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就醫的搜尋結果,共16,890筆
蘇慧倫、許瑋甯、王識賢、藤岡靛、張再興及香港演員劉俊謙1日出席影集《誰是被害者2》探班記者會,蘇慧倫11年沒拍戲,這次飾演法醫,她事前先向真正的法醫請益,沒想到對方一坐下就讓她看真實驗屍照,「我沒心理準備,被嚇一跳,但要假裝很鎮定」;她透露雖然膽子算大,拍戲時仍常被屍體特殊化妝嚇到,還曾回家後作惡夢。
台中市31歲林姓男子經常腹痛腹瀉,試過腸胃科西藥與市售益生菌,效果不彰,他到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求診,醫師江昱寬診斷為「脾氣虛」致消化能力受影響,使用如黨參、白朮、薏仁與茯苓等中藥治療,有效解決腹瀉等排便問題,並建議病患接下來可隨著個人體質調整藥方,持續服用作保養,徹底改善「脾土之臟」,效果更勝益生菌。
全球進入高齡化社會,在人口快速老化的狀況下,越多人在急性醫療處置後出現失能情形,若能在急性後期治療黃金期間給予積極性的整合性照護,讓失能情形改善,可減少日後再繼續住院醫療費用,也能減輕家屬及社會照顧的負擔。
今天是大陸六一兒童節。據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出生人口數量正在逐年快速下滑,一些基層產科機構業務量已然驟減或是直接關停,而更多頭部的、民營的、高端的婦產機構在「寒冬」之下也在想方設法提供更多服務。同時,分娩群體中二胎、三胎比例增大,高齡孕產婦出現,複雜妊娠情況增多,對產科的發展實則提出了更高要求。
畢業季來臨,大陸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5月到8月開展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系列活動,通過持續開展政策宣傳、精準拓崗、加快招錄、網上招聘、暖心指導、重點幫扶等專項行動,引導畢業生主動求職,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後儘早落實就業去向。同時,力爭新開拓就業崗位300萬個。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水喝不夠多,一不注意就會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分享5種網路上瘋傳的治便秘偏方,其中一項是「活鰻塞肛門」,提醒大家任何異物塞入肛門都很危險,此外,他也建議有便秘困擾的患者,可以在早上空腹時喝溫水、上廁所時把腳墊高,都有助於排便更加順暢。
台東馬偕醫院響應5月31日「世界無菸日」舉辦免費戒菸門診,鼓勵民眾無菸,因為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可說是「無遠弗屆」,台東一名患者長期治療胃潰瘍未癒,後來發現竟是吸菸造成黏膜傷害所致。
知名美式賣場日前爆出一款熱銷的冷凍莓果驗出帶有A型肝炎病毒,造成許多不知情的消費者吃下肚慘遭感染A型肝炎,對於誤食的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讓新北聯合醫院消化內科醫師盧俊仲教您怎麼做。
藝人陳子強是歌仔戲世家,也是大名鼎鼎的明華園第三代,近來受訪時透露先前健康亮起紅燈,不僅顏面神經失調,連身體左半邊都麻痺動彈不得,沒想到就醫後還一度查不出病因。
癌症是國人的健康殺手,2020年共12萬1979人確診癌症,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為助民眾及早治療,衛福部今年投入5億預算,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主動安排癌症篩檢陽性者就醫,針對篩檢、衛教的醫療院所補助400~800點,而負責診斷、治療的醫療院所則補助1200~1700點,盼將追陽率提高到9成以上。
台灣詐騙集團猖獗,副總統賴清德28日就對於青年關注女性未來是否服兵役指出,「目前沒有規畫」,並解釋,當戰爭不幸發生,主力部隊是職業軍人,義務役軍人是負責守衛基礎設施、在城鄉間進行保護工作,不會前往海陸空戰場。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30日就表示,「現在台灣有醫護人員系統的協會,也被召集要訓練、集訓,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引發討論。
千萬別忽視頭皮帶給你的警訊!翰醫堂中醫診所指出,頭皮狀況不良,頭髮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進而導致掉髮。並提醒若出現頭皮屑過多、頭皮發炎、掉髮量過多、頭皮過度乾燥或油膩等狀況,就要特別注意;尤其長時間每日掉髮量超過80~100根,或出現斑塊性整片式落髮,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治療。
從事農產品運輸業的「阿鴻」現年47歲,上班時檳榔、香菸不離手,下班後更喜歡跟好友「喝兩杯」,日前發現喝沒幾口酒就感覺噁心、反胃,喉嚨有異物感最後「連吞口水都會痛」,檢查發現食道中段長出長達7公分腫瘤,確診為食道癌第3期,先經手術切除後,持續與病魔對抗中。
隨著COVID-19疫情解封,暑假旅遊旺季又將到來,很多民眾悶了3年已等不及開始計畫出國準備瘋玩一番。不過疫情雖已「無感」,但其他常見疾病仍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醫師提醒外出旅遊仍需注意這幾點,讓您健康玩樂沒煩惱。
罹患三高的民眾注意了!豐原醫院心臟科醫師張偉俊指出,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中年以上或有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者,都是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易造成脂質斑塊堆積於血管內壁,進而導致血管阻塞,不可輕忽。
高雄市府交通局於2020年5月與8家醫院合作推出「醫療快速通關服務」,縮短搭乘復康巴士就醫民眾看診時間。今年小港醫院與復康巴士營運業者高雄客運合作,首創溝通平台,跨團隊合作,除了病患抵達前會有提示,無家屬陪者者有安排專人陪同看診,縮短就醫療程時間等服務,從小細節進行精實改善。
癌症是國人的健康殺手,2020年共12萬1979人確診癌症,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許多人一確診就是晚期,錯過黃金治療機會。為幫助民眾及早治療,衛福部繼推動5癌篩檢後,今年再投入5億預算,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主動安排陽性者就醫,針對篩檢、衛教的醫療院所補助約400~800元,而負責診斷、治療的醫療院所則補助1200~1700元,盼將追陽率提高到9成以上。
台灣老年人平均每年看病26次,近年來各大醫院紛紛設置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讓老人家免於在各科間奔波看診,同時避免重複用藥,今年醫學中心評鑑首度將相關項目列入試評,醫師和民團都表示樂見。但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400萬,預估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資源布建能否趕上人口老化的速度,恐怕還有待觀察。
泰國一間醫院2天內為一名64歲老翁拔除12顆牙齒,護士反覆建議老翁「咬住紗布止血」,拒絕為老翁開藥止血,老翁最終失血過多身亡。
一名女網友表示,27日全家到台南玩、入住知名飯店,晚上她帶就讀小一的女兒到飯店的兒童遊戲室,玩決明子沙坑,當時女兒躺在沙上,一旁的小朋友撥沙子玩,導致決明子沙跑進女兒的耳朵裡,女兒疼痛難耐,她嚇得帶女兒跑急診室就醫,醫師用盡各種辦法一度取不出來,差點就要進手術房動刀,所幸最終順利用鑷子取出,才讓她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