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工業遺址的搜尋結果,共32

  • 貼近消費端 石化業擁抱樂活+文創

     為分享石化升級於醫療、健康的高值化應用,台塑、中油及萬國通等陸續開展新布局,朝樂活園、酒廠、觀光工廠等方向發揮,進一步貼近終端消費群。

  •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獲3國際大獎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獲3國際大獎

    新北市新工處以「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登上世界舞台,共獲得法國海外建築師學會舉辦的「Grand Prix AFEX 2023 Awards」法國建築師境外設計大獎首獎、「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3 Awards」世界景觀建築優秀獎及「Landezin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ward」Landezine國際景觀大獎等3項國際大獎。

  • 台塑起家厝 昆仲公園全區開放

    台塑起家厝 昆仲公園全區開放

     台塑企業耗資8.4億打造的高雄台塑昆仲公園,配合高雄市府文化局於15日、16日舉辦「國際古蹟遺址日」活動,昨日起同步全區對外開放。園內保留了13棟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為高雄第一座工業遺址公園。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表示,高雄廠是台塑的「起家厝」,希望在此打造成一個塑膠產業發展的教育園地及文創空間。

  • 台塑起家厝 見證台灣石化業發展史

    台塑起家厝 見證台灣石化業發展史

     今年剛修復完成的高雄市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是台塑企業起源地,配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舉辦「國際古蹟遺址日」活動,15日同步全區對外開放。公園內保留13棟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見證台灣石化業從美援時代一路走來的歷史風華。

  • 王永慶起家厝地1場派對! 高雄文資主題派對開跑

    王永慶起家厝地1場派對! 高雄文資主題派對開跑

    為慶祝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日,高市文化局接連在15、16日於今年剛修復完成的「台塑起家厝」台塑王氏昆仲公園舉辦「高雄文資主題派對」,除了以高雄工業遺址與原住民考古遺址為題的專題講座、音樂會、市集外,更特別策畫「懷舊理髮廳」與「文資知多少」有獎徵答活動。

  • 台塑起家厝遺址 蛻變文化公園

    台塑起家厝遺址 蛻變文化公園

     台塑起家厝工業遺址蛻變文化公園!歷經4年努力,原台塑高雄廠區透過高雄市政府與台塑集團的共同協力,轉變成高雄第一座工業遺址文化公園,啟用後成為融合文化教育、文創觀光、自然生態等特色的文化公園。

  • 高雄斥資逾8億元 台塑起家厝變文化公園

    高雄斥資逾8億元 台塑起家厝變文化公園

     原台塑高雄廠區是台塑集團的「起家厝」,2014年功成身退後改建轉型「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是高雄首座以工業遺址改造的文化公園,內部保存當年房舍、鍋爐、煙囪等歷史記憶。6日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台塑集團董事長林健男特地再度敲響「上班鐘」,象徵企業精神傳承。

  • 台塑起家厝重生 成高雄首座以工業遺址改造文化公園

    台塑起家厝重生 成高雄首座以工業遺址改造文化公園

    位在前鎮區的「原台塑高雄廠區」,是台塑集團的起家厝,經高市府與台塑集團公私協力,歷經4年,斥資超過8億,成功將工廠蛻變為融合產業、文化與生態的公園,這也是高雄第一個以工業遺址改造公園。今日公園戶外區正式對外開放,高雄市長陳其邁與台灣塑膠公司董事長林健男也一同到公園踩點和開箱,見證嶄新風貌及台塑石化產業歷史。

  • 品觀點|保存文資與產業發展並存  高煉廠遺址升級科技園區

    品觀點|保存文資與產業發展並存 高煉廠遺址升級科技園區

    中油高雄煉油廠承接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的建設基礎,戰後歷經更新設備及擴展,是台灣重要的工業產業遺址。104年關廠後文化局全面盤點,現有指定1處古蹟及40處歷史建築,更彰顯高煉廠在產業文化與產業製程歷史上指標性地位,為進行活化再利用,且兼顧產業轉型與文資保存,高雄市政府規劃將其轉型為楠梓產業園區,預計7日舉行動土,延續場域發展歷史精神,將成為工業遺址轉型為科技園區典範。延續場域發展歷史精神。

  • 國際古蹟遺址日 中都磚窯廠化身藝術市集

    國際古蹟遺址日 中都磚窯廠化身藝術市集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國定古蹟「中都唐榮磚窯廠」推出特別企畫,16、17日以市集、講座及手做,將百年磚窯化身藝術巿集;同步加碼的還有打狗英國領事館、鳳儀書院、旗山車站等3文資場館,這2天都免費入園。

  • 品觀點│中都磚窯廠化身藝術市集 國際古蹟日暢遊高雄百年歷史風華

    品觀點│中都磚窯廠化身藝術市集 國際古蹟日暢遊高雄百年歷史風華

    高雄市文化局針對418國際古蹟遺址日特別企畫,以國定古蹟「中都唐榮磚窯廠」作為主場地,在4月16、17日兩日以市集、講座、手做等讓大家體驗百年磚窯的美;更加碼開放打狗英國領事館、鳳儀書院、旗山車站等高雄文資場館當日免費入園,邀請大家春日暢遊高雄百年風華。4月18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國際古蹟遺址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亦被稱為世界遺產日,旨在鼓勵大家對於文化資產多樣性的關心。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高雄做為一個百年城市,有著豐富的文化資產建築,藉著國際古蹟遺址日鼓勵大家多來了解高雄精采的歷史文化,更首次在中都磚窯廠策畫大型活動,展現工業城市特殊的人文景觀風貌。

