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布袋戲世家的搜尋結果,共28

  • 布袋戲師傅藏身民代服務處 邀孩子一同延續傳統

    布袋戲師傅藏身民代服務處 邀孩子一同延續傳統

     35歲黃泓尹出身布袋戲世家,從小跟著父母在中部「跑透透」演布袋戲。平時藏身於台中市議員張芬郁服務處的他,每逢廟會大日就到處演布袋戲酬神,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傳統文化,張芬郁議員服務處將於12日下午舉辦「一日戲偶咖」邀請小朋友一起同樂。

  • 靜宜產學合作「霹靂英雄戰場特展」 深入校園數位新世代

    靜宜產學合作「霹靂英雄戰場特展」 深入校園數位新世代

    「霹靂英雄戰場─靜宜特展」,即日起至1月12日在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展出!靜宜台文系與霹靂國際多媒體產學合作,結合「台灣文化史」課程,從台灣庶民文化經典「霹靂布袋戲」文本出發;藉由重新閱讀、定義及轉譯,讓布袋戲新文化的推廣深入校園數位新世代。

  • 疫情下的十日談 歌劇院變身釣蝦場

    疫情下的十日談 歌劇院變身釣蝦場

     阮劇團與國際偶戲大師楊輝聯手創作《釣蝦場的十日談》,結合人戲、偶戲、即時投影及搖滾樂等複合演出形式,帶出10段腥羶不忌、葷素不拘的故事。台中國家歌劇院總監邱瑗19日表示,此劇堪稱是近幾年她看過最大膽的節目,將於11月12、13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推出2.0升級版。

  • 小沙全能改編〈今宵〉 彈唱奪冠獲洗屏點讚

    小沙全能改編〈今宵〉 彈唱奪冠獲洗屏點讚

     2022布袋戲金曲歌唱大賽雲林總決賽於9日完美落幕,最終由全能型創作才子小沙拿下冠軍,奪得獎金3萬元;亞軍則是年僅21歲、本次入圍決賽最年輕的選手湯米,獲得獎金2萬元;季軍陳韻喬曾在2020年參與選秀節目,獲得「甜版陳綺貞」封號,也是17LIVE歌唱界的資優生,拿下獎金1萬元。

  • 用鏡頭看台灣》五坪大寺廟引數百戲團酬演 劇團遊牧族群逐廟會而居

    用鏡頭看台灣》五坪大寺廟引數百戲團酬演 劇團遊牧族群逐廟會而居

    寺廟面積不及五坪大,但每年神明聖誕卻總引來各地數百布袋戲與歌仔戲團同場競演,全台就只有嘉義縣鹿草鄉後寮村的「余慈爺公廟」一處,除了是年度宗教盛事,也是台灣地方戲劇工作者競爭與交流的場域,這群逐廟會而居的另類表演遊牧族群,以親和的方式展現本土草根文化力量。

  • 真人和戲偶飆戲 楊輝大玩創意

    真人和戲偶飆戲 楊輝大玩創意

     挑戰劇場尺度,布袋戲偶上演情慾戲碼,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

  • 戲偶在舞台上滾床單 楊輝:布袋戲就該百花齊放

    戲偶在舞台上滾床單 楊輝:布袋戲就該百花齊放

    戲偶在廁所、床上做令人害羞的事,挑戰劇場尺度,百無禁忌。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

  • 國寶藝師陳錫煌 屏東戲曲館開展

    國寶藝師陳錫煌 屏東戲曲館開展

     高齡90歲的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有感傳統文化漸漸流失,至今仍投身布袋戲教學,學生從7歲至70歲不等,足見其對台灣戲曲的貢獻,18日在屏縣府的邀請下至屏東戲曲館開展,也為戲曲文化搖籃的潮州鎮增添光彩。

  • 90歲寶刀未老 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屏東戲曲館開展

    90歲寶刀未老 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屏東戲曲館開展

    高齡90歲的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有感傳統文化漸漸流失,至今仍投身布袋戲教學,學生從7歲至70歲不等,足見其對台灣戲曲的貢獻,18日在屏縣府的邀請下至屏東戲曲館開展,也為戲曲文化搖籃的潮州鎮增添光彩。

  • 鍾任壁大師典藏 400件布袋戲文物展出

    鍾任壁大師典藏 400件布袋戲文物展出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雲林縣新興閣掌中劇團第5代傳人鍾任壁去年9月辭世,享壽90歲,他畢生收藏戲偶數超過2000尊,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11日為他舉辦典藏特展,其子、新興閣掌中劇團第6代傳人鍾任樑表示,父親生前以布袋戲教化人心,特別重視禮義廉恥4字。

  • 已故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鍾任壁 收藏2000尊戲偶、遺願是辦展覽

    已故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鍾任壁 收藏2000尊戲偶、遺願是辦展覽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雲林縣新興閣掌中劇團第5代傳人鍾任壁去年9月辭世,享壽90歲,他畢生收藏戲偶數超過2000尊,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11日為他舉辦典藏特展,他的兒子、新興閣掌中劇團第六代傳人鍾任樑表示,父親生前以布袋戲教化人心,特別重視禮義廉恥4字。

