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復甦的搜尋結果,共5,912筆
大陸疫後復甦不如預期,失業率攀升等問題愈加嚴峻,也讓個人債務違約人數創下新高。據官方統計,目前大陸有854萬人因無力還款而成為違約失信者,甚至被政府列入黑名單,創下疫情以來的高點。
全球電子產業逐漸邁向復甦,健策(3653)除車用產品,其餘主要產品線皆亮4顆星,健策總經理林錦隆表示,明年各產品線都會較今年成長,整體營運也會比今年好。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受惠混針探針卡獲青睞、全新AI相關晶片高速測試需求增溫,帶動營運逐步緩和復甦,2023年11月合併營收回升至近4月高。精測預期第四季營運可望優於第三季,看好明年AI相關測試商機將陸續貢獻營運,迎接新一波產業成長周期。
機構法人布局2024年行情動起來,外資摩拳擦掌端出投資教戰守則,野村證券定調「是時候投資科技股」,四台廠入列全球優先買進標的;瑞銀、摩根士丹利、Jefferies、摩根大通證券等,更不約而同相中智慧機產業復甦題材,外資吹響電子股多頭集結號,呼喚供應鏈齊心協力朝「萬八」進發。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王韻茹表示,從蘋果、台積電、高通及聯發科等重量級半導體權值企業最新財報解讀:半導體離復甦不遠了。不少次產業景氣已見落底訊號,預估2024年美國高利率環境下,半導體產業由大型企業的營運來主導市場趨勢,市值大者將脫穎而出。
大盤近期類股上漲輪動快速,1日盤面上以航運、生技醫療類股相對強勁,電子股中IC封裝測試廠華泰(2329)受惠於記憶體回溫及AI訂單飆漲逾8%,欣銓、聯鈞漲逾5%;法人指出,預估明年半導體重啟成長後,IC封裝測試年營收將增長12%,未來半導體投資動能聚焦在AI、車電,封測作為IC製程將受惠趨勢。
經濟數據分析: 景氣燈號10月跌回藍燈。不過,國發會表示10月景氣分數和燈號回跌只是短期現象,這波景氣復甦動能較平緩,但還是持續好轉。預期智慧化科技應用持續擴展,以及歐美進入年底採購旺季提升備貨需求,有助帶動外貿表現,加上去年同期基期較低,11、12月出口應轉為正成長,11月景氣燈號將可以再轉為黃藍燈,景氣逐漸脫離谷底期。
2023年以來半導體封測產業趨緩,其中頎邦(6147)著重在消費性產品領域,法人指出,由於市場需求復甦力道疲軟,再加上陸廠持續在DDIC(顯示驅動IC)擴產,來自陸廠價格競爭擴大,市場法人預期,頎邦第四季到2024年第一季營運不易有顯著回升,2024年下半年較有機會出現營運重新成長。
自行車業龍頭巨大為布局歐盟自行車市場,將大舉進軍越南平陽省投資設廠,子公司鼎鎂新材料科技董事會已決議,將於越南打造新廠,預計投資額7,500萬美元。鼎鎂新材料也已取得越南平陽省8萬平方公尺土地,購地金額達1,181.6萬美元。
過去2年多縈繞在智慧手機市場上空的陰霾,終於開始消散。據財聯社報導,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22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新興市場需求復甦的助推下,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在經歷了長達2年多的低迷之後,終於在10月恢復增長。
印度經濟成長動能強,印度基金今年來績效全都正報酬率,且表現佳的印度基金今年來投資報酬率逾3成,即使印度股市指數已出現一波漲勢,依然被法人列入2024年看好標的之一。
里昂證券指出,伴隨庫存水位趨健康、終端需求復甦、規格與製程持續升級等利多,產業下行循環觸底,2024年是復甦好年冬,升評矽力*-KY、群聯至「買進」,加上持續青睞家登與聯發科,共組半導體四大強棒股。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10月CPI、PPI超預期降溫,國際油價回落、季節性因素消散,通膨降溫趨勢更加明確。就業市場部分,美國10月失業率升至3.9%,但從更廣泛的勞動力市場數據表明裁員率和初次申領失業救濟的數據仍保持在低檔,失業率上升主要是由於勞動力規模的增加,而非就業下降。就業市場良性放緩、通膨數據持續降溫,加上考量美國赤字規模,市場認為Fed升息循環結束,美債殖利率觸頂後吸引資金湧入亞洲市場,亞幣普遍升值並帶動一波資金行情。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28日更新會計年度第一季(9至11月)財測,預期營業費用高於初步預測,不過執行長梅羅特拉(Sanjay Mehrotra)仍看好定價展望,並預測公司能更快回復獲利。
刺激消費和提振房市,成為大陸經濟復甦的兩大關鍵性因素。路透引述LSEG統計分析顯示,大陸企業有望於2024年間,出現七年來最強勁的淨利潤增長,年增率上看16%。分析認為,疫後大陸經濟復甦持續脆弱,主要屬於週期性問題,另預計2023年陸企利潤年增率約14.5%。
隨著美中兩國間全方位的競爭日趨升級,雙方在科技與經濟等領域的角力尤其引發輿論關注。外界注意到,自從北京當局解除了為期三年的新冠封控政策後,中國經濟在2023年遲遲未見復甦跡象。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美國智庫學者悲觀預測,中國經濟將出現負成長。
全球晶片需求復甦推動韓國製造業信心指數在12月回升,是四個月來首例。韓國政府為了加速經濟成長,也宣布自明年起將外籍旅客退稅額度調高一倍,盼觀光業早日復甦。
台股27日開高走低,加權指數重挫150點、回檔0.87%收17,137點。幸好盤面仍有次族群穩定軍心,PCB指標股的華通、定穎投控、南電等攜手撐盤,華通更同步獲得三家研究機構調升股價預期,最高上看90元。
國發會27日公布10月景氣燈號,分數為16分,較上月減少1分,燈號跌回代表「低迷」藍燈。國發會強調,這是「短期波動」,主要是出口因為基期偏高影響,「目前景氣仍在復甦軌道上」。考量後續11月及12月出口應轉為正成長,預期11月會重回黃藍燈。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7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聚焦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同日,傳出習近平28日起前往上海,計畫在上海停留三日,視察上海期交所及幾家科技公司,是其2021年以來首次赴滬考察。 在中央政治局確定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習近平隨即赴上海考察,分析認為,此行顯示他決心要加快大陸經濟復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