  • 台積電要來了!高雄積極打造「生態科技園區」

    台積電要來了!高雄積極打造「生態科技園區」

    高雄市政府目前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油高煉廠土污整治作業,其中第3區土污開挖已完成,並經市府環保局在2022年3月完成土壤驗證,市府接續積極籌備將原廠區轉型為楠梓產業園區的行政作業,而在地居民及環團所提倡的生態公園,高雄市政府也相當重視,考量園區生態未來永續長遠發展,所以特地於3月23日邀請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綠色協會及台積電共同研討,希望透過環團、開發公司台積電及市府共同集體的腦力激盪、集思廣益建構未來生態公園之願景。

  • 品觀點|台積電落腳高雄煉油廠舊址 不只晶圓還有公園

    品觀點|台積電落腳高雄煉油廠舊址 不只晶圓還有公園

    台積電即將進駐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引發房價暴衝,相關建廠進度也受到民眾高度關注。高雄市政府指出,正積極籌備將特種工業區轉型為楠梓產業園區的行政作業,在經濟、就業、休憩及生態等多方面的考量下,將會把半屏山生態綠廊延續到未來的楠梓產業園區,串聯北邊的都會公園,往南延伸到柴山自然公園,打造高雄市的生態綠廊帶。

  • 台灣末代老礦工回娘家  只有歡樂沒有汗水及危險

    台灣末代老礦工回娘家 只有歡樂沒有汗水及危險

    台灣最後封坑的新平溪煤礦整煤場12日舉行一場特別的聚會,一群台灣末代礦工及眷屬一起回到他們當年賴以生計的場區,一起共度沒有當年辛苦又危險的一天,這已是他們的15次參加「礦工回娘家」活動,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現任董事長龔俊逸延續父親龔詠滄的遺願,繼續與老員工每年一次的約定。

  • 六燃大煙囪廠房 巨型柱、長煙道重現

    六燃大煙囪廠房 巨型柱、長煙道重現

     新竹市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台灣現存最大規模二戰軍事工業遺址群,新竹市政府爭取文化部補助,投入5170萬元展開大煙囪廠房第1期修復工程,目前已完工重現工業廠房6根巨型柱、長煙道,還發現幾處眷戶拆除的煤炭大漏斗,另也可見屋中屋、空中樓閣與紅磚矮牆等眷村生活型態。

  • 六燃大煙囪廠房一期修復完工 重現二戰軍事工業遺址

    六燃大煙囪廠房一期修復完工 重現二戰軍事工業遺址

    新竹市歷史建築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為台灣現存最大規模二戰軍事工業遺址群,新竹市府爭取文化部補助,投入5170萬元展開大煙囪廠房第一期修復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重現工業廠房6根巨型柱、長煙道,還發現幾處眷戶拆除的煤炭大漏斗,另也可見屋中屋、空中樓閣與紅磚矮牆等眷村生活型態。

  • 活化北港糖廠 3.7億分區分期修復

    活化北港糖廠 3.7億分區分期修復

     雲林縣北港糖廠閒置20餘年未開發,文化部長李永得22日前往會勘,認為廠區規模龐大,活化不易1次到位,將採分區分期方式規畫近、中、長程3階段,逐步修復再利用,總經費預估3億7500萬元。

  • 工業遺構水岸公園誕生 屏東縣民公園熱鬧啟用

    工業遺構水岸公園誕生 屏東縣民公園熱鬧啟用

    屏東縣政府將荒廢27年的台糖舊紙漿廠遺構活化再生,融入全新的殺蛇溪水岸藍帶與綠帶,園區總占地20公頃,複合歷史、人文、生態、景觀、水岸等特質的「屏東縣民公園」正式啟用,成為一處以工業遺構為核心,複合水岸廊道的園區,未來將成為屏東新地標。

  • 全台最大「二戰工業遺址」 立委盼全區保留

    全台最大「二戰工業遺址」 立委盼全區保留

    新竹「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以下簡稱六燃)是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海軍的第六燃料廠,其中「觸媒工廠」迄今仍保存五棟二戰時期的工業建築,由於內政部都更中心公辦都更,剛好選址在此,五棟建物將有三棟被拆。立委洪慈庸今(13)日呼籲,包含「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文化部、新竹市政府」應明確表態,讓六燃全區保留!

  • 王榮文三招 爭取華山續約10年

    王榮文三招 爭取華山續約10年

     華山文創產業園區不僅是藝文觀光熱點,去年總營業額更成長至6.5億元新高,造訪人次高達326萬,獲利約4千萬元,也是台灣園區經營的金雞母。負責營運的台灣文創發展公司今年將向文化部申請續約,爭取下個10年營運權,已引來多路人馬虎視眈眈,伺機要搶這隻金雞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