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微創關節手術的搜尋結果,共10筆
65歲務農的陳姓阿婆,常要搬粗重物品,肩膀疼痛置之不理,未料肩膀突然劇痛,手也舉不起來,台大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診斷發現,阿婆的肩膀旋轉肌已完全斷裂,採用「逆轉式微創人工肩關節手術」後,阿婆疼痛很快消失,做2個月物理治療,手又能舉起來了。
北部1名賴姓男子深受膝蓋痛舊疾困擾多年,經友人介紹且蒐集資料後,南下到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求診,並接受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第5天還能獨立下床走路,順利康復出院。
因應高齡化及運動風氣盛行,骨科疾患需要更精準的醫療,佳醫集團投入資金,採購全台頂尖的防落塵手術室、核磁共振及顯微微創手術投備,提供該院轉型以骨科為主軸的專科型醫院,並由前三軍總醫院骨科主任莊仕勇擔任執行院長,莊仕勇今在交接典禮上表示,未來將鎖定脊椎及骨關節微創手術,專業度將更勝大型教學醫院。
現代的人工膝關節是一種表面再置的手術,不論是採用不銹鋼製長條鑽入骨髓腔內或電腦導航系統協助定位的方式,都可能增加阻塞風險或手術時間,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日前舉辦骨科醫師記者會,針對終極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發表,由特約醫師賴國安教授親自開講。
從事美髮工作58歲梁姓婦人,因工作常得久站長達7、8小時,近幾年發現右膝經常疼痛,尤其站立約半小時後就會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右膝已退化需置換人工關節,卻因擔心效果不好與後遺症,遲遲不敢手術,日前接受MIS微創關節手術,症狀獲改善。
80歲莊姓阿嬤10多年前在送貨途中,不慎連人帶車跌倒,自此雙膝開始痠痛不適,直到去年到醫院接受微創關節手術,解決長年膝痛困擾。
同樣是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任黃鐙樂以獨到的切骨手法及調整軟組織鬆緊的感覺,疼痛感比一般的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還低,讓患者術後3天就可自行回家,成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福音。
同樣是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安南醫院骨科主黃鐙樂以獨到的切骨手法及調整軟組織鬆緊的感覺,疼痛感比一般的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還低,可讓患者術後3天就可自行回家,成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新福音。
受肩關節疼痛的民眾有福了,新竹馬偕醫院骨科醫師葉雅菱指出,透過「微創肩關節手術」,最快30天內民眾就可重返運動戰場。
成大醫學院教授賴國安靠3條幾何學公式,發明純手工不進入骨髓腔的超級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創下最短的手術時間21分鐘和5.7公分傷口的世界紀錄,打敗所有器械和電腦導航,他的愛徒10月將赴義大利世界骨科研究學會聯合大會發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