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建議採取的搜尋結果,共294筆
台股近期價量齊揚,投信發行47檔ETF表現也跟著績效長紅,投信法人表示,台股ETF投資主題多樣化,績效展現也不同,現階段建議可精選後市易受資金青睞標的,目前市場存股、存ETF蔚為風潮,建議以台股高息ETF布局,既可參與台股後市上漲契機又可分散個股投資風險。
今年奧斯卡掀起全球對多重宇宙的討論熱度,過去一個月,金融市場也相繼因為美國聯準會的鷹鴿態度不定、美歐特定銀行出現危機等特殊事件,又陷入波動。法人指出,多重資產策略可在多變化下的市場追求成長,若再加上創新收益等設計,不但有助突圍市場混亂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甚至更能駕馭顛覆式所帶來的創新機會。
近期股匯市回檔整理,短線金融市場震盪加大。投信法人指出,在高通膨及大幅波動的環境下,建議採多元資產配置因應。
行政院接受金管會建議,將納管並監理加密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業者。相關業者認為,以全球市場氛圍,監理機關全面管理加密幣交易是適當方向,畢竟日本、新加坡採執照申請制已有運作成效,產業發展有序,目前已完成金管會要求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25家平台及交易業者,將是首波列管對象,採執照申請制將是管理方向。
美國銀行倒閉潮掀風暴,衡量市場風險情緒的VIX指數再創波段新高,中小型銀行股股價跳水,導致金融類股大跌,但美股大盤相對持穩,其中以SP500成長指數3月以來仍維持紅盤,表現最抗跌,投信法人建議,可透過產業分散的投資標的來進行布局,除因應市場波動外,也較能不漏接各產業中的優質成長個股。
美國1月PPI反彈幅度與CPI同比較市場預期為高,此外如零售額等經濟數據也仍強勁,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持續牽動情緒,股市仍有波動。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流向,美股資金淨流出約21.79億美元,全球其餘地區市場則迎來資金淨流入。
統計近三個月來,中證內地消費主題指數漲幅超過13%,相對優於上證指數僅逾5%的表現,顯示內需消費市場走勢轉旺。投信法人指出,大陸春節假期期間,各地消費力道加速恢復,居家消費著重的白酒、家電,甚至服務消費均大幅增長,激勵內需股行情走俏。
隨著美國通膨數據趨緩,美國聯準會(Fed)一改過去強硬升息態度,2月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市場多預期今年可望迎來升息終點。投信法人表示,1月以來美股三大指數開出紅盤,不過通膨降溫距離2%目標仍有距離,美股仍偏向震盪盤整情勢,建議採取價值投資策略,善用組合基金靈活布局,分散投資風險。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會議(COP15)去年底達成協議,聚焦於2050年長期目標,並於2030年前要完成的23項生物多樣性行動目標。其中備受關注的三大會議重點:一、2030年之前全球30%的陸地及海洋應受到完善保護;二、原住民棲地應受到完善保護;三、投資機構發起3兆美元的投資倡議。
隨著美國通膨數據趨緩,美國聯準會(Fed)也一改過去強硬升息態度,2月一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市場多預期上半年可望迎來升息終點。投信法人表示,元月以來美股3大指數開出紅盤,不過通膨降溫距離2%目標仍有距離,預期美股仍偏向震盪盤整情勢,建議採取價值投資策略,善用組合基金靈活布局,分散投資風險。
主要央行近期升息政策讓市場解讀貨幣緊縮周期可能逐漸接近尾聲,市場情緒持續轉佳,風險資產獲資金青睞。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除歐非中東地區股市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外,其餘地區股市皆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美股以單周約67.41億美元的淨流入,動能居全球股市之冠。
歐、美股市大漲,金兔年開春,投資人喜迎投資市場熱絡氣氛,全球股市元月收紅,創2019年以來最大元月漲幅,費城半導體指數自今年以來的漲勢更超過24%,台股、韓國以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等,漲幅同樣創「雙位數」的表現;不過,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警示,雖然全球景氣下半年好轉,但股市這波反彈太多了,隨時有拉回的可能性,建議「短線」投資人居高思危,宜先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美國兒科學會(AAP)首次建議兒科醫師,讓過胖兒童服用減肥藥,以儘早採取行動,來對付愈來愈多因過胖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放眼2023年第一季,隨著通膨降溫與景氣放緩、升息有望步入尾聲,法人建議,投資人可以美國強勢資產為主的多重收益成長資產,在波動、風險與機會中均衡布局。
關於2023年1月8日媒體報導「詐騙囚禁案嫌被輕放 金管單位作壁上觀 政府還要漠視詐團橫行?」一事,金管會9日提出四大點嚴正澄清,金管會指出,對於防制詐騙已積極進行跨部會及公私部門合作,各界如有相關建議,歡迎提出討論,但不應抹煞金融部門之努力。
疫情降溫,邊境也解封,民眾又回歸日常生活模式,隨著解封,近期出遊的人潮明顯增加,尤其春節年假將至,產險提醒民眾開車出門前,除了檢查車輛狀態外,建議一併檢視車險保障是否完整足夠,再投保旅遊平安險,讓出遊不掃興。
歐洲聯盟(EU)專家危機會議今天決定,「強烈鼓勵」歐盟各國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採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
旺兔年的長期退休理財規畫,由避險模式切換頻道至布局模式,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建議可利用槓鈴式的投資策略,一方面採取較低風險的高信評或低存續期間債券策略,另一方面參與循環性產業的復甦行情,雙向掌握股債反彈的機會財。
美國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4.7%,較10月的5%放緩。12月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1年通膨預期下滑至4.4%,創一年半新低。預期2023年通膨下滑仍是大趨勢。值此2022歲末年終之際,國泰投信觀察,根據Bloomberg統計調查,各分析師普遍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將呈現「Nike型」先下後上的走勢,上半年第一季到第二季間,有出現短暫衰退的可能,這意味全球市場不排除有可能因經濟陷入衰退而陷入震盪,故資產配置上,短期、中期建議「債優於股」為宜,尤其隨明年通膨有感下滑,上半年有可能停止升息,一旦如此,債券底部就已確立,甚至有機會迎來債市榮景。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50個基點,但點陣圖顯示利率峰值可能會高於投資者預期,包括英格蘭及歐洲央行也分別進行升息,全球多數股市走跌。最新統計顯示,過去一周,除美股迎來資金淨流入外,全球其餘地區股市仍多呈資金淨流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