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建物的搜尋結果,共1,753筆
六都會區分別公布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合計為2萬1083棟,年增15%且月4增%,是今年以來連3個月年增率轉正成長,第3季六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 6.1萬棟,年增9%,並創下5季以來新高,專家以此趨勢推估今年有機會超過29萬棟。
廢棄建築物變成大麻園!新竹1名越南移工,在家鄉就對種植大麻有濃厚興趣,並利用網路取得種植技術和種子,沒想到來臺灣工作後,還對此念念不忘,便潛入新竹1棟廢棄建築內,弄出一個大麻農場。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8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66萬棟,月增4%、年增6%,房仲業者分析,房市政策衝擊淡化,過去缺工、缺料的狀況逐漸緩解,各都會區陸續出現交屋潮,推升建物買賣移轉棟數。
70歲徐姓老翁23日中午12點多,將車輛停放在苗栗縣後龍鎮苗8線1處緩斜坡,但他未將車輛停妥,導致車輛滑行,撞擊進苗栗縣歷史建築大山火車站,造成車站屋簷外柱斷裂,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
嘉義市警察局所屬竹園派出所原始建物建於53年前,因建物老舊、空間狹小、格局不良,經向內政部爭取前瞻經費補助,市府再透過都市計畫程序找到土地後,竹園派出所將易地重建,23日動土祈福,期待斥資1億2851萬元建造的派出所,明年11月能如期、如質完工。
今(21)日是九二一大地震24周年,當年在深夜裡重創全台,建築物倒塌嚴重。當時位於新北淡水區的幸福社區,建築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經過原地原址原申請重建,於2003年時辦理建物第一次測量、登記,但因部分面積沒有完成登記,後又歷經都市計畫通過土地變更等因素,近來社區提出補辦登記,經新北市府團隊釐清當時情形,將協助補辦建物面積登記。
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區域,24年前的921大地震更是造成許多房屋支離破碎、無數家庭分離析,因此在災後居住建築的安全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危險係數高的海砂屋或早期耐震能力不足的老舊建物,為了加速危險建物拆除重建,提升住宅安全,新北市城鄉局今年7月起推出「新北市危險建築物580專案計畫」。
「趴下、掩護、穩住」!這個口號是否聽起來很熟悉呢。時間又來到了9月21日的國家防災日,回憶24年前的一場921大地震,許多房屋支離破碎,造成無數家庭分崩離析,更是許多人揮之不去的夢魘,而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歷史的教訓。台灣位屬地震頻繁的區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大家更應該要重視所居住建物的安全性,尤其是危險係數較高的海砂屋或早期興建耐震能力不足的老舊建築物,所有權人更應該時時警惕,加速整合意願完成重建事宜,以免憾事再次發生。
原佳里郵便局是台南市現存唯一的郵電相關日據時期官署建築,位於佳里鬧區中山路上,2016年被登錄歷史建築後,相關單位啟動文資調查、修復設計等計畫,然而經過7年仍處於閒置狀態,不僅外觀斑駁脫落,宛如廢墟,還有不少民眾恣意地將車輛停在建物前空地,在熱鬧的商圈中,顯得突兀。
921大地震將屆滿24年,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區域,內政部營建署推動建築物耐震安檢暨重建補強計畫,卻遭審計部檢討各縣市執行欠佳,逾7成預算未執行。對此,縣市政府都指民眾因自費額、住戶整合及影響房價等因素打退堂鼓,基層公務員怒批「政策不接地氣!」營建署表示,將提高補助額度,盼提升申請誘因。
桃園航空城搬遷戶不滿先建後遷承諾跳票、工程延宕、補償不合理,16日號召近千人上街表達訴求,宣布10月13日將赴行政院陳情,盼政府聽見百姓心聲。地政局長蔡金鐘回應,市府與民航局持續滾動檢討各措施,會盡力協助安置。
桃園航空城搬遷戶抗爭持續,民眾不滿先建後遷承諾跳票、工程延宕等問題,提出訴求包括提升評點、降低安置住宅價格、成立拆遷安置監督委員會等,今近千人走上街頭,預告10月13日將赴行政院陳情。對此,桃市府提出4重點回應,強調關於居民意見皆會滾動檢討相關措施,盡最大努力協助民眾安置。
台北市中山區「基泰大直」建案,7日晚間因連續壁施工強度不足,造成鄰近民宅龜裂下陷,又正值921地震的24周年前夕,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於上周四(14日)舉辦「建築物瑕疵擔保責任與風險控管機制座談會」,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蘇南表示營造廠雖然屬於建商投資的子公司,但法律上就是兩個獨立法人,受害民眾要向建商求償不易,前內政部地政司長王靓琇也直指政府想設立建商法來管理規範,但阻力實在太大迄今仍是空中樓閣。
新北市結合古蹟防災月及今年全國古蹟日呼應「歐洲遺產日」今年「Living Heritage-在生活中遇見文化資產」主題,以保存歷史街區與文化資產為目標,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辦理防災演練,為凸顯老城區文資禦災能力,12日從歷史建築深坑國小禮堂出發,沿著舊深坑分駐所抵達深坑街尾土地公廟,推廣民眾防災意識。
大直民宅塌陷事件,讓建築安全問題浮上檯面。內政部營建署11日指出,針對老舊公寓,除請地方政府輔導成立管理組織,也已提高補助額度,累計補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申請件數已達8,453件、弱層補強申請件數則有51件。
摩洛哥8日晚間發生規模6.8強震,國營電視台今天報導強震傷亡持續攀升,已增至2681人喪命、2501人受傷。軍方救難人員指出,當地傳統建築物降低尋獲生還者的機率。
新竹中學校史館已有91年歷史,原為「講堂」,是日據時期到二戰後竹中師生的共同記憶,目前建築內漏水且無空調,今年經竹中校友向文化局提報文資身分,新竹市文資委員日前初步現勘,認為具文資價值,已列冊追蹤,將開文資審議會認定。
近年來地震頻傳,營建署推動「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重建補強措施」,補助各地方政府,不過,審計報告點出,首期重建計畫擬定項目近7成預算未能執行,顯見該計畫未衡量各縣市執行能力,補助款分配也無明確依據。
台北市大直街民宅7日因「基泰大直」建案施工不慎而下陷,周遭住戶預防性撤離。市府今天宣布,經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等3大技師公會鑑定安全無虞,176戶居民已可回家。
大直工安事故發生後,截至昨日晚間止一共安置201戶、464人,並分配至附近20家旅館暫時居住。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非傾斜建物的民眾部分,若對安全有所疑慮者,也能繼續住在旅館;25名傾斜建物住戶則是安排了南港基三社宅3房型供入住,若因工作或小孩就學緣故無法入住者,觀傳局會提供可長期居住備用旅館。部分受災戶反對入住社宅,盼發租金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