦蘭陽兒童、少年文學獎頒獎典禮,作品有6大類,參賽件數達863件,經評選後有108件作品得獎,評審陳木城指出,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鼓勵得獎者能繼承宜蘭文風鼎盛的香火。
總獎金高達120萬元的〈第14屆浯島文學獎〉,得獎人名單今(9)日出爐,其中獎金高達50萬元,眾所矚目的小說組首獎,得主今年再度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