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就業政策的搜尋結果,共946筆
澎湃新聞27日報導,大陸人社部、工信息部為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創造更多高品質就業崗位,吸納更多重點群體就業,日前已印發《通知》,部署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創業揚帆計畫。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在浙江考察時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要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從全球視野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新興產業中注重擴大就業容量,解決好重點群體就業問題。
重新擦亮「機車王國」招牌,電動機車產業有望成為下座護國群山,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與台綜院昨(24)日發表《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呼籲政府應整合跨部會資源,以「333」政策,包括經濟部提供機車行每輛3000元銷售獎金、環境部提供新購補助每輛3000元、交通部補助每月電池資費300元,加速推動運具電動化,邁向淨零轉型。
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表示,政府推動淨零碳排已擬定運具電動化四項目標,將於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推動,若當選將繼續推動包括讓電動運具成為兆元產業等,共五大目標。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SMAT) 今 (24) 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能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 57 萬個工作機會。因此 SMAT 呼籲政府應進行跨部會協作,推動「333」政策,促進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就業,讓電動運具產業成為護國群山。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記者會,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雖未提出具體數據,但指出,從歷史來看,8月青年就業呈整體改善趨勢。從今年調研和一些部門的數據情況來看,今年青年就業在8月出現整體明顯改善趨勢,說明就業政策、特別是青年就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大陸將福建省定位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並發布21條意見。廈門大學教授彭莉透露,大陸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提議制定「台灣同胞合法權益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法」,作為《反分裂法》的配套,但目前仍以地方立法為主。此外,近日廈門市審議《廈門經濟特區鼓勵台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若干規定(草案)》,則是大陸首部以台青為主體的地方法規。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舉行記者會,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雖未提出具體數據,但指出,從歷史來看,8月青年就業呈整體改善趨勢。從今年調研和一些部門的數據情況來看,今年青年就業在8月出現整體明顯改善趨勢,說明就業政策、特別是青年就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中國上月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對於青年就業情況,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今天透露,今年青年人就業在8月份出現明顯改善,但並未提出具體數據。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指出,從今年調研和一些部門的數據情況來看,今年青年就業在8月出現整體明顯改善趨勢,說明就業政策、特別是青年就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民進黨為2024總統大選推出「0~22歲國家挺」政策,擺明了就是要爭取年輕選民,尤其是第一次有投票權青年,但這項政策若與日本2017年9月推出「人生100年時代構想」從年齡層就弱上一大截,僅是人家的五分之一,比不上後者有前瞻性。
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Raphael Bostic)31日表達反對再次升息的立場。他表示,貨幣政策的緊縮程度,已足以讓通膨在「合理」的期間內返回2%目標。
勞動部長許銘春30日參訪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產業新尖兵」計畫訓練單位健行科技大學「大數據資料分析及AI實戰班」,除了解AI技術在職場上的應用情形外,並與參訓學員面對面座談,青年學員踴躍提出對未來職場可能面臨的疑問與擔憂,阿春部長也逐一詳細解答,分享了她的觀點,為學員解答疑惑,這場交流也讓青年對未來職涯充滿信心。
為解決就業問題,大陸國家發改委與有關部門推動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以工代賑政策。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大陸各地通過在相關建設領域實施以工代賑,已累計吸納群眾務工就業達120多萬人,發放勞務報酬140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增收1.1萬多元。
據大陸央視報導,在支持就業方面,大陸財政部21日發佈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6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22年增加50億元、年增8%,支持各地落實包括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職位補貼等在內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穩定就業大局。
畢業季來臨,大陸年輕人求職不易,但如果能一邊求職,一邊享受逛夜市的樂趣,或許能讓苦悶的心情稍稍緩解。江西南昌近日就別出心裁舉行所謂的「星空夜市招聘會」,各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化身「攤主」,霎時間也消解了應聘者的緊張情緒。
為解決就業問題,大陸國家發改委與有關部門推動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以工代賑政策。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大陸各地通過在相關建設領域實施以工代賑,已累計吸納群眾務工就業達120多萬人,發放勞務報酬140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增收1.1萬多元。
廣東省政府就擴大就業容量、促進青年就業等方面提出16條措施,要求國有企業新聘高校畢業生數量不少於去年,並對到粵東粵西粵北工作者提供補貼。
大陸統計局15日公布最新失業數字,7月失業率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至5.3%,不過,在16~24歲青年失業率連三個月突破兩位數成長,並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後,統計局以「將改善統計方式」為由,不再公布持續此一數據,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大陸6月青年失業率高達21.3%,創下歷史新高,讓外界更加關注大陸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7月失業率,未料官方卻以「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為由,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引發輿論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