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後臺股的搜尋結果,共199筆
臺產(2832)董事會27日決議每股配發1元現金股利,高於去年每股配息0.75元,若以27日收盤價計,該公司現金股息殖利率為4.77%。另外,臺產董事會也通過以4.5億元擬投資康暉電力24%股權。
美國3月通膨降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美股帶動亞股走高,新興亞股上周普遍收漲。法人指出,上周南韓吸金8億美元,印度、台灣分別淨流入5.6億美元與4.2億美元緊追在後。
臺企銀(2834)獲利持續亮眼。今年營運延續去年成長力道,3月自結稅後純益雙位數「雙升」至11.57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約0.14元。
(半導體ETF報酬率。圖/新光投信提供) 法人看好AI長線趨勢帶動半導體成長新契機,2024年產業景氣有望重啟V型復甦,趁第二季挑選季配息半導體ETF掌「息利雙收」,投資人可逢回找買點;如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00904),預估4月25日為今年第2次除息日,4月24日最後交易日進場布局,將能掌握股價成長兼顧配息收入。觀察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每季配息紀錄,從2022年3月上市至今,計有2次季配息且達成100%完全填息紀錄,年化配息率約3%以上。適逢第二季為半導體產業表現最壞情況,半導體ETF股價拉回探底過程中,中長線布局的低接買點有望浮現。法人指出,台積電第一季法說定調庫存調整持續進行,第二季為全年營收低點,第三季回到正常水準,下半年營運回升。今年資本支出維持320億~360億美元目標不變,顯示公司握有客戶訂單支持。第二季為台積電營運低點,也表示第三季將是下波成長的起點。台積電客戶持續看好新製程需求,如3奈米製程,第一、二年開案量是上世代5奈米製程的2倍,這點一掃市場對客戶訂單擔憂。台積電考慮將台灣高雄廠定位,由原先的成熟製程,調整為先進製程優先,以因應未來潛在高速運算(HPC)、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訂單大量需求,同時,由ChatGPT帶動的AI領域新應用需求,目前仍於初期階段,相關高速運算、AI伺服器會是帶動半導體產業長期成長動能。展望2023年,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王韻茹強調,半導體產業鏈目前正進入產業景氣循環下的庫存調整週期,需花一段時間去化庫存,股價也將同步拉回整理。不過,長期來看,全球科技產業朝向5G/6G、電動車、自動駕駛、AI、HPC方向不變,估計2024年後,全球半導體產業有望迎向新成長週期,看好2024年全球科技在人機共想、共做的智慧新應用需求下,將帶領台灣半導體族群迎來下一波高峰。王韻茹建議,投資人趁第二季逢市況拉回,逢低布局「季配息」的半導體ETF,中長期持有擁有「息利雙收」優勢。以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來說,主要追蹤有「台版費半」之稱的「臺灣全市場半導體精選30指數」,囊括台灣半導體產業市值前30強,30檔成分股中,具生成式AI應用比重高,掌握AI新趨勢題材,台積電占比近30%,為ETF最大持股。
受到大陸解封後汽車及網通需求未見回升影響,電感廠臺慶科(3357)謹慎看待第2季營運,預估3月到5月營運仍處於谷底,不過預估6月營運有機會逐漸回溫,第3季車用及網通拉貨力道可望攀升,下半年業績可望比上半年好。
臺灣企銀去年獲利創史上新高,但股利創14年來新低,29日法說會中,臺企銀副總陳紹晃29日在法說會中強調,因去年底帳列其他權益為負數,因此縮減可供分配盈餘空間,隨著今年評價提升得以迴轉,將於未來成為可分配盈餘回饋給股東,即未來股利可以期待。
矽谷銀行(SVB)倒閉事件蔓延,區域性銀行發生擠兌現象,台股信心大受打擊,政策受惠股趁勢閃金光,觀光餐飲、再生能源、軍工三大領域「有靠山」,寒舍、太極、寶一、漢翔等受惠政策奧援、首季營收有望發酵,股價也耐震。
旺旺友聯產險10日公告,因去年虧損,董事會決議今年不配股配息,另訂6月7日召開股東常會。臺產10日董事會只通過去年稅後淨利是6.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是1.86元,訂6月16日召開股東常會,至於去年股利分配案,則留待下次董事會討論。
台灣首檔正宗ESG低碳龍頭ETF,股票代號00923「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基金」於3月8日上市,該基金主要追蹤指數是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ESG低碳50指數,也是首檔納入成份股低碳訴求的指數。00923結合低碳、平準金機制與ESG三大優勢,為最新進化版的市值型台股ETF。
