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平均跌幅的搜尋結果,共241筆
根據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統計,高雄市的三民區、左營區、前金區、前鎮區和新興區等六大房市精華區,今年第一季的平均房價,比去年第四季下滑,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新興區的11%,從每坪23.5萬元下滑至20.9萬元,最少的是三民區的下跌1%,從每坪23.9萬元跌至23.7萬元。
記憶體大廠美光預期DRAM供需狀況將在下半年改善,美光29日早盤股價上漲逾7%,雖然台系DRAM族群在長假前夕,股價跌多漲少,法人認為,DRAM概念股有望在南亞科為首,在季底封關前上演反彈行情。
醫療保健可能以其在市場下跌期間的韌性而聲名卓著,因為需求一直很穩定。2022年確實如此,當時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的回報率為-5.4%,MSCI世界指數的跌幅為-17.7%。但這產業也正在加速成長,提供投資者另一個多元化回報的潛在來源。
在震盪局勢下,醫療保健類股受到投資人青睞。投信法人認為,醫療保健產業具備創新加速、股價具下檔防禦力、長期成長潛力佳、併購題材以及市場估值低等優勢,投資前景看好,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年一月三讀通過,政府祭出五重拳打炒房,年輕人最關心的是「房價到底會不會跌?」
金虎年全球金融市場受到地緣政治、通膨、升息等利空影響表現震盪,台股基金金虎年也因此全軍覆沒,相較大盤金虎年下挫約16%,國內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金金虎年績效平均表現也都呈現負報酬,其中僅有價值型跌幅13.19%、上櫃型下跌13.9%勝大盤,表現相對抗跌,其他包括中概股型、科技型跌幅都超過2成,一般股票型跌幅更達21.77%,表現最差的則為中小股的22.56%。
儘管經濟衰退已成為2023年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但金融資產的實際反彈,往往又比景氣落底要更早反應,投信業者表示,投資人在2023年初應著重高品質的固定收益投資,而隨著已開發市場的政策利率逼近高點,且經濟數據也會日漸趨於穩定,投資人應轉而關注股票配置的投資時機,因為在經濟週期的早期復甦階段,股票資產通常會提供最強勁的報酬。
在成長動能降溫預期影響下,2023年開年美股走勢波動,不過,根據1990年以來的資料統計,每逢經濟衰退期間進場布局股市,未來一年報酬率平均將近雙位數,由於指數低點往往出現在經濟衰退終點之前,若能在衰退時逢低布局,有助提升未來的投資正報酬機率,投資人若想降低這段期間的資產波動度,透過多重資產方式介入不啻為不錯的方式。
根據抵押貸款公司的資料,英國12月的房價下跌,並且創下自十多年前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
2022年股債基金除少部分外,幾乎全軍覆沒,對於未來投資展望,資產管理公司雖然認為債券基金比較穩健,股票基金也沒有那麼悲觀,建議2023年投資策略可採取「加債、養股」。
2022年股市波動劇烈,風光三年的台股基金也跌落谷底。據統計,2022年台股基金平均下跌近3成,不但終結連續三年大漲的好光景,更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表現最差的一年,投信法人表示,2023年選股仍面臨較高挑戰,台股基金要像金融海嘯隔年上演平均大漲8成的大驚奇並不容易,建議投資人仍應留意波動風險,定期定額投入台股基金。
台股2022年封關,劃下長黑棒休止符,創全年跌4,081點、跌幅22.4%、市值蒸發12兆元、平均每位股民大賠100萬元、外資賣超1.23兆元等五大最慘紀錄。但在一片黑數據中,觀光股逆勢拉出長紅,寫下大漲24.85%的驚奇。
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民進黨近日推出被視為政府打房起手勢的《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21日通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預估,2023年有望看到房價下跌。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則在臉書發文預估,該法案如果真的通過,跌幅大概會到10%左右。
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民進黨近日推出被視為政府打房起手勢的《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21日通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預估,2023年有望看到房價下跌。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今(22)日則在臉書發文預估,該法案如果真的通過,跌幅大概會到10%左右。
大陸房價跌跌不休,大陸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下跌1.6%,與10月份相同,為連續第七個月下跌。和10月相比的房價跌幅則略微收窄至0.2%。
中鋼15日開出明年1月份和第一季內銷盤價,其中月盤價部份,除熱軋鋼板、熱軋鋼捲及冷軋鋼捲一般料每公噸漲500元,其餘鋼品維持平盤;季盤部份,包括鋼板、棒線、汽車料等7項鋼品價格,每公噸調降500~1,500元,平均降幅0.83%,以協助下游產業接單。
為搶救房市,大陸政府近期利多政策頻出,包括直接灑幣挹注房企。對此,標普全球評級6日表示,大陸銀行業房地產貸款的抵押緩衝總體較佳,房地產開發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平均為50%,意味著這些貸款有足夠空間來消化2023年最大8%的房價跌幅。
為搶救房市,大陸政府近期利多政策頻出,包括直接灑幣挹注房企。對此,標普全球評級6日表示,大陸銀行業房地產貸款的抵押緩衝總體較佳,房地產開發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平均為50%,意味著這些貸款有足夠空間來消化2023年最大8%的房價跌幅。
澎湃新聞報導,中指研究院1日發布《百城價格指數報告》,2022年11月大陸百城房價跌幅擴大,房價尚未觸底。數據顯示,大陸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6%,跌幅較10月擴大0.05個百分點,且已連續5個月下跌;二手住宅價格已連續7個月下跌,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為75個。
大陸房市傳統「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不再。機構調查指出,百強房企過去兩個月的銷售和去年相比跌逾28%,重點城市10月份的成交面積,創下半年來單月新低,年初至今累計銷售跌幅更超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