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屬醫療器材的搜尋結果,共63

  • 別跟荷包過不去!網拍「隱形眼鏡盒」最重罰100萬

    別跟荷包過不去!網拍「隱形眼鏡盒」最重罰100萬

    網拍「隱形眼鏡盒」當心處遭罰!南投縣衛生局今年共接獲20起檢舉網路違規販售隱形眼鏡盒案件,自行裁處6件共裁罰新台幣18萬元,11件移外縣市衛生局處辦,3件為境外行為人違規。

  • 網購除毛儀被罰?財政部:係金A

    愛漂亮也要顧錢包。前陣子網路上有苦主分享海外網購除毛儀不小心觸法遭罰的經歷,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財政部指出,這是因為該案購買的「激光除毛儀」屬於「醫療器材」,就算是個人自用也不能擅自進口。

  • 網購除毛儀被海關攔下 妹子突收「衛生局來函」怕爆:原來違法了

    網購除毛儀被海關攔下 妹子突收「衛生局來函」怕爆:原來違法了

    「網路購買除毛儀的悲劇!」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購買除毛儀,從海外寄送到台灣,某天接到物流電話,才得知商品屬於醫療器材,需由醫師操作,好巧不巧被海關查到,她只好辦理好退貨手續,原以為這樣就沒事,不料竟收到衛生局來函,稱網購除毛儀涉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要求前往現場說明,讓她超崩潰。

  • 併購動能增溫 生技大小都受惠

     4月以來之前漲多的科技股明顯出現回檔,但醫療相關指數近周收漲,MSCI醫療指數上漲1.1%、NBI生技指數更是彈升2.2%,法人表示,今年隨著醫療產業的併購動能增溫,不僅有助增加醫療生技大廠的競爭能力,中小型股同樣可望受惠。

  • 網路賣「這些品項」最高罰百萬! 桃園抓到671件違規

    網路賣「這些品項」最高罰百萬! 桃園抓到671件違規

    近年來網路購物風氣盛行,有些民眾為了賺外快會在網路違規販售藥品及醫療器材,最常見的包括隱形眼鏡保存盒、口罩、衛生棉條、月亮杯等,這些品項都屬於醫療器材,但民眾都不知道隨意販售恐觸法,最高更可裁罰100萬元,桃園市衛生局去年共查獲671件網路違規,總開罰金額高達367萬。

  • 「元健天籟列車」助聽損 捐新北100台耳掛型助聽器

    「元健天籟列車」助聽損 捐新北100台耳掛型助聽器

    元健大和直販事業公司響應好日子愛心大平台,7日免費捐贈100台耳掛型助聽器,每台市值萬元,由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代表受贈。該公司在北北基共有10個門市可幫聽力檢測,如雙耳聽損達55分貝以上,即可免費領用1台,至2024年底送完為止,可洽專線0800-000-897。

  • 家人聽力受損他成立天籟列車 免費供應雲林千台助聽器

    家人聽力受損他成立天籟列車 免費供應雲林千台助聽器

    元健助聽器執行長暨創辦人吳志賢因家人是聽力受損者,讓他體認到「助聽器」的重要性,因此成立「元健天籟列車」到各縣市推廣「免費聽力測試」與「免費供應助聽器」,16日在雲林縣北港鎮公所舉行「助聽器慈善捐贈活動」記者會,捐贈1000台國產藍牙助聽器,希望幫助更多人聽見「幸福的聲音」。

  • 家裡有多餘口罩、快篩 千萬別做這件事

    家裡有多餘口罩、快篩 千萬別做這件事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有民眾想將多餘的醫用口罩或快篩試劑販售給其他人,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非醫療器材商販售醫療器材,已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 北市2022上半年食藥粧違規廣告  網路占77.3%為最大宗

    北市2022上半年食藥粧違規廣告 網路占77.3%為最大宗

    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違規廣告查緝成果,食品、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違規廣告共開罰331件、裁罰2429萬元,其中食品佔195件、裁罰金額1061萬元(43.7%)件數最多且金額最高,藥品或醫療器材38件、裁罰792萬元(32.6%)居次,化粧品98件,裁罰576萬元(23.7%)位居第3名;其中來源以網路占77.3%為大宗。

  • 生技醫療納資產配置 降波動

     全球醫療保健支出在2017至2021年間,每年持續以4.1%的速率成長,攀升的醫療支出,意味大眾對藥物、醫療服務、醫療器材的需求增加。投信法人指出,醫療支出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因此受影響,這正是醫療保健產業的特殊優勢,深具防禦性,在目前大幅震盪的市場中,最適合納入資產配置,降低波動度。

