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強人政治的搜尋結果,共476筆
英國前首相強生為了抗議國會議員調查他的行為,今天憤怒閃辭國會成員,聲稱他是遭到政治對手栽贓被迫退出。此事在預計明年登場的大選前,讓執政保守黨內部再度陷入嚴重分歧。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日昨表示,前總統馬英九成功訪問中國大陸後,已邀集大陸5所大學的50位學生於7月來台交流訪問。此次邀請,是打破兩岸僵局、穩定台海情勢的重要一步,蔡政府沒理由反對,不過陸委會似乎有所保留。
前國安局長陳明通在台大任教期間,擔任多名綠營政要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其中包含前桃園市長鄭文燦與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兩人的論文被認定抄襲,因而被校內學倫審定會、教評會調查,台大校教評會近日討論其退休案,校方始終不願意正面回應。台大社科院院長蘇宏達今(2)日表示,結果還是不方便對外說明,但再處理相關事宜時,曾遭國安局人員關切:「局裡面的人都看得到你的line」,強調過程承受極大的政治壓力。
5月初民調顯示,2025非核家園政策,僅有3成3選民支持,不支持者較多,達4成4。要選舉的人最務實,似乎是看到了民意依歸,朝野第一次針對核能有共識交集。
民進黨艱困選區立委徵召爭議不斷;今天中執會通過徵召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參選人林飛帆,將對上國民黨王鴻薇、台北市第八選區立委參選人王閔生對上國民黨賴士葆、桃園市第五選區立委參選人劉仁照對上國民黨李玉玲、苗栗縣第一選區立委參選人康世明,對上國民黨陳超明、高雄市第三選區立委參選人李柏毅,對上國民黨李眉蓁。賴清德會中強調,政治工作者要有接受新觀念的勇氣,希望讓不同視角的經驗與看法,進入民進黨的決策思維裡。
2024立委選舉,國民黨徵召許多年輕政治人物出戰,台中市議員羅廷瑋日前也獲國民黨提名參選台中市第六選區立委。羅廷瑋透露,聽到許多人說他還年輕、再等等之類的言論,但他強調,要注入年輕人的活力,去改變台灣政治困境。
大陸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微信公號26日消息,針對英國政府再次發表《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歪曲抹黑中國政府對港政策,肆意攻擊《香港國安法》和特區選舉制度,詆毀香港人權法治狀況,大陸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英方恪守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停止粗暴干預香港事務的政治操弄。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專制強人領袖塑造的時代。過去十年,我們歷經了川普、博爾索納羅、歐爾班、納坦亞胡和艾爾多安,這些人在兩極分化的社會和政治中,分別領導了美國、巴西、匈牙利、以色列和土耳其,從美洲、歐洲到中東地區內的主要民主國家,使這些國家承受巨大壓力。這些在在展現了我們正處在一個歷史上的「三P」時代——民粹主義(populism)、兩極分化(polarisation)、後真相(post-truth)。
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專制強人領袖塑造的時代。過去十年,我們歷經了川普、博爾索納羅、歐爾班、納坦亞胡和艾爾多安,這些人在兩極分化的社會和政治中,分別領導了包括美國、巴西、匈牙利、以色列和土耳其,從美洲、歐洲到中東地區內的主要民主國家,使這些國家承受巨大壓力。這些,在在展現了我們正處在一個歷史上的「三P」時代─民粹主義(populism)、兩極分化(polarisation)、後真相(post-truth)。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聯合聲明提到反對北京單方面改變現狀,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暗指中國「經濟脅迫」。對此,大陸駐日本使館發言人昨晚發表談話稱,G7在聯合聲明中操弄涉華議題,在一系列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執意對華施壓,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代表國民黨參選2024總統之戰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昨(20)日出席「520政黨輪替台灣更好」誓師大會,與黨籍縣市長、立委參選人等營造大團結氣勢,投入士林、北投立委之戰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同樣也參與大會,事後她更在臉書分享,從不一樣的視角看到的侯友宜,驚嘆說「侯友宜市長,可能是第一位真正由中華民國政府栽培而成的總統候選人」。
5月14日,泰國及土耳其先後進行大選,這是泰國在經過2014年軍事政變及將近10年的軍政府統治後,第二次舉行國會選舉,反對派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之前兩度被軍事政變推翻的「為泰黨」拿下141席,「前進黨」更拿下151席,兩大反對黨拿下近六成席次,已準備聯合其他政黨組閣。相對於此,土耳其政治強人艾爾段掌權近20年後,僅以些微差距領先反對派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恐怕需要舉行第二輪投票,才能確定是否連任。
辜汪會談今年正好30周年,30年在中國人眼中正好是一個世代。30年前的舞台早已物換星移,30年前的主角也哲人已遠。對照今日的兩岸關係,人去樓空,徒留唏噓。
民進黨嘉義縣黨部4日針對去年五合一選舉黨員違紀開評議委員會,決議開除縣議員黃榮利、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麗貞兄妹兩人黨籍,黃麗貞女兒、縣議員黃嫈珺及縣議員林秀琴停權3年處分。黃家3人遭處分,黃麗貞要黨部不要兩套標準,黃嫈珺批縣黨部此舉是為派系服務,不是真的捍衛黨紀,黃榮利反指黨部甘願淪為個人掃除異己政治打手,乞丐趕廟公,他無怨無悔。
韓國與日本外交破冰後,各方面交流正如火如荼展開。韓媒4日報導,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7日到訪韓國時,除了政治議題外,也會與韓國各大財閥負責人見面,強化韓日雙邊經貿合作關係。
前立委顏寬恒26日遭中檢起訴後,顏寬恒喊冤,強調「政治迫害,我無罪!」痛斥政治凌駕司法,他會捍衛個人清白到底。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則表示,顏寬恒被起訴,不影響參選資格,對他有信心。
今年3月底以來,以色列和美國的政治形勢,讓世人重新思考「民主價值」的意義。由以色列建國史上最右派的執政聯盟撐腰,總統納坦雅胡總理發動的司法改革,希望「審視法官的提名權,賦予國會得以透過簡單多數決,就推翻最高法院裁決權力」,結果引爆連續三個月、全國性的反對抗議示威風潮。而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在紐約出庭應訊,民主共和兩黨的激烈政爭,支持和反對川普的社會對立氛圍,再次掀起「川普勝選」(Trump Won)的民粹主義,與美國「世界民主典範」的意象,形成強烈對比。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近日率團訪問大陸,18日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進行會面。他表示兩岸理應加強交流,共同發展,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有2700多億美元,其中約1800億美元是從台灣出口到大陸,去年投資額約50億美元也占台灣對外貿易投資約1/3,強調「兩岸沒有不交流不合作的理由」,尤其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與合作空間還很大。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近日率團訪問大陸,18日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進行會面。他表示兩岸理應加強交流,共同發展,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有2700多億美元,其中約1800億美元是從台灣出口到大陸,去年投資大陸也約有50億美元,佔台灣對外貿易投資額約1/3,強調「兩岸沒有不交流不合作的理由」,尤其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與合作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