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微信公眾帳號的搜尋結果,共30

  • 預測陸股走空遭社媒封殺 陸網紅投資專家或被去職

    預測陸股走空遭社媒封殺 陸網紅投資專家或被去職

    向來以敢言著稱的大陸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日前遭到社交媒體封殺,港媒指出,大陸盛傳洪灝因看空股市並預測上證指數可能跌破3000點而遭到社群媒體微博與微信停用帳號,洪灝在交銀網站上的專欄也被撤下,甚至可能在近期內被安排離職。

  • 騰訊恢復微信新用戶註冊 申請流程不變

    港股上市的騰訊日前公布,由於微信系統正在技術升級,因此該平台暫停新用戶註冊。陸媒5日報導,微信已在4日晚間解封,微信用戶目前已可以自由註冊新的個人及公眾帳號,申請流程跟之前一樣,並沒有出現改動。截至5日下午2時51分,騰訊股價下跌4.77%至435港元。

  • 失控的假新聞亂象

    失控的假新聞亂象

     社群媒體Facebook本月上線最新的資訊查核機制,希望改善不實資訊與假新聞藉此傳播的亂象,而Facebook的「新」功能,大陸最大的社交媒體微信早在4年前就已上路。儘管中國擁有最高效複雜的資訊過濾機制,但依舊無法抵擋虛假資訊和假新聞在網上流竄傳播的亂象。

  • 模仿公眾帳號 或涉不正當競爭

    模仿公眾帳號 或涉不正當競爭

     近年來,微信已成為大陸地區最為熱門的網路自媒體平台,微信公眾帳號也成為微信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2015年底,微信公眾帳號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個。在微信公眾帳號大熱的背景下,各種侵權事件也時有發生。

  • 微信封殺爆紅APP 挨轟選擇執法

    微信封殺爆紅APP 挨轟選擇執法

     微信主導大陸行動通訊市場,但憂慮逐漸顯現,近日一個公眾號以一個測驗在微信平台上爆紅,但旋即遭微信屏蔽,原因是違反微信平台規則,而類似案例並非首例,日前網路叫車平台易到用車的CEO周航更公開質疑騰訊透過壟斷而選擇性執法,讓微信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或是有失公正,備受矚目。

  • 微信屏蔽頻傳 公正性遭質疑

    微信主導大陸行動通訊市場,但憂慮逐漸顯現,近日一個公眾號以一個測驗在微信平台上爆紅,但旋即遭微信屏蔽,原因是違反微信平台規則,而類似案例並非首例,日前網路叫車平台易到用車的CEO周航更公開質疑騰訊透過壟斷而選擇性執法,讓微信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或是有失公正,備受矚目。

  • 大陸住房公積金貸款審批 縮短至10日

    大陸國家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今(6)日宣佈,從2016年5月9日起,通過國管公積金貸款審批時限縮短至10天。另外,國管中心還開通了微信公眾帳號,可查詢個人貸款辦理進度。通過微信可預約申請貸款和借款合同簽約時間,減少現場等候時間。

  • 微信公眾號持有人登記 便於管理

    大陸廣東、山東、內蒙古等多地政府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微信公眾號持有人30日內到當地網信辦登記備案。山東臨沂市網信辦人員稱,備案是為方便當局管理微信「時政類新聞帳號」,全國各地都會實施。

  • 黑心疫苗流向 陸公安部:已扣下2萬劑

    山東省爆出黑心疫苗案轟動大陸,大陸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長華敬鋒,24日在公安部等單位的聯合發布會中表示,雖然已扣下2萬劑疫苗,但大部分疫苗都已經使用,流向仍在進一步調查。

  • 4.38億人遇詐騙 陸拐錢手法多

    4.38億人遇詐騙 陸拐錢手法多

     2015年大陸接觸詐騙資訊民眾高達4.38億人,幾乎每3人中就有1人碰上,反資訊詐騙聯盟公布一項報告指出,詐騙手法正在進化,從過去漫天撒網捕魚,轉向精準鎖定,甚至會放長線釣大魚,偽裝成老闆等各種身分潛伏,搭上線後再伺機出招,受騙財損更加嚴重,造成大案增多,受騙逾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屢見不鮮。

