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師承的搜尋結果,共207筆
台灣之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今(13)日上午在三芝住所與世長辭,享壽83歲,新北市府發文哀悼,感念李義弘對於生命與藝術創作的熱愛,將成為新北市最珍貴的典範。
有亞洲「最年輕的音樂家」美譽的蔣榮宗傳喜訊,去年度獲選「葛萊美導師」(Grammy U)的他,日前傳出再度入圍,今獲證實連莊「葛萊美導師」,與美國前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和頂流韓團BTS成為前後屆「葛萊美導師」,將繼續為國際樂壇重啟教育、訓練的重任。
無形文化資產是從生活中累積,經由歷史淬鍊的智慧結晶,高雄市「傳統工藝」類無形文化資產目前登錄五大項目,其中「糊紙」是新登錄項目。「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授證典禮」於24日在高雄市市定古蹟「高雄市役所」(現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代表高雄市政府現場頒發授證予「糊紙」保存者陳志良、「傳統彩繪」保存者蘇榮仁,以感謝與表彰二位藝師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貢獻與努力。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月5日圓寂後,歷經半年,佛光山依叢林古制,採現代民主決議,日前於宗務委員會中,佛光山長老院的諸位長老和九名宗務委員一致推舉現任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為「依止大和尚」,是繼星雲大師之後,佛光山教團依止之剃度師及得戒和尚代表。
「必須創作屬於這個時代的作品!」粧佛是傳統神像、佛像雕刻的技藝,南部主要為泉州派、福州派,黃德勝雖師承泉州派,31歲時自立門戶創設「唐興閣」時,就已超脫傳統派別自成一格,99%的人一看到神像作品,就知出自他的手!
以造型師轉型成為全方位藝人,李明川總笑稱自己是最時尚的綜藝咖。近期除了參與戲劇演出,還將推出籌備一年的單曲《就是喜歡你》,他自曝錄音室秘辛是不穿內褲,還有穿最能放鬆的睡衣去配唱,「因為我需要給自己解放感,才能放鬆開唱。」
打開工作室櫥櫃,一把把形狀各異的自製花匙,有尖、有圓也有方,一塊塊拖線線板上註記著「出身」,是由現年88歲的國寶級土水匠師蘇清良(良伯)親手寫下。他拿著抹刀跟各式泥作工具,走遍臺灣南北替人起厝,握著拖線線板投身古蹟修復,抹平每道歷史印記,精雕每吋花紋與線條,為古蹟重拾昔日風采。
佛光山與雲林縣北港朝天宮2大宗教團體,24日在朝天宮廟埕首次攜手舉辦浴佛活動,由佛光山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等人共同主持,蔡表示星雲大師曾為北港朝天宮寫媽祖紀念歌詞,雙方淵源深厚,朝天宮是佛道合一的廟宇,希望藉由此次浴佛活動,保佑台灣風調雨順、大家平安健康。
8歲舉家移民加拿大,因奶奶一席話,凃俊佑在17歲放棄就讀常春藤名校的機會,回台攻讀長庚大學醫學系,如今成為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顱顏中心主治醫師,更是國內少數的小耳症外耳重建醫師。
22歲台灣鋼琴家張凱閔日前拿下首屆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The 1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首獎,除了獲得三萬歐元獎金之外,未來大會還會幫忙安排多場音樂會,張凱閔表示,他還在沉澱心情,感受這次獲獎對他的意義。
搬遷桃園那一季春天,以為來到一座清幽的田園城市,以為牽纏心底多年,不想與人聯繫的秉性,以及害怕接觸生人的毛病可以好轉,這是怎樣奇異的心理障礙?別說好轉,驚覺摸不著病痛的神經質持續惡化,經過十年,懼怕的症狀幾乎深入骨髓。
這是個「山岳崩頹,天地同悲」的消息,星雲大師走了。大師一生偉哉,成其所願:「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這是個「山岳崩頹,天地同悲」的消息,星雲大師走了。大師一生偉哉,成其所願:「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他生前打造出與法鼓山、中台山、慈濟齊名的「台灣四大名山」之一佛光山,還在全球各地設立300所以上寺院道場、16所佛教學院,並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成為首個成立佛教電視台的台灣法師,星雲大師的多角化經營能力,更讓佛道跨足教育、文化、媒體與慈善等領域。
財經節目常客、證期雙照分析師翁偉捷,思路清晰、說話條理分明,善於深入淺出地解答各種問題,有別於一般偏好推介個股的分析師,更像是金融圈的哲學家,立志做「說真話的分析師」,幫助投資人建立「邏輯」和「價值觀」,是他工作最大的成就感。
再續京澄建築良緣,巧取「知足者富,安身為樂」宗旨,「京澄為樂」地段萬中選一,坐享桃園區三大土地重劃區,三面臨路,比鄰風禾公園,豐收綠廊;對坐國中預定地,開窗眺望心曠神怡,主推40-58坪3房、4房格局,磁吸高科技業、中高階主管、醫生等自住客層;禮聘師承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林伯諭建築師,強調珠圓玉潤的設計,黑白交織行雲流水,弧線勾勒建築美學;地段享生活百態櫥窗,附近銀行、超商、市場櫛比鱗次。京澄建築對自住宅有堅持,第七次擘劃中路重劃區建案,「京澄為樂」靜待住戶悉數典藏。
再續京澄建築良緣,巧取「知足者富,安身為樂」宗旨,「京澄為樂」地段萬中選一,坐享桃園區三大土地重劃區,三面臨路,比鄰風禾公園,豐收綠廊;對坐國中預定地,開窗眺望心曠神怡,主推40-58坪3房、4房格局,磁吸高科技業、中高階主管、醫生等自住客層;禮聘師承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林伯諭建築師,強調珠圓玉潤的設計,黑白交織行雲流水,弧線勾勒建築美學;地段享生活百態櫥窗,附近銀行、超商、市場櫛比鱗次。京澄建築對自住宅有堅持,第七次擘劃中路重劃區建案,「京澄為樂」靜待住戶悉數典藏。
藝術家蔣勳1983年創立東海大學美術系,與許多當代藝術家結下40年師生緣,他今年與學生董承濂推出雙人展《40年來》,呼應時光的痕跡,並在時光中有了開創。
台灣首位開發經導管動脈化學栓塞法治療肝細胞癌的醫師姜仁惠,2011年退休後學習油畫多年,她將旅遊各國所見到美麗風景,以及生活周遭常被忽略的美,以畫筆呈現在畫布上,即日起自10月30日止,其個展在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地下1樓轉角藝術空間展出,歡迎民眾前往新欣賞。
唐奬教育基金會昨(21)日下午4時於國立臺灣大學舉辦唐奬第五屆大師論壇漢學場,邀請到本屆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教授與海內外專家學者對談。羅森教授以「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為題,由日常生活到墓葬習俗的物品出發,特別是從青銅、玉與金,三種東西方文化中的貴重材質切入說明,探討背後所反映社會脈絡及文化風俗,揭開東西文化交流的故事。羅森教授期許論壇中的初步討論能激起更多火花,透過解讀出土文物,對中國歷史有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