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平均本益比的搜尋結果,共67筆
拜AI熱加持、美國債務上限危機解決、美國經濟還在擴張之賜,2023年看到晶片製造商輝達等大型成長股意氣風發,股價狂飆屢創高點,再度成為投資寵兒。
富邦金今舉行「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針對全球2大經濟體的下半年股市表現,富邦投顧預估,美股H2標普指數3800-4500點,陸股上證3000-3500點。
蘋果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台股短線在部分電子股與中小型股支撐下周線收紅、季線得而復失,且相較大盤量縮,買氣明顯集中在上櫃市場。投信法人表示,中小型股許多具有成長題材的優質股,目前本益比相對低檔吸引買盤,透過ETF基金布局更能避險單一個股的波動風險,在景氣復甦前搶先布局。
華爾街股市在2022年創下14年來最糟的表現之後,在2023年新年初始股價已經便宜許多,儘管如此,考量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再加上利率將進一步升高,這表示股價或許並沒有低到足以吸引投資人。
多頭行情助長,新股抽籤股民也搶破頭,陳立國認為,抽籤熱潮是大盤多頭行情所引發的投資欲望,惟承銷商應該要輔導、了解公司後,告訴投資人該公司的優勢。
投信法人表示,當經濟轉差,醫療支出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因此受影響,這正是醫療保健產業的特殊優勢。受今年股市修正影響,當前多數產業的最新本益比已來到歷史平均附近,顯示先前股價的修正,已讓股市的價格優勢再度浮現,在本益比已拉低、企業獲利不降反升下,此時是中、長期布局股市的較佳時機。
越南近期下跌後進入震盪築底階段,指數在1,000點附近心理關卡,形成短期底部,10月起進入第三季財報發布期,市場將開始審視企業明年成長性,目前大盤評價低於中長期平均值,股票收益率明顯提高,尤其本益比續低,已陸續吸引中長線資金及大股東進場布局。
根據三大機構最新預估,今、明兩年全球GDP年成長約3%上下,在風險與機會並存的今年,越南股市將因獨特競爭優勢更加凸顯其投資價值。統計2001年以來,當全球GDP年成長在3%以上時,越南胡志明證交所指數年度平均報酬率大幅領先全球股市指數,顯示景氣能見度相對高的年度,更有利越南股市的表現,且越股評價相對便宜下,投信法人建議,現在進場布局越股正逢時。
美國經濟恐「硬著陸」壓力倍增,加上各國央行加速升息腳步以抗通膨等因素交錯影響,新興亞股腹背受敵,惟外資連數日淨買超,持續抄底未停,新興亞股僅越南維持連三周淨流入。
今年以來隨美股大幅修正,陸港股市也難逃波及,波動劇烈,包括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恆生指數評價面顯得更加誘人,觀察陸港股各指數目前與五年平均本益比,皆低於長期均值,折價幅度近二成。大陸股市正醞釀新一波反彈,現在逢低布局大中華基金正是時候。
美股隨5月聯準會鷹中帶鴿影響,美股大舉震盪,具長線剛性需求,擁防禦投資特性的醫療保健產業,股價隨今年來美股下跌拖累,產業本益比達20.5倍,逼近歷史平均本益比20倍附近,長線投資價值浮現。
越南政府因地產事件加強監理金融市場違規,引發短線散戶趨謹慎,為市場帶來變數,但中長線有助長期發展秩序及透明度,目前越南股市處於調整期,受基本面宏觀因素,及企業第一季財報亮眼激勵,後市仍持審慎樂觀,布局越南基金績效可期。
大陸股市近期受到內憂及外患兩大夾擊,保德信投信指出,近一年來大陸股市不平靜,但從評價面來看已具備投資吸引力,目前滬深300指數自高點回落34.3%,中證500指數同樣自高點拉回29.8%,兩大指數本益比都已遠低於5年均值,投資人不妨透過三大觀察指標,分批逢低承接陸股投資。
在元大金大手筆豪氣發放每股1.8元的股息效應帶動之下,元大金股價16日應聲大漲,盤中最高大漲1.05元,漲幅4.26%,成為鋒頭最健的金融股;尤其是元大金此次發放的股息,現金股利就有1.5元佔絕大多數,殖利率高達6%,使投資人蜂湧買進。
台股ESG投資大數據出爐。第一金控日前完成對台股的ESG投資大數據的分析,國內上市櫃公司為ESG企業的平均本益比達30.9倍,比全體上市櫃公司的平均值13.8倍高出整整超過一倍。
上市櫃公司元月營收14日截止公告。台灣出口動能強勁,已連續19個月正成長,進一步觀察各產業,營收連兩個月以上成長族群,以半導體為最佳,總計超過30家上榜,其中,以力積電(6770)連14個月成長最多;排名第二的族群則是其他電子、有17家,光電族群則以12家名列第三大族群,代表個股為惠特(6706),連18個月成長。
俄烏衝突升溫、通膨疑慮加深及聯準會升息可能加速,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將使新興亞股短期陷入震盪格局。中信投信指出,目前台股加權指數本益比仍低於歷史平均、相對合理,長期指數仍具上行空間,建議可逢低加碼半導體等基本面穩健族群。
據統計,開年來至1月11日止七個交易日,盤中零股成交金額前十大ETF,以「雙高」兩大門派為主流,即高股息及高科技,其中最大亮點是,統一FANG+(00757)ETF是唯一不配息卻還能闖進高人氣前五強,顯示其訴求「買下全球高成長科技巨頭+長期賺取累積報酬」的獨特優勢,獲投資人認同。
大陸A股歷史上發行價最高的新股於7日晚誕生,太陽能設備廠「禾邁股份」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並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每股人民幣557.8元(約新台幣2400元),本益比將近226倍。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確定連任後,美國提前升息機率提高,造成全球股市陷入動盪,高本益比(PE)、高估值股率先修正,資金轉向具有高業績成長題材的低本益比,本周平均周轉率逾8%,包括泰谷、凱美、佳能等16檔二高一低股,可望趁機突圍,迎接年底紅包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