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引擎廠的搜尋結果,共59筆
德國薩克森邦最古老的公司資不抵債,由於原物料和能源成本暴增,具有600年歷史的艾拉煉鐵廠(Eisenwerk Erla)最近陷入財務困境,宣布破產,補充一下公司名稱為鐵工廠,當年還沒有鋼鐵的配方,近代才轉型成鋼鐵廠。除了這間公司之外當地其他傳產業者和工人也走向街頭抗議高昂的電費。
鴻海集團(2317)旗下鴻騰精密科技(簡稱FIT,港股交易代碼:6088)開春就啟動EV新引擎,趕在2日宣布併購德國車用元件設計製造廠PRETTL SWH集團,以期水平擴充FIT EV關鍵零組件實力。
以燃油引擎為主力的賓士汽車,其位於德國司徒加市(Stuttgart)總部附近的Untertuerkheim市工廠的改造計畫,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賓士計畫將該工廠的電動引擎產能提高一倍,來到100萬台。此外為了能成功往電動化轉型,明年將繼續執行生產部門員工新的薪資補償方案。
國際股市不確定因素相繼塵埃落定,美國聯準會(Fed)確定升息3碼,美股科技五天王財報也陸續公布、美國晶片法案於眾議院闖關成功,儘管台股重量級法說會看法保守,導致大盤上周多頭攻勢一波三折,惟最終29日仍暌違一個月,再度重返「萬五」大關。
新加坡英語科技人才薈萃,且政府鼓勵海外業者投資自動化廠房,成為少數推動製造業擴張的已開發國家。
歐洲議會6月稍早通過一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計畫,讓歐盟朝2035年禁售內燃引擎車的目標又更近一步,但汽車製造商呼籲歐盟給予更多時間轉型,切勿操之過急。
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與三星SDI稍早宣布,雙方將合資25億美元在美國興建車用電池廠,以便盡速擴大電動車產能。但斯泰蘭蒂斯執行長塔瓦瑞斯(Carlos Tavares)預警,2024至2025年電動車產業將面臨電池短缺,接著在2027至2028年又將面臨原物料短缺。
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與三星SDI稍早宣布,雙方將合資25億美元在美國興建車用電池廠,以便盡速擴大電動車產能。但Stellantis執行長塔瓦瑞斯(Carlos Tavares)預警,2024至2025年電動車產業將面臨電池短缺,接著在2027至2028年又將面臨原物料短缺。
MAZDA自創廠至今持續透過技術累積建立深厚的造車基礎,發展出全球首款量產e-SKYACTIV X汽油壓燃引擎,並導入MAZDA3 e-SKYACTIV X Edition,最大特色是採用獨家的火花控制壓燃點火(SPCCI,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技術,將柴油引擎的壓燃點火原理應用在汽油引擎上,配合M Hybrid 24V輕油電系統的輔助,實現兼具柴油引擎省油、充沛扭力以及汽油引擎高轉輸出、低排放的優點,達成動能與節能完美平衡的高效表現。MAZDA3 e-SKYACTIV X Edition限量100台,自即日起展開接單,售價122.8萬,預計5月交車。
一名烏克蘭國民衛隊(National Guard of Ukraine)的士兵,對烏克蘭的主要飛彈與火箭工廠其警衛人員開火,造成 5死5傷,原因不明。
美、中Tier 1的雲端服務業者(CSP)競相推展與電信合作、或整合電信服務的5G雲網整合服務,加速推升了電信及AIoT產業的邊緣伺服器需求,亦將助長採用ODM-Direct直接供應銷售模式的白牌伺服器市場規模進一步放大,台廠包括英業達(2356)、緯穎(6669)、廣達(2382)旗下雲達及鴻海(2317)等,預期皆將因雲端+5G為Open RAN(O-RAN)電信伺服器市場帶來的雙成長引擎受惠。
士電(1503)、東元(1504)、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及樂士(1529)等機電大廠,跨足至太陽能光電廠、離岸風電、儲能系統或電動車充電樁等綠能產業,未來營運增長新動能。中興電明年營運較保守,其他業者訂定明年營收及獲利均成長的營運目標。
全球汽車龍頭日本豐田(Toyota)12日表示,日本國內14座廠在12月將回復正常產能,全球產量自12月起將提高到80萬輛,補足前幾個月因缺料而減少的產量,這也是豐田經過七個月零件供應短缺後,首次產能恢復正常水準。
車上的儀表板如果亮起「金黃水龍頭」燈號是什麼意思呢?有女網友在開車途中發現這個燈號一直閃,便好奇PO網詢問,立刻引起熱議,眾網友一看急勸,引擎警示燈號亮起,代表引擎有問題,快靠路邊停!
裕隆汽車母憑子貴,受惠轉投資裕隆日產汽車、裕融企業等貢獻,第一季稅後淨利達13.58億元、年增589.34%,EPS達1.39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0.13元。裕隆13日董事會並通過將斥資5.52億元,買下共同引擎廠華擎機械24.22%的官股,華擎將逐步整併納入裕隆汽車。
全球半導體缺貨遲遲未解,再加上美西貨櫃船塞港、惡劣天候損害生產設備,迫使豐田、本田兩大亞洲汽車製造商也宣布美國廠房暫時停工。
全球半導體缺貨遲遲未解,再加上美西貨櫃船塞港、惡劣天候損害生產設備,迫使豐田、本田兩大亞洲汽車製造商也宣布美國廠房停工。
受惠比特幣報價衝上5萬美元,以及遠端需求延續,顯卡需求不墜,雙重利多支撐板卡族群22日同步大漲,青雲(5386)、麗臺(2465)、撼訊(6150)三雄亮燈漲停。
全球限量生產12部Bentley Mulliner Bacalar第一具將交付給客戶增強版的6.0升W12 TSI引擎,可產生最大馬力659 ps(650 bhp)與900 Nm的最大扭力,現已在Bentley卓越中心完成了組裝和生產測試。
高端精密沖壓大廠和勤精機(1586)2日公告自結元月合併營收2.53億元、年增33.12%,創單月歷史次高。由於客戶訂單增量、海外訂單回流及新產品量產,再加上電動車零件出貨規模放大,在四大引擎推動下,今年營運成長展望正向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