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山豬窟掩埋場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要達成淨零排放不只要減碳,也得靠綠電。台北市環保局在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打造「創能、儲能示範場域」,場內用電主要靠太陽光電系統供應,平均每天產生43度電,不用台電供電即可自給自足。環保局長吳盛忠強調,減碳要從生活開始,未來將補助社區或住宅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蔡英文政府推動2025年邁入非核家園,將用綠色能源取代核能發電。台北市木柵的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以及南港的山水綠生態公園近日被發現,草地上竟被插滿太陽能板,許多帶小朋友來這邊野餐和溜滑梯的民眾感嘆,垃圾掩埋場好不容易轉型成環保公園,這個夢才維持不過三、四年,現在全被太陽能板給毀了!
全國首座掩埋場變身太陽能發電廠的「台北能源之丘」17日正式啟用,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揭幕典禮時表示,非核家園是理想,但不能只喊口號,必須要有安全、乾淨的能源替代,台北能源之丘就是公私合作推動綠色能源的榜樣,不僅能發電,還增加休閒、娛樂與環保教育功能。
想在台北市賞櫻花,未來將多一個新去處,台北市工務局將位於南港、深坑交界處的「山豬窟垃圾掩埋場」打造成21公頃公園綠地,並在山丘試種約20株櫻花,讓市民未來能就近賞櫻。
垃圾掩埋場搖身一變為生態公園!北市南港區「山豬垃圾掩埋場」自民國100年起不再處理廢棄物,進行生態復育,打造當地成為適合民眾休憩的「山水綠生態公園」。昨(27)日公園開幕,環保署長沈世宏與台北市長郝龍斌蒞臨剪綵。
台北市南港區的山豬窟垃圾掩埋場復育變身公園,27日以嶄新的「生態景觀」曝光,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表示:「環保局規劃結合當地農會於園區內設假日農民市集,提供親手栽種的新鮮蔬果或健康茶飲,供遊園民眾自由選購,推動當地生產、當地銷售的營運模式,踐行節能減碳。」
台北市南港區的山豬窟垃圾掩埋場復育變身公園,今天以嶄新的生態景觀曝光,民眾在假日又多一個闔家遊樂的好去處。
歷經7年,北市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預計11月完成。清理過程中,環保局發現早期蔣公誕辰紀念酒瓶、養樂多玻璃瓶,甚至是子彈,垃圾山成為歷史見證。另外,停收垃圾多年的山豬窟掩埋場,也將蛻變為生態公園,27日起以全新面貌和民眾見面。
北市將有第二座「大安森林公園」!市長郝龍斌十七日視察山豬窟掩埋場復育成果,以往滿坑滿谷垃圾的情況已不再,將變身成綠樹、森林咖啡座。郝龍斌表示,園區預計今年中開放民眾造訪,可望像大安公園一樣,成為休憩熱點。
臺北市山豬窟從一百年開始,不再掩埋處理廢棄物,北市府目前正進行山豬窟的復育工作,規劃將山豬窟變身為「山水綠生態公園」,臺北市長郝龍斌今天(十七號)視察「山豬窟復育工程」,北市環保局表示,山豬窟掩埋場變身為生態公園,除了扭轉大家對垃圾掩埋場,髒亂惡臭的負面印象,也提升土地使用價值,目前已經吸引多種鳥類群聚,將成為臺北近郊欣賞動植物生態的最佳景點,預計今年年中開放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