配合洗錢防制政策,公司法第二十二條之一規定公司應定期申報負責人及重要股東資訊。經濟部提醒非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在3月31日前將上一年度(2022年)截至12月底止有關「公司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有股份(或出資額)超過10%股東」的資料,申報至「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臺」。
金融股今(13)日在台股重挫百點下,逆勢挺升,展開落後補漲,在兆豐金(2886)、臺企銀(2834)、玉山金(2884)、富邦金(2881)等大型金控、銀行股爆量急拉下,類股指數拉出大漲約0.9%的長紅棒,加權指數跌幅從大漲122點至午盤時小跌不到40點。
根據證交所統計,2023年1月國內38檔台股原型ETF績效統計,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股票代號:00904)以1月上漲15.61%表現名列第一,而其他依序為富邦台灣半導體、兆豐台灣晶圓製造、中信關鍵半導體及富邦科技等ETF,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除勇奪台股原型ETF冠軍外,1月績效表現亦領先國內其他3檔半導體ETF,成為1月績效雙料冠軍。
ETF新兵兆豐台灣產業龍頭存股等權重ETF基金(00921)將於1/13掛牌上市。該ETF訴求掌握老牌大廠、經營績效優異的公司或是長年連續配息的產業個股,兼顧市值較小但產業成長動能相對強勁的成分股,一來有助降低整體資產組合可能承壓的風險,二來也有利擴大整體資產報酬表現空間,為存股族長期投資設計。
2022年高通膨、美國鷹派升息,臺灣股民歷經上沖下洗的1年;展望2023年,金兔年紅包可以自己賺,因為1月預計配息的ETF高達18檔以上,扣除投資國外的ETF,臺股相關ETF也有多達9檔即將除息,其中,季配息者包括訴求多因子模型FT臺灣Smart ETF (00905)、永豐臺灣ESG(00888)、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等,配息殖利率可望落在0.91%至3.23%之間。
美股自本周起開啟超級財報周,並由金融股率先打頭陣,市場法人多數看淡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上季度的業績表現,不過,股價提前反應利空,且市場對聯準會升息放緩的預期下,買盤逢低掃年貨,聯電(2303)、聯詠(3034)等14檔美財報概念股有望受惠。
台股受惠巴菲特旗下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成為第五大股東,台積電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等利多激勵,帶動11月加權股價指數上漲14.90%,台積電股價上漲26%,除台積電外,國內半導體類股亦表現強勁,帶旺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證券代號00904)在11月大漲23.53%,躍升11月台股原型ETF單月績效第一名。
美國聯準會(Fed)放鴿,激勵全球股市走漲,新興亞股上周持續走強勁,僅菲律賓、印尼及南韓小跌外,越南、台灣及泰國增幅居新興亞股前三。法人分析,綜觀上周資金,外資持續回補新興亞股,連五周淨流入,流入資金集中於印度、台灣、南韓及越南,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3.9億美元、13.2億美元、5.8億美元及3.72億美元。
美國11月ISM非製造業指數、10月工廠訂單等經濟數據超預期,引發聯準會繼續強升息疑慮,美股四大指數昨夜大跌,跌幅皆逾1%,今早日韓股市也走弱。而台股昨在台積電(2330)開低收低影響下,再戰萬五未果;今日除面臨萬五關反壓外,再添美股下挫壓力,大盤開低25.45點後,盤面便由空方控場,呈現期現貨皆跌、匯市由升轉貶的弱勢格局,在大型權值股紛紛回落下,大盤失守14900關,資金轉進中小型族群,僅倚靠觀光、航空等少數解封題材概念族群抗空。
美國聯準會(Fed)放鴿激勵全球股市走揚,新興亞股上周持續走強,合計上漲4.4%。台股加權指數上周五收於14970.68點,漲幅1.3%、周線連5紅,漲幅位居新興亞股第二。外資淨流入金額達13.2億美元,在新興亞股中亦僅次於印度的13.9億美元。
國民ETF元大高股息(0056)所追蹤標的指數「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高股息指數」,成分股將由30檔增加至50檔,本次保留24檔成分股,新增26檔成分股,涵蓋產業數目由9個增加到15個,此調整預計自12/16收盤後生效,0056將依據最新成分股名單進行調整。目前占比最高的「電腦及週邊設備」遭到大幅下砍權重,權重自36.8%降至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