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巴克萊資本的搜尋結果,共101筆
五一勞動節,勞工退休基金可喘口氣,暫不用擔心退休金縮水。勞動基金運用局1日公布3月勞動基金收益回沖1,000.7億元,加計國保及退撫基金,三大政府基金3月共回沖1,206.23億元,累計今年第一季投資收益推升至2,709.44億元。
六年前才撤離台灣,巴克萊證券將第三度來台設子公司。金管會20日宣布,同意英商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申請籌設子公司「台灣巴克萊證券」,經營證券經紀及承銷業務。據悉,台灣巴克萊證券最快第三季即可開業。
六年前才撤離台灣,巴克萊證券將第三度來台設子公司。金管會20日宣布,同意英商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申請籌設子公司「台灣巴克萊證券」,經營證券經紀及承銷業務;這是事隔11年,再度有外資券商要來台設點。證期局表示,巴克萊銀行是英國第一大金融機構,來台設券商除了投入資本額10億元之外,未來亦將替台股帶入新的外資及新的商品。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今(1)日公布,1月投資收益為負150.91億元,收益率負2.05%。
合庫環境及社會責任多重資產基金為國內首檔在ESG基金審查原則發布後取得生效資格的基金,投資主題囊括當下最火熱的環境永續及社會責任,預料將掀起一波永續投資熱潮。合庫投信表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危機已是全球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議題,但由此而衍生出來投資商機相當值得期待。
金管會2021年中發布ESG揭露事項審查規範後,首檔合規基金上路!合庫投信7日指出,看好未來零碳商機大爆發,合庫投信攜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推出首檔聚焦環境永續及社會責任的多重資產基金,掌握環境機會股票與社會責任債券的投資機會,這也是國內首檔在ESG基金八大審查原則發布後取得生效資格的基金,可望延續市場的永續投資熱潮。
勞動基金、國保基金及退撫基金等三大政府基金,10月收益995億元、直逼千億元,累計今年前10月收益越過4千億元,達4,404.62億元,已大幅超越去(109)億元3,983億元的水準;11月及12月獲利能否持盈保泰,備受勞工及公教退休人員關心。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周四指出,將新投資300多億印度盧比(約4.03億美元),用於擴張印度業務。
再見外資券商撤台!金管會同意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結束在台營業,主要是配合總部德意志銀行集團的組織重整計畫,在台最後營業日為8月17日,這是繼2016巴克萊資本證券撤出台灣後,時隔4年再見歐系券商出走。
在甲骨文、耐吉等美國大型企業相繼發債,藉此籌措充裕現金來安度疫情衝擊下的經濟危機時,這些投資級企業債竟意外吸引了股票投資人與對沖基金等非傳統買主買進。
毋庸置疑,中國每月發布的總體經濟數據不是盡善盡美,還需要輔以其他資訊來解讀。一個關鍵切入點,就是日益擴大和流通的中國債券市場,包括在岸(境內)和離岸(境外)市場。從中國經濟動態、民營企業融資及資本流動,我們可獲得以下啟示。
外資券商德意志證券亞洲、法銀巴黎證驚傳要撤台?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晚間表示,據了解目前這兩家外資並沒有要裁撤部門、據點,但這二家情況一樣,將各裁二位研究員,員工人數也都將從20人減為18人,法銀巴黎證表示未來會以委外方式購買晨星資料來替代,德意志尚未有替代方案。
談到明年的投資趨勢,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表示:「2019年的投資主題是攻守兼備,在投資組合中,應採取啞鈴式的布局,同時納入防禦型及成長型的資產,把握價值與成長。雖然近期各類資產的價值下修,但透過逆勢操作,在低點買入作長期的資產配置,將可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由於股票目前的評價變得更為合理,反映股巿在今年的調整後,未來或仍有往上的空間,而目前總經環境仍然良好,不致於引發熊巿。在牛巿持續期間,巿場或仍有波動,亦可能會出現類股輪動。」
美國股市挾其強健的基本面優勢維持相對強勢,從2009年3月9日低點起算至2018年8月22日止,史坦普500指數持續3453天沒有出現兩成的跌幅,創最長牛市紀錄,巴克萊資本上修2018年底史坦普500企業每股盈餘預測,並將史坦普500指數目標自2900點上修至3000點。
投資者在前兩年押注人民幣貶值,但隨著人民幣反轉升值,目前持有人民幣的興趣正在增加。據彭博社分析指出,賣出美元、買進人民幣的交易帶來了過去3個月以來亞洲最高的「夏普比率」。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宣布收購太陽能發電業者SolarCity後引起市場反彈,因為兩家公司都面臨資金吃緊的窘境,且穆斯克身兼雙方董事長也令投資人質疑收購條件有失公允,使特斯拉股價暴跌。
「開不開放陸資來台灣投資IC設計產業?」,被問到這個問題,看著半導體產業發展逾20載的產業觀察家陸行之,卻反問記者:「我們還要殺死多少科技產業?當然要開放啊!」
蘋果本季營運展望遠低於預期,甚至面臨20億美元通路庫存(主要是iPhone)問題,衝擊蘋果盤後股價重挫逾8%。前巴克萊資本證券董事總經理楊應超昨(27)日指出,「蘋果iPhone已經PC化」,未來需求成長來源將由「首購族」轉為「綁約到期與舊機換新機的換機族」,既然蘋果高成長不再、成本削減將成為首要考量,亞洲供應鏈將面臨毛利率遭壓縮的挑戰。
英商巴克萊(Barclays)重整全球經營策略、進行全球組織調整,規畫裁撤台灣巴克萊銀行及巴克萊資本證券業務,再度撤出台灣。金管會表示,已核准巴克萊資本證券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案,終止營業日為4月22日。
巴克萊證券確定第二度撤出台灣市場。金管會22日宣布,核准台灣巴克萊資本證券解散及終止營業,終止營業日為4月22日,這也是巴克萊在2011年7月第二度回到台灣市場後,又再次申請撤離,也是台灣近10多年來首宗外資券商撤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