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德國藝術家的搜尋結果,共207

  • 德國藝術家彼得.辛莫曼 環氧樹脂畫來台快閃

    德國藝術家彼得.辛莫曼 環氧樹脂畫來台快閃

    德國當代藝術家彼得・辛莫曼近年最新創作,將在台首次快閃亮相。他對環氧樹脂媒材的專研,在德國當代藝術中獨樹一幟,23日至26日,他將在台北路由藝術與台灣觀眾交流。

  • 春天藝術節第二波售票14日開跑 10檔表演精彩可期

    春天藝術節第二波售票14日開跑 10檔表演精彩可期

    春天藝術節第一波草地音樂會活動一開賣便引發搶票潮,13日再公布第二波節目內容,包含6檔的高雄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自製及國際節目、3檔歌仔戲、1檔舞蹈節目。第二波節目票券將於14日中午12點準時開賣,期待的民眾們可以準備手刀開搶了。

  • 年節新瓶裝佳釀 送禮自藏兩相宜

    年節新瓶裝佳釀 送禮自藏兩相宜

     年節是佳釀的銷售旺季,各家酒商在年節推出禮盒組,或是邀請藝術家設計包裝,或是與酒杯搭配成套裝禮盒,不僅送禮更體面,而且內容更超值,值得在春節期間鎖定搶購。

  • 佳釀遇見藝術更添品味

    佳釀遇見藝術更添品味

     品飲佳釀,是一種生活享受,融入藝術,更添品味。最近百富(The Balvenie)與台灣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合作,以「一心一藝」為靈感在台南市美術館外舉辦剪紙藝術展,馬爹利(Martell)、軒尼詩(Hennessy)、格蘭傑(Glenmorangie)邀請藝術家為佳釀換包裝,更添藝術氣息。

  • 簡秀枝》無名的繆思 瑕疵更是美

    簡秀枝》無名的繆思 瑕疵更是美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人若無求品自高,藝術創作若丟棄框框架架,忘卻目的與功能性,更能自由自在,海濶天空,呈現出真正的美學魅力與價值。而瑕疵、廢棄物,轉個向、翻個身,自然天成,反而富饒韻味。

  • 插畫藝術節落幕 巨石強森經紀公司 來台參展受矚目

    插畫藝術節落幕 巨石強森經紀公司 來台參展受矚目

    台北插畫藝術節昨落幕,為期3天的展期雖強碰寒流,仍吸引了滿滿看展人潮。今年共有152個來自9國的藝術家、品牌,以及12位特邀藝術家和服裝設計師參展,除了台灣在地創作者,也包括墨西哥、德國、日本、香港、西班牙、法國、馬來西亞等。

  • 世足》德國藝術家「點燃兩萬支蠟燭」抗議世足開幕

    世足》德國藝術家「點燃兩萬支蠟燭」抗議世足開幕

    卡達世界盃20日隆重開幕,同日的另一頭也有人舉辦無聲抗議行動。德國藝術家特利普(Volker-Johannes Trieb)在遙遠的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體育場點燃了兩萬支蠟燭,擺出6500顆填滿砂土的足球,為那些被卡達政府奴役致死的血汗移工默哀。卡達政府否認指控,但是他們遭西方媒體砲轟的移工人權問題一直沒有停過。

  • 延續梅克爾傳統 德總理訪中前與維權律師會談

    延續梅克爾傳統 德總理訪中前與維權律師會談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延續前總理梅克爾的傳統,最近出訪北京前與多位中國維權律師會談,關注中國的人權問題。媒體報導其中包括今年獲釋的余文生。

  • 蕭壠文化園區徐思穎辦個展 喚醒糖廠過往

    蕭壠文化園區徐思穎辦個展 喚醒糖廠過往

     旅居德國逾10年的藝術家徐思穎,7月進駐蕭壠國際藝術村,今(31)日在園區A1館辦個展「空氣中經常瀰漫著一股甜蜜蜜的濃厚氣味」,而戶外也放置她的藝術裝飾「新居落成」,她以身處異鄉多年的台灣人觀點,以嗅覺為主題,透過糖的甜蜜氣味及意象,喚醒民眾回憶起蕭壠作為糖廠的過往歷史。

