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常規治療的搜尋結果,共84

  • 陸首款獲批治重症肌無力創新藥物 FcRn拮抗劑上市

    陸首款獲批治重症肌無力創新藥物 FcRn拮抗劑上市

    澎湃新聞報導,一款治療重症肌無力的創新藥物「FcRn拮抗劑衛偉迦」(商品名:艾加莫德)近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成為30年來中國大陸重症肌無力治療的新突破。

  • 落實在地治療 黃晨祐造福離島鄉親

    落實在地治療 黃晨祐造福離島鄉親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以公費身份前往金門,不捨當地洗腎鄉親常因廔管堵塞,常要往返台灣,成為第一個主動為鄉親執行緊急心導管手術的在地醫師,兩年完成近百台手術,讓金門洗腎病友免去奔波台灣之苦。

  • 逾70位病友發聲! 跨黨派立委探討乳癌早篩早治政策解方

    逾70位病友發聲! 跨黨派立委探討乳癌早篩早治政策解方

    乳癌長年位居國內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位,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12日偕民進黨立委吳玉琴、邱志偉及高嘉瑜,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於立法院召開「乳癌病友及早篩檢及早治療座談會」,吸引超過70名乳癌病友列席參加,表達對乳癌防治議題的高度重視。

  • 新聞分析》再生醫療法強渡關山 神山未建恐先倒

    新聞分析》再生醫療法強渡關山 神山未建恐先倒

     《再生醫療法》多項爭議未解,從政院通過至今短短3個月,執政黨就力拚本會期完成立法,打造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動輒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細胞治療商機無限,尤其面對疾病樣態多的老年社會,更能成為選舉時的政績。

  • 男性癌症第三位 頭頸癌及早治療存活率達8成

     頭頸癌是國人男性發生率第三名,是指發生在口腔、鼻腔、喉和唾液腺等部位的所有癌症。醫師指出,民眾容易對早期症狀疏忽或畏懼治療,多數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若能早期發現與治療,存活率可達8成以上。

  • 她吃海鮮腹痛就醫當晚出院死亡 家屬怒告院方判決曝光

    她吃海鮮腹痛就醫當晚出院死亡 家屬怒告院方判決曝光

    大陸雲南省一名許姓女子日前在吃完海鮮後腹痛就醫,僅遭院方以點滴進行治療,當天中午便讓她出院;未料許女當晚8時15分就被家屬送往急診,於9時30分搶救無效去世。當地司法中心鑑定,許女的死因是腹內疝致絞窄性腸梗阻,家屬得知後憤而提告,最終,法院判決醫院須承擔原告損害50%的責任,賠償許女家屬41萬6258.04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84萬4110元)。

  • 大陸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國產葉克膜產品上市

    大陸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國產葉克膜產品上市

    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5日消息,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確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療需要,國家藥監局4日經審查,應急批准深圳漢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體外心肺支援輔助設備、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註冊申請,二者配合使用,用於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療方法難以控制並有可預見的病情持續惡化或死亡風險的成人患者。作為大陸國產首個葉克膜(ECMO)設備和耗材套包,上述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性能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準。

  • 臺北中山醫院 舉辦再生醫療論壇

    臺北中山醫院 舉辦再生醫療論壇

     第二屆「臺灣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再生醫療趨勢論壇」由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天明製藥(股)公司主辦、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公司合辦,於12月10日臺北福華飯店舉行。活動集結產官學研,共同探討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的合併應用,包括治療抗癌、再生醫療、細胞產業CDMO等議題,期以在多領域、多方向下整合能量、深化服務、提升國際醫療量能。

  • 把握黃金治療期!醫曝: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化療效果佳

    把握黃金治療期!醫曝: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化療效果佳

    癌症連續40年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近年來免疫細胞治療成為新趨勢,作法是抽出人體免疫細胞抽,經過培養再重新注射到體內,成為患者的抗癌援軍。相較於傳統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的副作用較少,近年來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醫師指出,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化療亦有顯著效果,期盼讓更多癌友把握黃金治療期!

  • 躁鬱症好發這年齡!有這3狀況就要注意了

    躁鬱症好發這年齡!有這3狀況就要注意了

    時而精神亢奮、異常自信,時而情緒低落、甚至有輕生念頭,是躁鬱症常見的週期性情緒表現。醫師提醒,躁鬱症好發於20到30歲,最早可能在青少年時期發病,但容易被誤認為憂鬱症,甚至有患者發病10年才被正確診斷!

