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展望通膨的搜尋結果,共401筆
5%美元優利存款雖吸引人,但長期而言,現金增值率可能落後通膨,投信法人展望2024年投資布局,金融市場雖充滿變數,但持續看好全球優質債、全球優質股票及科技產業長線題材等,有機會創造可打敗通膨的投資報酬率,並看好企業獲利可望改善的美股及日股。
趕在中美貿易戰前,連接元件暨系統整合(SI)廠鴻名搶先一步赴東南亞布局,從而帶動2017至2022年的高速成長,雖然今年因大環境變動大,營運考驗大增,然趁著打底期,鴻名已規劃好今年赴印度設廠,新廠預訂明年上半年量產,以期為未來五至十年的成長預做布局。
正當市場預期歐美升息循環近尾聲可能轉向降息之際,聯準會(Fed)與歐洲央行(ECB)官員又不約而同唱起鷹調。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爾金(Thomas Barkin)稱通膨仍很頑強,有理由長期維持高利率;ECB官員則是對市場的降息期待大澆冷水。
中鴻(2014)周二開出112年12月份內銷及113年1~2月份外銷盤決議,內銷方面,熱軋、冷軋、鍍鋅全面調漲每公噸300元;外銷則依產品及地區別每公噸調漲20~30美元,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
訊芯-KY(6451)2023年前三季在產品組合調整,高毛利率產品出貨比重提升下,前三季三率三升,其中毛利率更較2022年同期成長逾9成,總經理徐文一預期,第四季營收將持平或較第三季小減,但毛利率仍維持高檔下,估單季獲利將略優於第三季。
根據周一發布的數據,日本10月躉售年通膨率大幅放緩,顯示推升許多商品價格的成本壓力開始消退。
在今年日本央行更換舊行長之際,一位曾被視為有機會接任的候選學者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在明年初結束現行的負利率,然後把利率升至零的位置後就先暫時按兵不動。
環球晶受惠轉投資世創(Siltronic)股價上升挹注,帶動第三季稅後純益達55.4億元,稅後純益率31.9%、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2.73元,雙雙刷新歷年同期最佳數字。展望第四季,董事長徐秀蘭指出,第四季營運會比第三季稍弱,雖然環球晶的客戶,營運已越來越好,但不見得需要更多的矽晶圓,因為他們手上已有矽晶圓庫存。
據臺銀牌告匯率,日圓現金賣出價近三日都低至0.2187到0.2182元左右,為今年最低點,部分銀行提供客戶優惠匯率,有民眾更換到0.2159的超甜價,與7月初相對高點的0.2281元相比,同樣以新台幣50,000元兌換日圓,可在知名燒肉店「敘敘苑」多吃兩份午間燒肉套餐。國銀分析,11月預期日圓貶幅將收斂,但仍維持弱勢格局。
光寶科(2301)第三季繳出毛利率23.6%、EPS 1.99元雙創高的佳績,惟因大環境挑戰仍在,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對第四季態度趨於審慎,估第四季仍將呈現季增、年減的格局,惟年減幅度可望較第三季收歛。
澳洲央行(RBA)已連續4個月按兵不動,但25日出爐的第三季通膨數字升幅超出預期,增添RBA的貨幣決策壓力,11月例會恢復升息的機率增加,帶動澳元走高。
康舒併購ABB電源轉換部門效益持續湧現,推升7月起營收月月創高,展望第四季,康舒董事長許介立表示,併購新增的營收已反映在財報上,估第四季營運表現和第三季差不多,但獲利要出現綜效,恐怕還要再等一等,預期應會有機會在明年上半年看到。
台股平衡型基金在債券及股票彈性配置、隨漲抗跌的優勢發揮下,短中長期績效皆完勝大盤。法人指出,今年以來台股大多頭行情,台股平衡型基金平均大漲24.04%,優於加權指數不到2成的漲幅,據理柏統計,近三個月及近一年台股平衡型基金平均報酬率1.78%及21.57%,大勝加權指數的-3.69%及15.32%。
美國聯準會(Fed)9月暫停升息,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如預期按兵不動,政策利率「連二凍」,重貼現率停在1.875%,考量後續物價可能出現結構性轉變,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我國緊縮貨幣政策可能是「for longer」,即可能維持更長時間。對此,市場解讀楊金龍立場偏鷹。
國際金融分析:FOMC決策維持利率5.25-5.5%不變,重申年內仍將加息一碼至5.5-5.75%;FED同時更新2024年底利率預估,中位數落在5-5.25%,較6月預估上修2碼,代表2024年只有2碼的降息空間,時點落在明年第三季後,維持Fed一直向市場溝通,傾向利率維持更久的貨幣政策;再加上鮑爾於記者會提到中性利率可能上調,主因長期利率上緣自2.8%,上移至3.3%,有部分委員已上修中性利率水平。
市場放眼展望樂觀股後市,合勤控(3704)在凱基投顧重申看好前景護航下,股價止跌反彈,中華(2204)則擁有新車銷售展望樂觀,且無業外虧損影響的利多,股價最近相當強勢,站上三位數關卡。
電子股營運加溫可期,中信投顧指出,仁寶(2324)新事業成長強勁,獲利結構將有改善,初評「增加持股」,宏捷科(8086)營運持續好轉,現在就是布局良機,最近也升評至「增加持股」,二檔電子股推測合理股價分別是38元與107元。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下行疑慮逐漸消散,第二季經濟成長高達2.4%,遠高於去年12月市場預期的0.5%,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GDP模型更是預測第三季美國經濟成長高達5.8%。向來美國景氣表現優異,全球就雨露均霑,資金轉向非美資產,風險偏好升溫,美元則相對走弱。
國際金融分析: 美國經濟強韌、通膨自低點反彈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偏鷹態度趨強,美10年債殖利率一度突破4.3%,創下近幾年新高,疊加ChatGPT訪問量出現負增長,AI熱度趨緩,以及中國地產巨頭碧桂園推遲支付美元債利息,市場對中國房市和經濟的擔憂再起,全球股市回落。近20個交易日MSCI世界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分別下挫4.65%和6.32%,陸港股表現則更為弱勢。
經濟部18日公布最新製造業產值指出,由於全球經濟受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與通膨影響,終端市場消費與投資動能減速,再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今年第2季製造業產值4兆2,116億元,年減19.57%、寫下連3季負成長。其中,我國吃重的積體電路產業也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產值滑落至7,043億元,年減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