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業廢熱的搜尋結果,共22

  • 高市組產業大聯盟 以大帶小落實淨零

    高市組產業大聯盟 以大帶小落實淨零

     歐盟規畫於2027年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針對九大類進口產品收費,環保署也啟動「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作業,正式將碳費徵收納入條文,為了維持產業競爭力,高市府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透過以大帶小方式分享減碳技術及成果,落實淨零轉型。

  • 金屬中心熱回收工業爐 擴及中高溫

    金屬中心熱回收工業爐 擴及中高溫

     為因應國際淨零碳排趨勢,協助國內金屬相關高溫製程產業節能減碳,經濟部能源局近年來委託金屬中心發展蓄熱式燃燒技術,透過回收高溫工業爐之廢熱再利用來節省燃料,提供使用者30%以上節能減碳效益。

  • 《電機股》漢諾威展 東元搶攻碳中和、電動車商機

    東元(1504)集團攜手歐洲關係企業義大利減速機大廠Motovario S.p.A.共同以「碳中和解決方案」、「智慧移動解決方案」、以及「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三大主題盛大展出,東元電機董事長邱純枝表示,在全球應對氣候議題,倡議碳中和之際,東元早已佈局相關商機,推動智慧低碳工廠解決方案、發展模組化電動載具動力系統系列,期待為全球客戶達成節能減排的目標。

  • 金屬中心蓄熱式燃燒技術 高效節能

    金屬中心蓄熱式燃燒技術 高效節能

     金屬中心蓄熱式高溫廢熱回收技術擴展應用至大型工業爐;金屬中心協助金屬高耗能產業發展蓄熱式燃燒製程節能技術,109年度在能源局科技專案補助下,成功發展出高效率低NOx蓄熱式燃燒技術,協助直火加熱式工業爐省燃料,並將應用範疇擴展至100萬kcal/hr以上操作溫度達1,080°C大型工業爐,提供使用業者25%~35%節能效益。

  • 中鋼5G策略 建構永續發展競爭力

    中鋼5G策略 建構永續發展競爭力

     中鋼為一貫作業鋼廠,所生產鋼品是100%可回收再利用的綠色產品,以「追求成長,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值得信賴的全球卓越鋼鐵企業」為企業願景,經營成果獲國內外各界高度肯定,包括今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企業、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台灣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天下雜誌2020「天下企業公民獎」大型企業組TOP50等,也獲選為世界鋼鐵協會2019年「永續發展優勝企業」。

  • 中鋼獲頒永續發展優勝企業

    中鋼獲頒永續發展優勝企業

     為表彰創造及帶動永續發展價值及績效之卓越企業,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 worldsteel)發布獲選2019年「永續發展優勝企業」(Sustainability Champions)的企業名單,中鋼公司獲得該項殊榮,與其他同時獲獎的鋼鐵同業,並列為世界永續的發展領先者,也顯現中鋼致力於永續發展之努力及成果,獲得國際上的高度肯定。

  • 中鋼推循環經濟有成 創造三贏

    中鋼推循環經濟有成 創造三贏

     中鋼以「追求成長,持續節能環保及價值創新,成為值得信賴的全球卓越鋼鐵企業」為願景,在循環經濟的參與上不遺餘力,分別在區域能源、資源整合及水循環再使用等皆展現非凡的推動成果,期能創造社會、環境及經濟三贏的局面。

  • 偉勝儀器 衝刺自有品牌研創

    偉勝儀器 衝刺自有品牌研創

     瞄向後疫情時代來臨,電子、科技產業倚重之重要設備「自動化無氧無塵室烤箱」專業製造大廠「偉勝儀器工業」,下半年將全力朝向研創自有品牌衝刺,將藉由公司累積多年的精湛技術持續開發創新設備,協助台灣產業朝向更精密、更自動化發展為願景。

  • 中鋼 奪國際永續發展獎項

     為表彰創造及帶動永續發展價值及績效的卓越企業,世界鋼鐵協會發布獲選2019年「永續發展優勝企業」名單,中鋼獲得這次殊榮,與其他同時獲獎的鋼鐵同業,並列為世界永續發展領先者,顯現中鋼致力於永續發展的努力及成果,獲得國際上的高度肯定。