  • 防重症效果佳 公會批清冠一號將限縮公費對象

    防重症效果佳 公會批清冠一號將限縮公費對象

     我國自行研發的「台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可有效對抗病毒!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昨天公布臨床療效,與只接受西醫常規治療相比,搭配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使用清冠二號則顯著降低74%死亡率。

  • 清冠一、二號臨床研究出爐 無患者轉重症 死亡率降74%

    清冠一、二號臨床研究出爐 無患者轉重症 死亡率降74%

    新冠肺炎持續侵襲全球,由我國自行研發的「台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可有效對抗病毒,民眾經中醫看診後可公費使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天公布台灣清冠一號、二號臨床療效,與只接受西醫常規治療病患相比,搭配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使用清冠二號顯著降低74%死亡率。

  • 中西醫整合治新冠 有助減低死亡率

    中西醫整合治新冠 有助減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去年5月首次爆發,基隆長庚醫院以當年5~7月收治的93名確診者進行分組研究,發現接受西醫治療者的死亡率、痊癒率為40%、60%,而同時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者,則分別降至61.5%、41%。

  •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備受關注

     免疫細胞療法種類繁多,主要是利用人體各式免疫細胞在體外大量培養及擴增後,再回輸到病人身上藉此消滅癌細胞,不同的免疫細胞治療有不同的功效,可搭配現有癌症標準治療,使不同療法之間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對於病患來說增加更多治療選擇、提高生存率及降低復發的空間。

  • 台北中山醫院 成立細胞治療中心

    台北中山醫院 成立細胞治療中心

     衛福部國健署前期公布108年新發罹癌人數達到12萬1254人,比107年增加5123人,癌症時鐘比前一年再快轉11秒,平均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面對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治療模式已邁向精準治療與整合治療的新局面,除了常規治療外,「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已成為癌症整合治療的新選擇。

  • 再生醫學 慢性傷口處理新選項

    再生醫學 慢性傷口處理新選項

    三總整形外科戴念梓教授與訊聯生技合作多年,並於109年率先通過特管法核准施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傷口。戴念梓表示,政府於今年初正式推出再生醫療三法,其中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目標即在將細胞治療事先製備成藥物製劑,一旦有緊急需求,可立即取用,就像是嚴重燒燙傷,可快速啟用細胞治療,也能大幅降低治療費用。戴念梓醫師分享,慢性傷口的發生不限於糖尿病或四肢血液循環不良的病友,還可能出現在病人的頭部。近期一位八旬的婦人,因長期佩戴髮飾,金屬固定夾積年累月的摩擦頭皮,導致頭皮受傷,傷口長達半年都無法癒合,深度見骨!老婦人急忙求助於門診,透過常規傷口清創手術搭配幹細胞,噴灑與注射患部周圍等合併治療後,刺激傷口部位血管新生,改善周邊血液循環,進而促進組織再生,結果原本規劃六次的細胞療程,病人最後只進行了2次療程,傷口即完全復原,省下六成治療費用!在實際治療多例慢性傷口並結合再生醫學細胞治療後,戴念梓認為,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也極具潛力能應用在醫美抗衰領域,像是皮膚老化、毛髮再生等,皆可以應用細胞輔助治療。他也看好,再生醫學未來應可廣泛應用於各項適應症與預防醫學。

  • 大陸針灸治療納入最新新冠診療方案 專家解讀

    大陸針灸治療納入最新新冠診療方案 專家解讀

    大陸《科技日報》18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世界針灸聯合會主席劉保延教授等專家接受專訪,說明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15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版方案將針灸治療納入新冠肺炎患者常規治療的原理與效果,強調針灸很早就參與了新冠肺炎救治。

  • 21歲男大生作息正常 發燒卻是惡性腎臟瘤 3症狀別輕忽

    21歲男大生作息正常 發燒卻是惡性腎臟瘤 3症狀別輕忽

    年輕健康無不良嗜好的人,仍有可能罹癌。台中市一名21歲的陳姓男大生因某次腎臟發炎而高燒住院,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時,卻意外在左腎發現一顆2.2公分的腫瘤,進一步透過磁振造影檢視,高度懷疑是腎細胞癌。

  • 急性腎衰竭患者治療得宜 有機會脫離洗腎

    急性腎衰竭患者治療得宜 有機會脫離洗腎

    過去,台灣洗腎病人數偏高,近年來,慢性腎臟病防治成效顯現,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成長率增加幅度很少,且未滿65歲病人的發生數下降;急性腎衰竭患者如果治療得宜,有很高的機會,可以脫離洗腎。

  • 被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 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

    被妖魔化的清大原子爐 竟然成為癌末患者救命神器?

    台灣擁有世界級醫療水準,還掌握一項與日本並駕齊驅的抗癌技術——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它能為頭頸癌、腦瘤癌末患者,帶來最後一線希望。多年來,一群台灣英雄焚膏繼晷,只為打通BNCT的關鍵環節,拯救更多人命。 當日本去年已將BNCT列為常規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台灣卻深陷緊急醫療的困境中。BNCT對全球癌症的治療有多重要?相關單位還可以再做哪些努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