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廢燃料棒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核能在國際上重新得到重視,但政府多次以核廢無法解決為由排斥。但行政院非核家園推動小組2019年就共識國內核廢要採興建「中期暫時貯存場」處理,但至今第七次會議無聲無息,據了解九合一大選前都不會召開,如此將是至少拖延2年不處理。對於此擺爛行為,學者直斥顯示政府「無誠意」解決核廢。
最後一批120束燃料棒本月28日凌晨送抵基隆港貨櫃輪上,準備運至美國,形同宣告「核四正式走入歷史」。消息在網路上引起高度討論,不少人認為,蔡政府忽視「以核養綠」公投於2018年11月24日以近590萬的同意票數、超過投票權人數4分之1門檻通過的事實,獨斷專行;更有人狂酸蔡政府及其支持者:「用愛唬爛、用肺吸碳、黨國萬歲。」
傳出核四最後一批240束核燃料棒共14個貨櫃,要在明天凌晨從基隆碼頭外運。對此台電不願表示意見,但根據可靠消息來源證實,今晚就啟動外運計畫,不過因為船期與儲運箱問題,240束無法運完,會拆成兩批,還剩下一些留在廠內,拚下月送完,但也有一說明凌晨全運出。
核四廠快空了!台電近日悄悄運出第7批核四燃料棒,廠內僅剩最後一批200多束在冷卻池中。台電預計這2個月就會船運回美國,屆時核四廠將空無「核燃料棒」,未開機就形同除役。
雲林縣是農業生產大縣,每年產生的秧苗盤、地膜、棚膜、防蟲網、溫室塑膠布不計其數,農民必須自行處理相當困擾,雲林縣府引進「零廢棄資源化系統」,可望回收塑膠布、地膜、天膜、育苗盤再製成燃料棒。
核四真要永久封存了!台電昨表示,已斥資5.8億元委由美國燃料製造廠商全球核燃料公司(Global Nuclear Fuel),從6月起將燃料棒分3年運到美國暫存,到後年底前要全運出去,然後等待2022年前找到買主。台電內部主管淡淡哀傷形容:「燃料棒外運,代表核四更明確走向不重啟之路。」核四只剩反應爐設備拆除這一步,就完全廢廠了。
日本政府21日正式決定將位於福井縣敦賀市的「文殊」快速中子增殖反應爐(fast-breeder reactor)廢爐。日本耗資1兆日圓(約新台幣2700億元)、花了30年打造的「夢幻反應爐」預定於2047年拆除。
台電9月要提出「核廢集中式貯存」評估報告,確認哪些無人島或准無人島(只有幾人)可作為「中繼站」存放點。台電今天更進一步表示,不排除把無人島直接就轉為「最終處置場」,也就是存放後不再移走。如此是否需要無人島所轄地方縣市公投?台電說,交由正在立院審議的《高放最終處置場址條例》決定,目前條例草案並無「公投機制」。
朝鮮日報中文網報導,韓美當局認為,北韓寧邊的5兆瓦核反應堆去年8月重新啟動後一直在運行,早則今年9月後能取出廢燃料棒,並從中提取可製造一枚核武器的的鈽。
垃圾變黃金,農業廢棄物成生質燃料。雲林農業博覽會創意資源回收中心的鳥巢展場展示科技創新產品,稻草等農廢料不但能轉化成生質燃料棒,灰燼當肥料,還可以做成能分解腐化的環保餐貝,取代萬年公害保麗龍。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雲林農博揭櫫資源回收的重要性,在鳥巢展場展出最新農作廢棄物的回收技術。農博生質燃料系統計畫主持人魏承洋表示,包括棕櫚油渣、森林廢棄物、甘蔗渣、稻草、稻穀、雜草、玉米桿等,都可以製成生質燃料棒。
2011年3月11日發生福島核災至今,東京電力公司18日終於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廠4號機組燃料儲存池裡的燃料棒取出,預定18、19日2天取出22支燃料棒。東電今後準備花一年的時間,在明年底之前將目前燃料池內的1533支燃料棒全部取出,這也是東電40年廢爐工程計畫新階段。
東京電力公司今天開始從福島第一核電廠4號機冷卻池移除燃料棒作業,完成移除4支燃料棒。這座冷卻池位於受損的反應爐建築物內,是廠內風險最高的區域。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宣布,他們下午從福島第一核電廠,報廢的四號機組取出了燃料棒。
東京電力公司今天起將展開從福島第一核電廠4號機冷卻池取出鈽和鈾燃料棒的作業。這座冷卻池位於受損核子反應爐的建築物內,被視為是廠內風險最高的區域。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五日下午又傳停電,使三號反應爐機組的核燃料儲存池冷卻系統停機,經三小時搶修才恢復供電。
東京電力公司發現,福島第一核電廠二號機組的圍阻體內水位高度僅剩六十公分,且輻射濃度平均最高每小時達七二‧九西弗,人若暴露於此環境,一分鐘即嘔吐,八分鐘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