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巨業通訊的搜尋結果,共65

  • 市值近4,500億美元 台積電超車騰訊重返亞洲第一

    受到晶片股恢復上漲的推動,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台積電再度領先大陸互聯網巨頭騰訊,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的企業。

  • 屏大辦校園徵才 企業提供3800個職缺創歷年新高

    屏大辦校園徵才 企業提供3800個職缺創歷年新高

    為協助畢業生順利求職,提供廠商與學生良好的就業媒合平台,屏東大學申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就業服務計畫經費補助,將於26日上午10點起在屏商校區風雨球場舉辦「2023校園徵才博覽會」。

  • 林之晨:定義網路API化時代來臨

    林之晨:定義網路API化時代來臨

     2023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完美落幕,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今年專程前往巴賽隆納,並觀察到「定義網路API化」的時代將到來,且已在全球電信產業界形成共識。

  • 美傳再限制華為 輝達恐遭殃

     大陸全國「兩會」期間,如何擺脫技術被美國「卡脖子」可說是重點議題。4日傳出,美國擬擴大對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的限制,GPU巨頭輝達業績或將因此大幅受挫。

  • 與騰訊合營新公司 聯通衝漲停

     大陸電信業央企中國聯通和民營互聯網巨頭騰訊將成立合營公司。大陸市監總局近日公布,聯通創投和騰訊產投新設合營企業案獲批准,部分陸媒解讀為國企混改,激勵中國聯通A股2日股價飆出漲停。

  • 《國際產業》蘋果5G晶片研發失利?傳iPhone明年仍採高通晶片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根據其最新的調查結果,蘋果為iPhone手機自行打造的5G通訊晶片可能已經失敗,這表示在2023年下半年,高通仍將是iPhone唯一、獨家的5G通訊晶片供應商,供貨占比將達到100%,而非高通先前預估的達20%。

  • 港股情報-天齊鋰業 赴港IPO 傳7/13掛牌

     大陸鋰業巨頭天齊鋰業16日通過香港聯交所上市聆訊,據傳20日進行市場預先路演,直至6月24日結束,目前暫定7月6日定價,7月13日掛牌。天齊鋰業在香港集資至少10億美元,若成功上市,將成繼年初金力永磁在香港上市後最大型新股。

  • 天齊鋰業赴港IPO加速 預計7月13日掛牌

    大陸鋰業巨頭天齊鋰業上週已通過香港聯交所上市聆訊,據外電最新報導,公司已在20日進行市場預先路演,直至6月24日結束,目前暫定會在7月6日定價,7月13日掛牌。中金公司、招銀國際及摩根士丹利將擔任此次IPO的聯席保薦人。如成功上市,天齊鋰業將是繼年初金力永磁在香港上市後最大型的新股。

  • 天齊鋰業傳通過港交所聆訊 集資10至12億美元

    綜合外電報導,大陸鋰業巨頭天齊鋰業傳已經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據悉天齊鋰業目前正考慮集資10億至12億美元。一旦成功上市,天齊鋰業將成為繼年初金力永磁之後、在港交所上市的最大新股。

  • 學者觀點-衛星科技創造下世代經濟

    學者觀點-衛星科技創造下世代經濟

     近期俄烏戰爭中,烏克蘭戰區多項基礎設施因大規模轟炸而癱瘓,戰時的通訊及網路服務不能再靠地面管線和設備,而後在SpaceX和Tesla創辦人馬斯克協助下,烏克蘭全境依舊透過星鏈(Starlink)的低軌衛星(Low-Earth Orbi, LEO)使用通訊和網路,甚至將戰況隨時傳送到全球各地。

  • 華為詳解軍團模式:欲帶動大陸增長 晶片供應仍然穩定

    華為詳解軍團模式:欲帶動大陸增長 晶片供應仍然穩定

    大陸介面新聞7日報導,「軍團作戰模式已經成為華為未來最重要的業務變化方向」,大陸資通訊巨頭華為近日舉辦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企業BG副總裁陳幫華表示。

  • 四關鍵趨勢 發展潛力大

    四關鍵趨勢 發展潛力大

     近幾年股市呈現多頭走勢,雖然今年以來受到通膨升溫以及俄烏衝突的影響,股市面臨修正,但仔細觀察近幾年引領股市上漲皆離不開MegaTrend(大趨勢)的範圍。投信法人表示,大趨勢主要囊括人口統計與社會變革、環境挑戰、都市化成長及科技創新等四大關鍵趨勢,而這將是帶領未來十年主流投資主題,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 科技股評價回落 低接好時機

    科技股評價回落 低接好時機

     近期國際股市持續處於高波動,現階段市場高度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縮表進程及俄烏戰事,回顧過往,地緣政治風險對股市影響往往是跌幅大、時間短,非理性下跌反而提供長線投資人低檔承接的進場機會,中長期來看,基本面仍是股市投資最重要的考量。投信法人表示,全球科技股經歷此波修正後,估值溢價已下降至合理水準,投資上持續關注有新產品推出,具獲利推升動能的科技企業。

  • 科技前景看好 法人:逢回買點現

     美國財報周傳出佳音,尤其以科技產業超出預期的比例最高,因此,在雲端科技需求高速成長下,相關類股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建議投資人逢低擇優介入。

  • 數位轉型、半導體 潛利大

     法人表示,目前仍正面看待美股後市,只不過2022年漲幅將不若前一年多。類股操作上,法人仍相對看好具創新潛力的成長股,看好產業包括:有結構性成長機會的產業,新興技術與存在巨大可觸及市場的產業,如數位轉型(如資安軟體、雲通訊、CRM等)、半導體(如AI、機器人相關等)。

  • 經濟熱絡 全球股拉回找買點

    經濟熱絡 全球股拉回找買點

     為抑制通膨,Fed貨幣政策立場更趨鷹派,導致近期全球股市大幅回檔整理。但遞延消費疊加低基期,投信法人表示,2022年經濟成長動能仍強勁,全球股市今年漲升行情仍可期,建議拉回逢低找買點。

  • 3月開賣 華為儲能系統登日

     通訊巨頭華為前進日本發展儲能業務邁進一大步,消息指出,華為將自3月起,在日本推動用於可再生能源儲存的大型電池系統。最新資訊顯示,華為已開始銷售2MWh儲能系統。

  • 華為去年營收 估衰退三成

    華為去年營收 估衰退三成

     在美國政府近年頻繁的制裁措施下,中國最大企業之一、資通訊巨頭華為營收正走向衰退。華為31日公布,預估2021年營收規模為人民幣(下同)6,340億元,此數據較2020年衰退近三成,營收規模甚至不及2020年前三季總和。

  • 被美國暴力夾殺 華為剩半條命 國際權威雜誌點出唯一生路

    被美國暴力夾殺 華為剩半條命 國際權威雜誌點出唯一生路

    大陸通訊巨頭華為受美國制裁多年,智慧手機業務每況愈下,在美國極力打壓之下,華為多次坦言,現在「求生」為首要之急,不斷拓展其他領域項目,從電動車、煤炭、雲計算等領域皆有涉及,然權威雜誌《經濟學人》報導,形容其涉足煤炭業為「垂死企業遇上夕陽產業」,點出華為如今的窘境,只有將公司解散才是唯一生路,散播人才、資本,成為大陸科技產業的未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