  • 侵權氾濫 學者籲加強網路實名制

    侵權氾濫 學者籲加強網路實名制

     微信公眾號侵權氾濫,大陸網信辦近期根據網民舉報線索,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網信辦,不僅集中查處、依法關閉非法網站200多家,同遭依法關閉命運的微信公眾帳號、微博帳號、QQ帳號、貼吧等更多達6000多個。

  • 一銀攜手微信 萬個據點搶先秒付

    一銀攜手微信 萬個據點搶先秒付

     第一銀行積極搶攻跨境支付,在一銀董事長蔡慶年督軍下,成為台灣第一家獲主管機關核准與大陸財付通合作「微信支付」的銀行,並完成簽約,預計1月底搶先試營運,約有1萬個據點可以開始使用微信支付,將協助台灣商家搶攻陸客商機,一銀在新興支付領域整體布局也向前邁出一大步。

  • 全台首家 一銀與大陸微信簽約

    全台首家 一銀與大陸微信簽約

    第一銀行積極搶攻跨境支付,在一銀董事長蔡慶年督軍下,成為台灣第一家獲主管機關核准與大陸財付通合作「微信支付」的銀行,並完成簽約,預計1月底搶先試營運,約有1萬個據點可以開始使用微信支付,將協助台灣商家搶攻陸客商機,一銀在新興支付領域整體佈局向前邁出一大步。

  • 習大大登高一呼 陸新媒體崛起

    習大大登高一呼 陸新媒體崛起

     行動網路時代,中共對媒體的掌握也與時俱進,除官方多次做出重要表態,在大陸最盛行的通訊軟體「微信」上,近來也出現一連串「學習」系列公眾帳號,用新穎手法宣導政令及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做報導。許多傳統官媒也紛紛跟進,文章風格內容突破,受關注度更勝「本尊」,展現異軍突起的態勢。大陸官方網信辦期刊就形容這些新媒體「角度靈活、尺度精準」。

  • 發布天津謠言 鄭州晚報微信關閉

    8月13日晚,鄭州晚報微信公眾帳號因發佈涉天津市謠言被依法關閉。河南省網信辦於8月14日上午依照《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國信辦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單位約談工作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約談鄭州晚報新媒體負責人和相關新聞責任編輯,調查事故原因。

  • 微博封鎖微信公眾帳號

    微博封鎖微信公眾帳號

     大陸兩大知名社群服務新浪微博、微信正式槓上!25日晚間,微博發布通知,禁止推廣微信公眾帳號,違規帳號將遭封殺。日前「快的打車」相關連結遭微信封鎖,新浪此舉顯示,兩者背後的網路巨頭阿里巴巴、騰訊之間的利益大戰浮上檯面、日趨火熱。

  • 微信公眾號 零成本能月賺百萬

     大陸通訊軟體微信(WeChat),人人皆可申請公眾號攻占「朋友圈」,只要公眾帳號粉絲夠多、人氣夠旺,這個近乎零成本的社交平台,竟能創造「月吸百萬新台幣」的廣告商機,甚至衍伸出賣頭條、賣會員、賣點閱率等周邊利益鏈。

  • 中共開微信 營造網路親民氛圍

    中共開微信 營造網路親民氛圍

     由中共中央組織部管理的微信和易信公眾帳號「共產黨員」7月開通,號稱「幫助(讀者)從另一個視角瞭解黨員」,在官方欲透過組織動員約8668.6萬黨員訂閱關注下,是否會成為大陸社交網絡上粉絲最多的「大紅人」,近日引起諸多關注。

  • 港股─大盤24000點有撐 中資股成焦點

     A股近日出現獲利回吐,不過,由於大陸市場流動性仍偏向寬鬆。事實上,以本益比及過去數年指數的交易區而言,A股仍十分落後。再加上10月將舉行四中全會,以及預期滬港通將於這一期間推出,我們對A股走勢持正面態度。

  • 騰訊尬阿里 微信小店PK淘寶

    騰訊尬阿里 微信小店PK淘寶

     騰訊29日宣布即時通訊軟體──微信(WeChat)正式推出「微信小店」功能,凡開通微信支付功能的認證帳號,皆可搭建自己在微信的電商平台。在「微信小店」推出後,微信將更直接向阿里巴巴叫陣。分析人士指出,「微信支付」+「微信小店」基本類似於「支付寶」+「淘寶天貓」,雙方火拼的藥味益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