  • 掌中布袋戲第一女頭手江賜美 獲認定為「人間國寶」

    掌中布袋戲第一女頭手江賜美 獲認定為「人間國寶」

    全台布袋戲第一代女頭手江賜美,由於一家三代都是從事布袋戲藝術,她也深耕領域逾70年,經歷台灣布袋戲各式發展階段,雖然傳統布袋戲界都是以男性為主體,但她豪放、細膩的演出風格,凸顯出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新風格,也使她成為台灣當代布袋戲重要保存者,近期更獲得文化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人間國寶」殊榮。

  • 第22屆國家文藝獎揭曉 平路、張艾嘉等創作者獲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揭曉 平路、張艾嘉等創作者獲獎

     第22屆國家文藝獎,經6個月的推薦、提名、入圍、評審、決審,昨(8)日公布由作家平路、影像創作者黃明川、北管藝師邱火榮、舞蹈家布拉瑞揚、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景觀建築家郭中端、電影工作者張艾嘉等7名藝術創作者獲獎。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強調,這不是終身成就獎,而是肯定持續創作,7位都是現役者,絕對是優秀的創作者。

  •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名單揭曉 7得主持續創新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名單揭曉 7得主持續創新

    第22屆國家文藝獎,經6個月的推薦、提名、入圍、評審、決審,8日公布由作家平路、影像創作者黃明川、北管藝師邱火榮、舞蹈家布拉瑞揚、金枝演社藝術總監王榮裕、景觀建築家郭中端、電影工作者張艾嘉7位獲獎。

  • 三昧堂布袋戲電影拍攝與美術館合作 免費開放片場傳授拍攝技巧

    三昧堂布袋戲電影拍攝與美術館合作 免費開放片場傳授拍攝技巧

    三昧堂是嘉義知名的布袋戲團隊,今年獲得文化部紓困補助,開拍布袋戲電影《柔琴似水2》,由於拍攝成員皆為志工利用周末在表演藝術中心搭片場拍片,三昧堂為讓民眾對布袋戲有更多了解,除開放片場供民眾參觀外,還舉辦微紀錄影片工作坊,教導學員布袋戲電影拍攝實務,盼能把更多布袋戲相關技術傳承下去。

  • 霹靂多媒體董事長受邀 雲林虎尾新地標動土典禮

    霹靂多媒體董事長受邀 雲林虎尾新地標動土典禮

    雲林縣是台灣布袋戲的發源地,被譽為傳統藝術之都「布袋戲的故鄉」,本月26日虎尾鎮圓環新地標舉行盛大動土典禮,霹靂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章(強華)當日特別受邀參加虎尾鎮圓環動土典禮,黃董事長回饋鄉里建設不遺餘力,促使此新地標計畫落實,見證雲林虎尾鎮的成長蛻變。

  • 「布袋戲大師」鍾任壁紀錄片首映 高調傳藝精神人人誇

    「布袋戲大師」鍾任壁紀錄片首映 高調傳藝精神人人誇

    「布袋戲大師」鍾任壁紀錄片《掌中傳啟》首映記者會,於24日上午10點舉行。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及教育部各單位長官均到場與會,欣賞鍾任壁大師辭世前所留下的珍貴紀錄片。同時也頒發總統「褒揚令」、「教育部二等教育專業獎章」、「雲林縣政府表揚狀」等,表彰鍾任壁大師對布袋戲文化的努力與貢獻,感念他「低調為人,高調傳藝」的精神。

  • 承先啟後 結合科技傳承布袋戲

    承先啟後 結合科技傳承布袋戲

     新興閣掌中劇團第五代傳人鍾任壁大師日前在睡夢中安詳辭世,讓我非常不捨,更有感推廣雲林布袋戲文化的重要性。近年來傳統藝術雖獲得重視,卻仍面臨老藝師的凋零,如何結合新世代的科技與媒體,培育新一代藝師、找回流失的與培養新的觀眾,都是當務之急。

  • 劇團二代愛布袋戲 神明指名做帽子

    劇團二代愛布袋戲 神明指名做帽子

     嘉縣民雄鄉三昧堂是由一群熱愛布袋戲的成員所組成的創意布袋戲團體,近幾年來在藝文圈闖出名號,其中,三昧堂專屬木偶操控師王文志(多多)出身於劇團世家,國小就開始跟著爸媽演出布袋戲,退伍後更開始為戲偶設計頭冠等,精細的手藝讓不少人找上門指名他為神明「做造型」。

  • 打破傳統 女性布袋戲操偶師出頭天

    打破傳統 女性布袋戲操偶師出頭天

    位於新北市新莊的「真快樂掌中劇團」,頗負盛名,令外界眼睛一亮的是,創辦人江賜美可是布袋戲界第一代女演師,在早期男女不平等的年代下,巾幗不讓鬚眉,逆勢闖出名號,獲封 「戲海女神龍」美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