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尼米茲號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美國海軍核動力航艦雷根號今天到訪南韓釜山海軍基地,意在向北韓展示軍事實力。與此同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重申他正努力強化與俄羅斯的關係。
擔任總統特使出訪友邦巴拉圭的賴清德副總統定於今(18日)清晨返國,各界關注共軍是否有進一步軍事演習等舉動;美媒報導,目前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率領的航艦打擊群正部署在台灣東部外海,以因應台海可能的緊張情勢。
大陸央視於2日播出影片《逐夢》,披露解放軍航母山東艦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時,遭遇「外軍」環形偵察;有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航母「尼米茲號」。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美軍現在只有2艘航母在全球部署,經不起受傷,所以這次中美航母對決,關鍵點就在這裡。
大陸央視於2日播出影片《逐夢》,其中披露解放軍航母山東艦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時,遭遇「外軍」環形偵察,軍機數量從5批10架逐步增加到19批26架;有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航母「尼米茲號」。前立委郭正亮認為,該新聞未在4月曝光,卻現在才出來,這表示中美關係並不好。
大陸央視於2日播出影片《逐夢》,其中披露解放軍航母山東艦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時,遭遇「外軍」環形偵察;有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航母「尼米茲號」。媒體人謝寒冰表示,因為中國大陸對自己的自信心愈來愈強,美國也就危險了,這就會對美軍經常進行自由航行或抵近偵查,產生非常嚴重的危險。
中共解放軍近日在央視播出的宣傳影片《逐夢》,首次披露了解放軍航母「山東艦」稍早在西太平洋遠洋海訓期間,遭遇「外軍」環形偵察的情況,軍機數從5批10架逐步增加到19批26架。根據影片及專家分析,外軍就是美軍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這也被認為是「中美航母對決」首度公開。
美國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員在波斯灣地區的動作頻仍。這表明,儘管美國在中東的戰爭可能已經結束,但與伊朗的潛在衝突仍在繼續惡化,特別是伊朗核發展,目前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就在美國希望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大陸和俄羅斯之際,美國還是向波斯灣派遣了載有部隊和戰機黃蜂級兩棲突擊艦巴丹號(USS Baatan)前進波斯灣。
根據陸媒日前的報導指出,美國雷根號航母在南海航行時,遭轟-6K戰略轟炸機驅離,且轟-6K貼海航行到距雷根號30公里的空域,甚至開啟火控雷達鎖定雷根號。對此,前海軍艦長呂禮詩25日就表示,「這大部分是不相關的,因為艦隊要發航都是最少要一個禮拜或三天之前,就要做好相關的航行計畫及操演項目,轟-6K跟雷根號兩個是不相關的」,引發討論。
近日媒體披露,中國大陸雙航母「山東號」航母與「遼寧號」航母在渤海海空域,進行雙方艦載機殲-15戰機互降訓練。迄6月21日中午我國防部公布,中國「山東號」航母編隊經台灣海峽以西、由北而南往南航行;美國海岸巡防艦史卓頓號(Cutter Stratton,WMSL 752)6月20至22日,由南向北、從南海經台灣海峽,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上述企圖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
大陸「山東號」航母編隊21日沿著台灣海峽中線以西、由北往南行駛,再度穿越台海。前大使介文汲指出,山東號航母編隊通過台海,將常態化;而山東號的具體目標是追蹤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將它作為假想敵,做實戰演練。
日前6月9日起,計有美國海軍「尼米茲號」及「雷根號」航空母艦打擊群與日本、法國、加拿大等海軍艦船進行美國印太司令部「二○二三年大規模全球演習」(LSGE 2023)規劃中在菲律賓海聯合演習。6月14日美「雷根號」航母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引發國際關注美航母是否要去南沙仁愛礁支援菲國對抗中國。
美軍自6月起動作頻頻,歐洲部分美軍協同北約舉行北約史上最大規模空軍演習;台海周邊,美國海軍也與日本、法國、加拿大等國展開聯合演習。對此,前空軍中將張延廷表示,美中已經開始較勁了。
中國大陸8日派出各型軍機共37架次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日本也在7、8日公布17架次共機從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有軍事專家指出,共軍是企圖用「鉗形戰術」南北包夾台灣。前海軍艦長黃征輝指出,解放軍只是趁美日法加4國聯合軍演時,同步進行攻擊演練;對於「鉗形戰術」的說法,黃征輝認為,共軍已經可以環島、整個包住,何必要鉗形。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近日以「F1車手蒙眼賽車」形容當前中美互動現況,呼籲中國與美國應增加接觸並維持溝通管道,才能在意外發生時,用以降溫和防止衝突。但中美之間誤解越深,近年來美國對中的態度轉為惡劣,因此中國大陸現在也很反美。一旦中美發生激烈衝突對抗,那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台灣不能再繼續跟著美國走、聽命美國行事,否則捲入中美衝突洪流漩渦,台灣必將隨之飛灰湮滅。
據大陸國防部公告,6日中、俄兩軍在日本海、東海相關空域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同時《微博 軍武觀察哨》也發現在7日當天,美國的航母尼米茲號和雷根號,也出現在宮古海峽以東海域,雙航母的演練意指嚇阻中俄兩國。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9日就表示,「美國尼米茲號、雷根號兩艘航空母艦,會在宮古海峽附近出現,我想也是針對這次中俄聯合的空演來的,雙方有點互槓」,引發討論。
美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日前出席公聽會時,曾表示自己有義務阻止台海衝突,並做好戰鬥的準備。對此,軍事專家施孝瑋昨(25)日全面解析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布置,是由五艘航母搭配相關護衛機艦;他還強調,美方已將軍事重心從中東轉移到太平洋了。
美國海軍航母「尼米茲號」打擊群5月上旬快速由南海北上,於5月19至21日在日本廣島主辦7大工業國家集團(G7)領導人峰會前進駐佐世保。近日據媒體報導,5月23日「尼米茲號」與「雷根號」等兩艘航母在「G7峰會」結束後,分從日本佐世保及橫須賀海軍基地出港活動。中國大陸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23日在網站公布美空軍1架RC-135V電子偵察機在東海釣魚島以北空域活動(推斷蒐集周邊海空環境態勢),引發區域周邊國家高度關注。
配合七大工業國集團(G7)於21日在日本廣島落幕,美軍兩艘尼米茲號、雷根號航空母艦23日同步離開日本。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尼米茲號退役時間到了,準備回美國拆掉。
七大工業國集團(G7)日前於日本廣島舉行領袖峰會,期間停靠在日本港口的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 68)、「雷根號」(CVN 76)航空母艦,23日上午同時出港,有日媒分析,美軍此舉是為中俄可能的軍事示威行動做準備;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頻繁在太平洋島國走動,包括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簽署軍事合作的協議。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23日就表示,「一個海權國家,要發展海權,除了自己本身的艦艇軍事武力要夠,最主要還是海外要有基地,要有海外基地,因為海軍要運補」,引發討論。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將於19日至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周邊安保與會場維安工作皆上緊發條。美國海軍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計畫19日左右起,泊靠長崎縣佐世保市的美國海軍佐世保基地數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3日則親赴廣島市視察,並在慰勉相關人員時說,這次將是日本史上最重要的一場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