  • 金屬中心高溫廢熱回收技術 業者肯定

    金屬中心高溫廢熱回收技術 業者肯定

     在能源局科技專案補助下,金屬中心發展蓄熱式燃燒技術協助國內金屬高溫高耗能製程產業節能減排,透過工業爐高溫廢熱回收方式節省燃料。近年來已成功導入鋼鐵業、鑄造業、金屬製品業、化工業等,分別應用在盛鋼桶預熱器、殼模燒結爐、鑄件退火爐、批次與連續式不鏽鋼固溶化爐、金屬溶解爐等高溫工業爐,提供使用業者30%以上節能效益。

  • 鼎堅廢餘熱溫差發電 綠能發電新寵

    鼎堅廢餘熱溫差發電 綠能發電新寵

     鼎堅綠能科技以發展綠色能源為目標,在國內環保產業頗負盛名,擅長為廠商規劃設計,將工廠生產過程的廢熱或環境污染來源或轉化為有利產業發展的資源,此次再度推出『工業廢餘熱溫差發電』,一來降低工廠環境溫度,同時又增生電力供工廠使用,為競爭激烈的產業,提升了產業競爭力。

  • 新能源及工業節能研討會 23日登場

     精確掌握新能源科技與改善現有技術品質,是確保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經濟部能源局7月23日8:30在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97號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S103研習教室舉辦一場新能源及工業節能應用技術研討會,活動完全免費,即日起開放線上(https://reurl.cc/Rl9V9)報名,歡迎對工業廢熱發電技術、氫氣輔助燃燒技術、熱電發電技術、與工業節能議題有興趣的業界報名參加。。

  • 專家傳真-開創循環經濟示範場域 打造產業轉型新藍海

    專家傳真-開創循環經濟示範場域 打造產業轉型新藍海

     近來台灣逐漸帶起一股循環共生風潮,尤其是面對產業如何共生,打造零廢棄概念更是值得注意。事實上這個概念在歐洲已行之有年,最早起源於距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約105公里的卡倫堡市,是因地下水無法滿足煉油廠用水需求,由能源廠調節分享水資源共同使用境內湖水,煉油廠也將廢熱氣提供給鄰近石膏廠烘乾石膏,煉油廠的廢氣經過石膏場使用轉化為乾淨氣體,逐漸形成產業共生雛形。「你的廢棄物,就是我的資源!」的作法,也陸續應用在園區內的藥廠及酵素廠產生的天然副產品,成為養殖業最佳天然養料,因此,卡倫堡園區的循環共生模式也逐漸為人所知。

  • 工研院廢熱發電技術 節能省錢利器

    不論是石化、鋼鐵、還是機械工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一直是個嚴重問題,排放出的廢熱、熱蒸氣、輻射熱若無回收運用,殊為可惜,但是現在工研院的「低溫熱能溫差發電應用技術」能將這些廢熱變黃金。這項技術也獲NASA專家青睞,在今年的9月榮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技術摘要雜誌(NASA Tech Briefs)「開創未來獎」中的永續科技百大創新獎。

  • 能源局推廢熱回收發電 傳捷報

    能源局推廢熱回收發電 傳捷報

     經濟部能源局為協助台灣產業節能減碳,降低電費成本,提升競爭優勢,長期支持本土化工業廢熱回收發電技術之研發,獲得豐碩成果。

  • 循環經濟奏效 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率逾8成

    為達到零廢棄物願景,經濟部自2009年起陸續輔導工業區做能資源整合,包括廢熱回收、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等,截至目前為止,每年循環利用量已達到 383萬公噸,再利用率突破8成。

  • 投資熱管式廢熱回收 3年可回本

    投資熱管式廢熱回收 3年可回本

     德商KUTTNER公司將原用於太空科技的熱管,透過專利技術運用在工業上,成為高效能廢熱回收系統的關鍵組件。

  • 能源局辦工業廢熱利用研討

     節約能源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必須仰賴的重要基礎,能源耗用大用戶的工業部門若能導入節能技術,將對國家能源結構產生正面影響。

  • 回收廢熱發電 年省25萬

    回收廢熱發電 年省25萬

     全台最大精密機械關鍵零組件製造廠東培工業,與工研院合作設置「有機朗肯循環低溫廢熱發電機組」,預計每年為該廠產出約10萬度電,約省下25萬元電費,年減碳量達62噸,相當於1/6座大安森林炭吸收量,工研院形容,「這是將廢熱變黃金!」

  • 工研院、東培工業合作工業廢熱變黃金

    在經濟部能源局的支持下,工業技術研究院、東培工業今(30)日宣布合作設置低溫熱發電機組,將是節能減廢又能賺錢的環保利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