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廖哲宏的搜尋結果,共95筆
吃鼎泰豐小籠包、到大學院校舉辦大師班,還有隔離與排練行程,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首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經典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全球市場擔憂美國最新通膨數據攀高可能加快升息預期等因素干擾,加上俄烏情勢緊繃,再度出現震盪走勢。法人指出,具趨勢利基的AI、科技股等,因有成長動能支撐所帶動,即使短線上碰到國際情勢的逆風,或是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預期落差,拉長來看走勢還是與企業獲利最高度相關。
11日台股因市場可能擔憂美國最新通膨數據攀高可能加快升息預期等因素干擾,再度出現震盪走勢,盤中指數一度回測月線,不過尾盤跌幅收斂,終場以下跌27.11點,收在18310.94點。成交量2639.87億元。周線收紅,終止連兩黑。
2022年初始,台股遇升息及縮表壓力,股市短線震盪,選股難度增,法人建議,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台股基金,可更快加速財富累積。根據理柏統計,若是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近三年有10檔基金交出超過100%的亮麗報酬。
台股2021年全年上漲3,486.31點,漲幅23.7%,為史上第三大漲點。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扣除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股災來看,近十年歷年第一季台灣加權指數的勝率為100%。法人表示,2022年「選股不選市」還是台股投資最重要策略,在投資布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下,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介入為宜。
台股基金2021年隨加權指數站上萬八,有49檔台股基金淨值創下新高,等於近三成的台股基金都讓投資人賺錢。另外,台股基金平均績效超過四成,遠勝於大盤的兩成多,讓2021年台股基因投資人成為各類股票基金中的大贏家。
2021年全年上漲3486.31點,漲23.7%,為史上第三大漲點。成交量億元。台股包括周線、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均收紅。
台股旺,台股基金也超狂,2021年以來前15強台股基金,平均賺逾六成,贏過大盤逾二倍。法人建議,國際電子大廠共同布局五大方向,透露2022年台股獲利密碼,投資人如果擔心台股短線介入風險過大,定期定額績優台股基金,透過基金投資團隊,主動管理擁抱好公司,可望締造中長線豐厚報酬表現。
19日台股在科技股領頭下,一度衝上17986點,但也指數近關情怯,部分非電族群也面臨獲利回吐賣壓,終場下跌23 .06點,收在 17818.31點。成交值4030.36億元,周線連七紅。
時序進入秋冬,有些人的皮膚就開始覺得乾癢。尤其天氣越冷,癢的機會就越增加。仔細觀察搔癢的部位,一開始沒有明顯的紅疹或斑點,皮膚看起來有點乾燥,甚至有些白屑。這就是所謂的「冬季癢」,或叫做缺脂性皮膚炎。
台股近期走勢震盪,自新高後拉回整理下跌6.29%,雖然大盤面臨修正,不過主動選股的台股基金卻有好表現,統計至2021年10月19日止,「群益奧斯卡、安聯台灣科技」兩檔台股基金淨值領先大盤創下新高,也讓10,746位受益人投資都賺錢。
台積電法說釋利多,股價一口氣飆漲27元,昨重返600元大關,聯電漲幅也超過4%,晶圓雙雄領漲,台股大漲393點、收1萬6781點,周線收漲140點。
台股10月再度出現大幅波動,績優台股基金挺住,10月逆勢上揚或者表現抗跌的安聯、統一投信旗下台股基金,今年以來仍維持至少四成以上的報酬率,成為今年台股績優生。投信法人表示,台股基本面有撐但仍難敵大陸限電對生產供應鏈的衝擊,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來分散風險。
中國大陸無預警限電,部分產業鏈造成壓力, 聯準會主席鮑爾對通膨壓力的偏鷹言論、美股波動、投資信心不足,台股在利空夾擊下,電子股無力、貨櫃三雄全倒,終場大跌363點、收在1萬6570點,成交量3404億元,周線收黑;國際利空紛擾,台股9月重挫3.18%,創今年單月最大跌幅。
熱錢回頭,外資單周買超台股突破900億元,改寫近16年新高紀錄,激勵股匯市雙漲,台股在晶圓雙雄帶動下,指數昨大漲197點,收在1萬7516點,周線連2紅;新台幣匯率也連6升,終場收在27.703元,升2.9分,續寫2個半月新高紀錄。
台股近二周跌逾千點,傳政府啟動護盤,加上各行庫有股息入帳,增添進場意願,個股股價回落後投資價值漸浮現。法人表示,官股券商慣性偏好逢低進場,近年來勝率頗高;除了台積電(2330)為低接首選標的,還有陽明(2609)、國巨(2327)等共16檔,且今年前七月營收呈年增、基本面收「贏」,獲官股券商即刻救援。
台股今年來受疫情干擾上下波動,然而自7月初以來疫情明顯趨緩,加上外銷總出口年增率達35%等利多,帶動台股後市看俏。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指出,台灣最新出口外銷年增達35%,來自電子零組件出口達145.1億美元,主因在5G晶片需求強勁,且海外品牌高階手機拉貨需求陸續啟動下,積體電路、被動元件皆市況熱絡,甚至於超過金融海嘯後的復甦階段。
今年上半年在本土疫情擴散之下,台股大洗三溫暖,一度創下單日最大跌點,然在疫情受到控制之下,加上各國疫苗施打進度符合預期,歐美股市持續創新高,帶動台股亦創下新高。台股今年表現氣勢如虹,各類台股基金績效也表現不俗,全數打敗大盤的19.88%,其中以中概股型、中小型平均超過三成表現最佳。
距離第二季季底僅剩最後三天交易日,法人無不衝刺績效,惟大盤已來到高檔,上漲空間有限,轉而青睞擁技術面優勢,如短均靠近或糾結,搭配月線上揚、短均即將突破中長均線等。
國內市場11日股匯雙漲,新台幣升值7.3分、收在27.631元,再創逾24年新高,顯示熱錢駐足,而台股隨權值龍頭台積電(2330)叩600元大關,電子回神,貨櫃三雄漲勢後來居上,電子、傳產各有表現,包括長榮(2603)、聯電(2303)等15檔今年前5月營收年增,前景看好,獲外資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