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布袋戲團長的搜尋結果,共71筆
已故布袋戲大師黃海岱的冥誕1月2日,也是「雲林布袋戲日」,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等人2日出席紀念活動。張麗善表示,布袋戲傳習中心將於明年竣工啟用,如何讓布袋戲傳承延續下去,將會向各界布袋戲大師請益。
已故布袋戲大師黃海岱的冥誕1月2日,也是「雲林布袋戲日」,縣府2日上午在雲林布袋戲館紀念黃海岱的貢獻,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等人出席。張麗善表示,布袋戲傳習中心將於明年竣工啟用,如何讓布袋戲繼續傳承延續下去,縣府文觀處會向布袋戲各界大師請益。
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巡演站到了高雄。
阮劇團與國際偶戲大師楊輝聯手創作《釣蝦場的十日談》,結合人戲、偶戲、即時投影及搖滾樂等複合演出形式,帶出10段腥羶不忌、葷素不拘的故事。台中國家歌劇院總監邱瑗19日表示,此劇堪稱是近幾年她看過最大膽的節目,將於11月12、13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推出2.0升級版。
雲林縣府正趕工興建「台灣布袋戲傳習中心」預計2023年啟用,縣府導入「軟體先行」概念,日前舉辦「布袋戲前瞻沙龍」聽取布袋戲工作者對傳習中心的願景,布袋戲知名大師們踴躍發言,盼望能讓後代學子有系統地學習,挖掘出布袋戲的深度。
雲林縣府正趕工興建「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預計2023年啟用,縣府導入「軟體先行」概念,日前舉辦「布袋戲前瞻沙龍」聽取布袋戲工作者對傳習中心的願景,布袋戲知名大師們踴躍發言,盼望能讓後代學子有系統地學習,挖掘出布袋戲的深度。
雲林縣與基隆市5名高中生,為探討布袋戲的未來發展,申請教育部「青年壯遊台灣」計畫,在雲林縣北港鎮黃世志布袋戲進行為期12天的研究課程,5日學員表示布袋戲從興盛到沒落,希望用年輕一代的視角,探討布袋戲的發展,並將研究過程拍成1支vlog影片,與大家分享壯遊執行的學習過程。
嘉義鹿草鄉中寮安溪城隍廟是鹿草鄉民的信仰中心,今年在城隍爺誕辰農曆5月28日(國曆6月26日)前的6月17到19日,連續3天舉辦大型公演活動,其中參與19日演出的三昧堂布袋戲團長嚴仁鴻過去曾受城隍爺幫助,為此次盛典量身設計製作一尊城隍爺精工布袋戲偶,及改編新戲,6月19日將首度在鹿草安溪城隍廟前亮相。
獲得雲林縣政府文觀處授證為傑出演藝團隊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太日樂集、咚咚舞蹈團,在布袋戲團長李京曄倡議下,3團嘗試共融演出「雲之山、鐵國魂」,講述抗日分子柯鐵虎的故事,這也是雲林縣表演團隊首次嘗試,將舞台擴及戶外廣場、表演廳、後台,觀眾深刻入戲,深受震撼。
雲林縣府文觀處授證的傑出演藝團隊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太日樂集、咚咚舞蹈團,在布袋戲團長李京曄倡議下,3團嘗試共融演出「雲之山、鐵國魂」,講述抗日分子柯鐵虎的故事,這也是雲林縣表演團隊首次嘗試,舞台擴及戶外廣場、表演廳、後台,觀眾深刻入戲,身心都震撼。
挑戰劇場尺度,布袋戲偶上演情慾戲碼,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
戲偶在廁所、床上做令人害羞的事,挑戰劇場尺度,百無禁忌。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雲林縣新興閣掌中劇團第5代傳人鍾任壁去年9月辭世,享壽90歲,他畢生收藏戲偶數超過2000尊,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11日為他舉辦典藏特展,他的兒子、新興閣掌中劇團第六代傳人鍾任樑表示,父親生前以布袋戲教化人心,特別重視禮義廉恥4字。
紙風車劇團演員近期緊鑼密鼓學布袋戲,為了今年即將推出的新製作《哪吒鬧龍宮》做準備,團長任建誠表示,這是一部結合真人武打、布袋戲與動畫,期盼未來能至國外進行文化交流。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木偶掌中戲藝術下鄉由松梅國小14位五年級學生與20多位社區樂齡學習者共同學習,平均80歲以上的長者及小朋友,從木偶的製作、戲服的縫製,到講台詞、操偶全都自己來,26日在朴子市松梅國小百年校長宿舍三友學堂前舉辦盛大公演,精彩表演博得滿堂彩。
出身雲林子弟的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該校承接教育部2020年、2021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後,他推動戲曲音樂系師生到雲林縣4所國中小指導布袋戲後場音樂演奏,開啟了雲縣校園傳承布袋戲的新篇章。
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在虎尾鎮平和國小教導布袋戲,即使沒有公家資源也繼續做,他累積20多年的教學經驗做成4周8堂課的「藝起玩偶樂」套裝課程,今年獲得文化部與教育部的青睞,將透過網路分享給全台各校。
老二媽為台中市西屯區及南屯區的重要文化信仰,曾榮獲薪傳獎的五洲園布袋戲大師黃文郎,為國寶大師黃海岱之孫,特別將老二媽的故事拍攝成影視布袋戲,1日舉行首映發表會,現場與會貴賓有立法委員張廖萬堅服務處處長、市議員林祈烽、市議員張耀中、台中市丹慶季媽祖會理事長廖福禎、烈美堂管理人代表廖財助等。
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今年9月開公部門先河自製「慢遊雲林」podcast(播客) 節目,2021年雲林國際偶戲節本月1日起登場,找來雲林虎尾出身的藝人黃鐙輝擔任podcast特輯主持人,一共10集,每集30分鐘至40分鐘,每週四晚上7點上架。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宣布逾20多個藝文節目取消或延期,藝文團隊哀號「重演去年惡夢」;去年文化局補助在地藝文團隊25案51萬元,紓困、補助杯水車薪,團隊盼地方政府思考將動輒數十、數百萬元活動經費用於補助,「活動年年可辦,但有些團隊解散或倒閉,就難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