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康師傅飲品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康師傅控股公布最新財報,2022年全年該公司收益人民幣(下同)787.17億元,年增6.26%,但原物料成本激增侵蝕獲利,讓獲利降至26.32億元,年減30.77%;毛利率為29.09%,較上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受此利空拖累,康師傅28日港股股價暴跌逾1成,收報港幣12.7元,跌10.44%。
康師傅控股上半年表現「疫」軍突起!2020年上半年營收329.34億元人民幣(約合1,399.53億元台幣),年增8%;稅後淨利23.8億元人民幣(約合101.14億元台幣),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增58.37%;每股稅後盈餘0.4233元人民幣(約合1.8元台幣),亦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0.2674元人民幣(約合1.14元台幣)。
疫情推升家庭囤貨與居家飲食,泡麵業績看俏,使康師傅上半年業績傳出捷報。康師傅24日盤後公布上半年財報,收入年增8%至人民幣(下同)329.34億元優於外界預期,淨利更是飆漲58%至23.8億元創歷史新高。
康師傅控股16日發布2019年報,2019年集團營收619.78億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2,636億元)、年增2.13%,毛利率達31.88%也上升1.02個百分點,2019年稅後淨利33.31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41.7億元)、年增35.22%,每股稅後盈餘0.5925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2.5元)。營收、獲利、毛利率、EPS全部創下至少近五年新高!
康師傅23日發布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人民幣(下同)619.78億元,年增2.13%;淨利潤為33.31億元,年增35.22%。康師傅表示,2020年,公司速食麵事業將穩定成長,飲品事業的結構調整也將見到成效,未來相關業務成長趨勢將更加明顯。
台灣食品集團康師傅23日公布最新業績報告,2019年,康師傅實現營收人民幣(下同)619.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3%;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為33.31億元,年增長率達35.22%。康師傅控股表示,年內泡麵事業穩定成長,飲品事業的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下半年正向成長趨勢明顯。 新京報報導,業務層面,康師傅控股兩大業務線泡麵與飲品均實現增長,其中泡麵業務營收為253億元,年增5.79%。泡麵中更以碗裝泡麵營收最高,達到123.21億元,高價袋裝麵營收為101.98億元。其以鞏固高價、高端市場為核心,同步拓展超高端市場,實現銷額成長。 飲品業務營收為356億元,年增長0.81%。茶飲產品營收達到155.79億元,碳酸飲料及其他產品營收為122.37億元。康師傅認為,茶飲料為該公司鞏固大眾消費市場的核心產品,同時還推出高級產品「康師傅茶參廳」搶佔高端市場。百事碳酸裝瓶業務以多口味、多規格、精包裝、減糖化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消費動能。 對於2020年發展,康師傅控股稱,集團泡麵、飲品事業因不同品類特質,疫情對其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泡麵作為穩定民生的重要產品,將盡力滿足疫情期間激增的需求;飲品銷售雖在疫情期間面臨實體店面減少營業、銷量下降的影響,但疫情結束後預期有反彈性消費。整體而言,預計2020年泡麵事業將有良好成長,而飲品事業預計2020年上半年營收和出貨量將有短暫壓力,但下半年應高速反彈。
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20日發佈公告稱,公司與股東頂新訂立協議,同意以2.03億美元的價格,向頂新收購5.26萬股康師傅飲品股份,占康師傅飲品已發行股本的約5%。
泡麵與飲料巨頭康師傅控股在兩年前被踢出香港恆生指數後,股價持續下跌,市值一度從1200億港幣下跌至400億港幣。不過,康師傅近來展開了絕地大反攻!截至7月2日收盤,該公司市值已經重返千億港元(約新台幣4千億元),成為今年港股漲幅最高的消費類股。
在港股掛牌的中國最大速食麵業者康師傅控股,於2016年9月被剔出香港恒生指數,這幾年市值蒸發了逾1000億港幣,但近期一掃陰霾,今(28)日股價回升至港幣18元附近,市值重返港幣1000億元以上(折合台幣近4千億),而讓康師傅起死回生的關鍵,竟與中國外賣行業興起有關。
康師傅(00322-HK)21日給自己送了一個25周年生日大禮,在外界普遍唱衰速食麵之際,其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出人意料,營收285.68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年增54.59%至7億元,其中速食麵、飲品淨利年增幅分別達到33.54%、33.54%。
日本朝日集團控股(Asahi Group Holdings)決定將所持有的康師傅飲品股份轉讓,並將出售所得投入歐洲業務。外界分析,可能是大陸市場的銷售下降,讓朝日有了分道揚鑣的打算。
味全(1201)去年第4季因認列土地資產減損,全年稅後淨損高達7.77億元,每股虧損1.53元,出現連續3年虧損狀況。
頂新國際集團的康師傅控股公司,因為集團的主要產品泡麵與飲料的銷售呈現衰退,去年的總營業額下滑8.0%,稅前淨利也大幅減少21.1%。這種困境短期內很可能難以扭轉。
康師傅控股財報出爐,儘管去年第四季營運已出現回穩趨勢,但受上半年方便麵、飲品獲利大幅下滑影響,去年全年營收83.72億美元、年減8.03%,稅後淨利1.77億美元、年減31%、每股獲利3.16美分,較前一年度減少1.41美分,公司將配發現金股息1.58美分。
新年剛開始,卻驚傳台灣康師傅在元旦清算後解散,2日頂新集團證實,經董事會決議,台灣康師傅自2017年1月1日解散,由劉國維擔任清算人。經濟部指出,台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登記為英屬開曼群島的公司,屬於外資公司,清算後還要再向投審會申請撤銷投資。
頂新集團下的「台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元旦起解散;而在大陸的康師傅由於方便麵(泡麵)銷售不佳,康師傅控股去年前3季的淨利潤也大跌近4成。
2014年爆發香豬油事件後,引發滅頂行動,頂新集團今天證實台灣康師傅元旦已解散,徹底退出台灣。頂新集團強調,台灣康師傅僅是進口生產設備,早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華商報報導,大陸速食麵,正面臨市場持續下滑的頹勢。行業巨頭康師傅今年前三季速食麵業務收益下滑幅度約12%;曾經年銷售額20億人民幣的中糧五穀道場,則在近日被掛牌出售。
康師傅控股昨(28)日發布截止9月30日的第3季財報,該季公司營收為27.2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64億美元下降1.52%;不過,集團淨利潤達2.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8億美元成長17.37%,股東應占溢利(純利)為1.43億美元,年減1%。
大陸泡麵兩大霸主康師傅與統一多年來屹立不搖,今麥郞一直想挑戰這項霸主地位,並曾揚言希望在2015年將飲品業務做到百億(人民幣,下同)規模,如今這項夢想可能破滅。在不景氣的衝擊下,近年來食品的營運面臨衰退走勢,儘管今麥郞採取低價行銷策略,計畫突破康師傅與統一的品牌封鎖,可是最終依然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