  • 剛性需求支撐 生技醫療保健續看俏

    2017至2021年,全球醫療保健支出每年持續以4.1%的速率成長,攀升的醫療支出,意味著大眾對藥物、醫療服務、醫療器材的需求增加。投信法人指出,醫療支出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因此受影響,這正是醫療保健產業的特殊優勢,深具防禦性,在目前大幅震盪的市場中,最適合納入資產配置,降低波動度。

  • 非法輸入百台美容儀被逮 辯稱不知是醫療器材

    非法輸入百台美容儀被逮 辯稱不知是醫療器材

    從事美容保養業的張男,在網路看到「美容儀」廣告,未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也沒有醫療器材許可證,就向大陸的歐菲公司訂購100台,報運進口快遞貨物輸入,被台北關稽查人員查獲,張男辯稱不知是醫療器材。法官依未經核准擅自輸入醫療器材罪判刑3月,緩刑2年,向國庫支付6萬元,可上訴。

  • 包裝轉賣3000支「血小板分離管」  批發商賺百萬遭訴

    包裝轉賣3000支「血小板分離管」 批發商賺百萬遭訴

    經營醫療器材批發的張姓男子,日前向「晟喬」公司購入「弗芮血小板濃縮分離試管」,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重新加工包裝、再轉賣給雙北一帶的診所、生技公司,其中更不乏有快過期的試管,陸續得手近百萬元,士林地檢署偵結,依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起訴張。

  • 無照生產販售「安心口罩」 無良廠商撈1500萬黑心錢遭判刑

    無照生產販售「安心口罩」 無良廠商撈1500萬黑心錢遭判刑

    中市碩頂精密公司未取得衛福部製造醫療器材許可證,在去年1月間被查獲違法生產「安心口罩」醫療口罩,販售近580萬片,不法獲利高達1500多萬元,台中地院依《藥事法》未經核准擅自製造醫療器材罪判黃姓負責人徒刑3月、另3名共犯2月徒刑,均得易科罰金;碩頂罰金10萬元,犯罪所得沒收,可上訴。

  • 家用血氧機監測身體狀況 最多人犯的兩大錯誤曝光

    家用血氧機監測身體狀況 最多人犯的兩大錯誤曝光

    新冠肺炎爆發後,不少民眾擔心COVID-19感染可能造成肺部發炎、降低血氧濃度,導致市售血氧機賣到缺貨!究竟什麼是血氧?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食品藥物管理署請家醫科黃農茵醫師詳細說明。

  • 生技新尖兵 新穎生醫登錄興櫃

     日前登錄興櫃之生技新尖兵─新穎生醫(6810)主要係從事開發高階醫療器材體外檢測試劑、製造與銷售及提供檢測服務。

  • 一頁廣告賣血氧機 警列5點防騙

    一頁廣告賣血氧機 警列5點防騙

     警方表示,疫情期間人心惶惶,各種防護用品供不應求,最近就有騙徒透過網路大打廣告,指稱新冠肺炎出現「快樂缺氧」猝死案例,有現貨提供可立即檢測的「指夾式血氧機」,售價1500元上下,其實全部是詐騙,賣家在民眾匯款後便會封鎖、失聯。

  • 陸國旗五角星遭塗改為病毒 網怒斥印媒:公然辱華、以怨報德

    陸國旗五角星遭塗改為病毒 網怒斥印媒:公然辱華、以怨報德

    最近大陸提供製氧機給印度遭到抱怨趁機漲價後,近年來從官方到民間持續大小衝突不斷的中印關係又有新話題。據媒體報導,印度一家媒體在推特上發文呼籲調查新冠病毒起源,搭配了一張大陸國旗圖片,但將其中的大五角星替換為新冠病毒圖案,引起了大陸網民批評,指責印媒在大陸提供抗疫物資後竟還「公然辱華」,根本是「以怨報德」。還有人甚至認為,先前飽受批評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官方微博發布「中印點火」對比圖,若與印媒的做法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 「醫用3秒膠」超便利 但這些傷口和蠶豆症患者千萬別用

    「醫用3秒膠」超便利 但這些傷口和蠶豆症患者千萬別用

    小王日前騎機車,為閃過對向違規超車的計程車而摔跤,小腿出現大面積擦傷,且受傷皮膚表面夾雜著許多髒東西,因為趕著上班,忍痛騎到辦公室,同事幫忙使用液體OK繃,不料,傷口持續紅腫疼痛,至急診掛號,才知處置方法錯誤。

  • 台首檔 生技醫療基金規模破百億

     新冠肺炎疫苗不論進度或有效性皆優於預期,不僅激勵生技醫療類股飆漲,也帶動生技醫療基金投資熱度大增,首檔規模破百億的生技醫療基金跟著出線。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為全台第一檔規模突破100億元的國內投信發行之醫療保健基金,且該基金單檔規模高於其他七檔同類型基金規模加總,堪稱國內生醫基金市占率龍頭。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