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廉政透明公約的搜尋結果,共06筆
民眾黨接連爆出黨籍幹部染黑、染黃爭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13)日宣布黨內與會計師事務所簽約,引進第三方公正舉報平台,讓黨員透過匿名方式,檢舉有不法行為的黨職人員。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卻發現民眾黨成立4年,竟還沒訂定「廉政公約」。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主持「中央廉政委員會議」,針對「揭弊者保護法」因屆期不連續,尚未完成立法。蘇揆要求法務部持續與立法院及社會各界溝通,讓揭弊者獲得更完善的法律保障。
北市府市政會議10日修正「廉政透明公約」,把原條文登錄「工作地點以外的行程或飲宴應酬」改為「公務行程」,另去除《個資法》保護。藍綠議員痛批,何必脫褲子放屁,該公約只是市長柯文哲拿來譁眾取寵,當初把標準拉很高卻沒有落實,公開透明根本是假的。
柯市府創立「廉政透明公約」,議員梁文傑24日質疑,公約是市長柯文哲對市民的承諾,但當民眾要查看時,又說是個人契約,但私人約定卻要北市政風處管理,他抨擊動用公務機關就有揭露責任,否則就是作假。柯文哲對此先是回應,等他犯法就可以,梁追問後則改口稱會再釐清公約做法。
柯市府創立「廉政透明公約」,議員梁文傑24日質疑,公約屬行政規範為何不揭露也不給大家看,若是市長跟局處首長私人契約,那就不要利用市府資源管理,他認為,一旦動用公務機關就有揭露責任,否則就是作假。柯文哲對此回應,是一種政治宣示意義,北市政風處長沈鳳樑解釋,登錄資料屬備查性質,平時不對外公開揭露,應受《個資法》保護。
我國海關2011年起弊案連環爆,從基隆關到高雄關都被檢調查出官員收賄,因此成為廉政署特殊「輔導」對象,在力行多項行政透明措施後,於2014年「全球貿易便利指數」中被評為透明指數冠軍。財政部為向各國海關行銷我國推動「透明廉能」成效,今日特地廣邀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等10國海關關員,共同研討如何促進海關通關便捷與課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