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工業企業的搜尋結果,共486筆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2023年前兩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人民幣(下同)8,872.1億元,較上年同期暴跌22.9%,不僅跌勢擴大,且為該指標連續第七個月下跌。專家分析,除了比較基期偏高,市場需求不振、營收降幅大於成本降幅等亦是主因,也為經濟復甦前景埋下隱憂。
周一香港恆生指數盤中跌0.5%,為19815.03點。國企股(H股)跌1%,為6726.04點。上周五美股先跌後漲,但稍早前公布的中國1~2月工業企業獲利下滑23%。
《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週一表示,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8872.1億元,按可比口徑,年減22.9%,受到量價等多重因素影響。
法國央行在周三指出,今年第一季法國經濟預計僅成長0.1%,表現將同於第四季的增長0.1%。
大陸經濟在人行貨幣寬鬆政策傳導下強勢反彈,反應市場流動性的廣義貨幣(M2)年增率1月達12.6%,較去年同期與前月分別高出2.8及0.8個百分點,創將近7年新高。社會融資增量創單月次高的5.98兆人民幣,比市場預期高出6000多億人民幣。其中,與銀行授信最為相關的人民幣新增貸款,更締造歷史新高紀錄4.93兆人民幣。
大陸經濟在人行貨幣寬鬆政策傳導下強勢反彈,反應市場流動性的廣義貨幣(M2)年增率1月達12.6%,較去年同期與前月分別高出2.8及0.8個百分點,創將近7年新高。社會融資增量創單月次高的5.98兆人民幣,比市場預期高出6000多億人民幣。其中,與銀行授信最為相關的人民幣新增貸款,更締造歷史新高紀錄4.93兆人民幣。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金壯龍說明大陸「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用四句話理解,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支撐、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兆元(人民幣,下同),受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與上年基數較高,導致年衰退4%,且跌幅比去年前11個月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鋼鐵、石油加工及疫苗製造業的利潤降幅較大,導致下拉作用明顯,剔除上述行業後,其他規上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5.6%;如從企業類型來看,則以港澳台商及外資表現較弱。
大陸全國工商聯近日首次出版發行《中國民營企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以全大陸1萬623家民營企業填報的問卷調查資料為依據,結合公開信息後,總結2021年度大陸民企在生產經營、污染減排、節能降碳、綠色轉型升級等領域的實踐成果和典型案例。
大陸統計局1月3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人民幣(下同)8.4兆元,年減4%,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表現最差,利潤總額年減9.5%至2兆元。分析指出,受不穩定因素影響,工業復甦仍面臨挑戰。
中國大陸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兆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4.0%,跌幅比去年前11個月擴大0.4個百分點,港澳台商及外資表現最差。官方指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工業生產總體穩定,但國內外不穩定因素較多,經營壓力仍然較大,工業企業效益恢復面臨諸多挑戰。
今年大陸春節終於有返鄉過年氣氛,但也有多地緊抓經濟恢復重要時期,對春節連續生產企業給予獎補,衝刺兔年「開門紅」。例如河南省近日印發《支持企業春節前後穩崗穩產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引導企業春節前後連續生產;福建省也對在春節當月連續穩定生產的重點企業,可申請一次性穩就業獎補,凸顯過年要過、經濟也要拚的決心。
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2全年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6%。在12月年增1.3%,疫情影響期間工業生產,增幅從11月的2.2%再度回落。從總量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11月增長0.06%。
近日岳陽林紙等多家A股上市紙廠相繼發表對2023年的展望,且普遍持正面積極態度。岳陽林紙16日向陸媒透露,隨著紙漿價格下降,海運費降低,大陸防疫政策優化等利多消息發酵,預計2023年文化用紙及工業用紙都有景氣行情。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受本土疫情爆發與需求減少拖累,前11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3.6%,為連續五個月衰退,降幅較前10月擴大0.6個百分點,顯示大陸企業經營壓力加大。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年減7.8%,降幅亦較上期擴大0.2個百分點。
大陸11月分受疫情反彈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工業生產放緩,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但利潤結構持續改善。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1—11月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呈現:營收保持增長,利潤下降;裝備製造業利潤繼續恢復,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持續改善;基本消費品行業利潤保持增長採礦業;電氣水行業利潤保持較高增速等主要特點。
觀察者網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上午公布今年前11個月工業數據。1—11月份,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兆717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3.6%。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2022年1~11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下同)77,179.6億元,年減3.6%。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3.96兆元,年增6.7%。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大陸多省份近日放開疫情防控政策,大力推進復產復工,包括廣東、河南、浙江、貴州、安徽等越來越多的省級黨政「一把手」,走進企業、與企業家面對面,或召開經濟會議部署經濟發展任務,推動經濟全面恢復。
大陸疫情升溫,工業企業效益恢復仍面臨較大壓力。大陸統計局27日公布,今年前十個月,大陸工業企業利潤降幅進一步擴大至年減3%,不僅較前九月降幅2.3%增大,更創2020年1至8月以來之最。其中,台港澳外商利潤年減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