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時上限的搜尋結果,共120筆
今5月1日適逢勞動節,總統蔡英文發文強調會「帶給大家更溫暖的照顧」,副總統賴清德也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民進黨一向與勞工站在一起。但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說要防止過勞、扭轉低薪趨勢,結果蔡政府一口氣增加6種行業適用責任制,導致該行人員不適用《勞基法》中工時上限規定。此外,台灣勞工每年總工時2021小時排世界第四,薪資卻僅是已開發國家的1/3至1/2。她直呼民進黨是最會哄騙勞工的政黨!
《台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去年9月22日發布實施,其中第12條規定「外送員每日累計外送服務期間不得超過12小時」,引發外送員質疑,怒批限縮外送員工時,市議員陳怡珍提案刪除限制外送時數條文,台南市議會今天舉行公聽會,數十名外送員到場訴心聲,「如果不是報酬低,需要跑這麼多時間嗎?」直指限制工時不合理,但癥結點是報酬太低,「業者把錢補足,就沒這個問題了!」
立法院5月30日三讀修正「公務人員服務法」,明定公務員延長工時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但特殊勤務單位可排除,新制明年元旦上路。但有調查局人員投訴,調查局至今未排除適用,恐讓調查局成「值班局」,未來緝毒等勤務都將受影響。
工時改革聯盟今(13日)與民進黨立委江永昌共同舉行公務員工時改革記者會。聯盟及江永昌共同呼籲,行政院應履行修法時提出的工時健康承諾,邀請基層團體共同制定輪班公務員工時上限以及超勤補償等政策規劃,才能確實改善輪班制公務員長期過勞血汗的勞動狀況。
公務員工時無上限!大法院釋字785號指出「加班換嘉獎、工時無上限不合理」,立法院近期展開修法討論、未料竟是空白授權給各主管機關,引發多個團體不滿,勞團今天也力挺並呼籲「工時上限要入法,加班拒絕換嘉獎」。
為使外送員勞務報酬更透明,新北市議會昨三讀通過「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未來在新北登記營業的業者,須向外送員揭露每筆訂單的計價方式,並為外送員投保不低於300萬的意外失能、死亡險,若業者未遵循,將處最高10萬元罰鍰。
為了使外送員勞務報酬更透明,新北市議會今三讀通過「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未來在新北登記營業的業者須向外送員揭露每筆訂單的計價方式,並為外送員投保300萬的意外失能、死亡險,若業者未遵循,將處最高10萬元罰鍰。
照顧每位風雨無阻的外送員應是政府的責任。第二選區市議員陳廷秀30日指出,為爭取外送員的權益,他除在市議會提出制定外送平台自治條例外,希望勞工局能成為平台業者與工會間的第三方來監督,共同關心廣大外送人員的基本權益,並呼籲中央維護外送員的權益應增加防疫裝備和補助。
美食外送平台夯,但外送員權益卻未受重視,高市府日前完成《高雄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草案》,規範外送員每日工時上限12小時,將送市議會審查,若通過後,高市將成為全台首個訂立外送員上限工時的縣市。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28日表示,將推雙「12」,包括工時上限12小時及不得連續工作12天。
近日傳出中州科技大學外籍學生涉超時工作,教育部除了勒令學校限期改善外,也將把其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甚至傳出每月工時達190小時淪為學工,對此,勞動部表示,將查明該名外籍學生有無超過每周20小時工時上限,如超時工作有涉及違反就業服務法,最重可罰30萬元罰鍰。
第12期疫苗開打,北市醫療人力吃緊,北市立聯合醫院工會指出,公費流感疫苗正在開打,此時又有花博疫苗任務,每天從醫院內抽走上百人力,影響常規醫療運作,北市22日起花博又將加開夜間疫苗接種,到底要抽走多少人力?北市聯醫工會爆料,醫院高層更要求每單位不論常規醫療業務如何,都必須「擠出2名人力」支援花博,如找不到人就由護理長親自上陣,聯醫員工質疑,「現在是在獻祭嗎?」
勞工局20日公布今年第4波違反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退休金條例的雇主黑名單,共有264家業者違規,其中上櫃的隱形眼鏡製造商精華光學長期勞工超時工作,且是第8次違反勞基法,連續3年被罰最高上限100萬元。
新北市勞工局公布今年第4波違反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退休金條例的雇主名單,共有264家業者違規,其中上櫃的隱形眼鏡製造商精華光學、電腦週邊設備製造業鑫禾科技公司、新北汽車客運讓勞工超時工作,皆是違規累犯,分別被開罰100萬元、36萬元及49萬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5月中旬起將全國升為三級警戒,要求多個行業停業,也禁止餐飲業內用,近期更延長三級警戒時間,對此,工鬥團體認為共同抗疫絕對是眼下的重要目標,但隨著三級警戒實施以來,以商業服務業為首的營運狀況已受到嚴峻挑戰,許多勞工生計亦遭受劇烈衝擊,而行政院近期推出的紓困4.0是為了解決短期政治危機而採行的便宜手段,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並沒有做足長遠規劃。
台灣疫情未見趨緩,每日新增上百確診病患,也陸續傳出醫療人員染疫、過勞的消息,北市聯醫工會指出,政府啟動醫療降載、北病南送、徵調醫學中心開設專責加護病房、輕症病患出院等緊急因應措施,但身為前線醫療人員,我們恐怕要說,「政策效應緩不濟急,第一線醫療壓力有增無減。」
因應新冠疫情在本土大爆發,短期內居家民生物資有大量需求的趨勢,勞動部日前表示,相關生產商雇主可適用《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4項》及《第40條》特殊加班規定要求生產、運輸業等勞工加班;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今(24)日於勞動部前不滿表示,國家不可打著防疫大旗恣意剝削勞工,稍有不慎便會讓資方大開後門,也呼籲衛福部應將物流業勞工列入公費疫苗施打對象的名單。
勞動部日前祭出最高可貸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但期間屢屢傳出銀行職員超時加班情況嚴重,甚至還有勞工單月加班時數達61.5小時,但只要依勞動部函釋,通通不違法,但經全金聯爭取,勞動部近日函覆指出,「貸後管理不屬於事變」。
關務署查扣83萬片陸製偽標MIT口罩,當中是否有口罩國家隊涉入?疫情指揮中心原定昨公布有多少廠商涉案,但仍給不出答案,僅稱目前尚無法取得關務署資料,至少需2周才能公布細節,強調這些偽標MIT的口罩皆在海關被查扣,沒有流入市面。
口罩工廠過勞問題浮上檯面,勞動部3月放寬口罩等防疫物資相關產業,可適用《勞基法》特殊條文放寬工時上限,不受7休1等限制;新北市勞工局長陳瑞嘉7日在「全國勞政主管會報」中呼籲中央,如今疫情趨緩、生產線也趨向穩定,勞動部應重新檢討放寬工時上限,避免成為「空白授權」。
勞動部5月發出勞基法32條、40條天災、事變函示,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加班必要,得延長工時。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近期接獲勞工陳情,質疑勞動部透過函釋將疫情列為「事變」,使事業單位不須遵守勞基法每天、每月延長工時上限、七休一等規定,造成勞工過勞,且該函示效期至明年6月,呼籲勞動部停止適用不當函示,不該為勞基法大開後門導致勞工過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