  • 一窺德國汽車文化 新普普風亞洲藝術首展駁二登場

    一窺德國汽車文化 新普普風亞洲藝術首展駁二登場

    國際藝術交流展計劃案「Racing on art」德國當代藝術家貝恩德.盧斯(Bernd Luz)新普普風亞洲藝術首展,開幕式將於6月18日下午2點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B10 &戶外廣場舉行,即起展出至8月31日,南台灣民眾切勿錯過一場親炙德國汽車文化的藝術饗宴。

  • 把「世界」搬進校園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啟發偏鄉學童國際觀

    把「世界」搬進校園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啟發偏鄉學童國際觀

    疫情不能出國,就把「世界」搬進校園吧!清景麟教育基金會為了啟發偏鄉學童國際觀,今日帶領熟悉韓國文化的韓國媳婦與交換學生志工大使,抵達全校僅有15位學生的甲仙區寶隆國小展開國際交流活動,讓學童體驗異國文化,認識更寬廣的世界。

  • 一秒偽出國 清景麟基金會啟發偏鄉學童國際觀

    一秒偽出國 清景麟基金會啟發偏鄉學童國際觀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今(27)日率領志工團隊,到全校僅有15位學生的甲仙區寶隆國小進行國際交流活動,邀請到熟悉韓國文化的韓國媳婦與交換學生擔任志工大使,不僅介紹韓國文化,還可品嚐韓國料理、韓服體驗以及手作椪糖,讓偏鄉學童彷彿一秒到韓國,充分體驗別有風味的異國文化。

  • 簡秀枝》台灣藝術家赴歐發展——自詡切斷雙腳遠飛的野鴿子

    簡秀枝》台灣藝術家赴歐發展——自詡切斷雙腳遠飛的野鴿子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當代藝術家曾御欽(毛氏),4月10日起程赴歐,準備發展,他自詡是一隻被切斷雙腳的鴿子,必須視死如歸、勇敢飛出去,不再給自己留後路。

  • 《生生LIVES》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局勢中探問生命

    《生生LIVES》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局勢中探問生命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局勢,在疫情與戰爭中思考「生命」、「生存」與「生活」。忠泰美術館5周年之際,邀請12組國內外藝術家,透過聲音、影像、裝置等型態,探問各種生命形式的可能性。

  • 愛河灣燈區 環境美學創典範

    愛河灣燈區 環境美學創典範

     台灣燈會以高雄愛河灣及衛武營打造雙主場,其中,愛河灣燈區形塑「主燈是一條河」的美麗壯闊意象,運用與英國泰晤士河同等級的智慧燈光控制系統,讓愛河沿岸及橋梁重新上色打光,在大港橋周圍廣場出現大海怪及巨型花朵,值得到場一探究竟。

  • 開卷書摘》五行暢遊碼 智慧升級一碼暢遊

    開卷書摘》五行暢遊碼 智慧升級一碼暢遊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橫跨愛河灣、衛武營雙場域,超過180件作品、200組精彩節目的規模,也讓燈會期待值升到最高點。展現創意美學的各項作品值得一遊再遊,雙場域之間的交通重要性不言而喻,又需因應後疫情時代,高市府以大家已養成習慣的「掃碼(QR CODE)」實聯制為發想起點,推出全國首創「燈會碼」。

  • 簡秀枝》撒古流・巴瓦瓦隆《山芋頭》全面下架

    簡秀枝》撒古流・巴瓦瓦隆《山芋頭》全面下架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道德,是藝術的基本良知,希望也是最後防線。

  • 邀藝術家停駐晶泉丰旅展才華

    邀藝術家停駐晶泉丰旅展才華

     藝術家駐村在台灣有不少實例,也是培養年輕藝術家的重要管道,礁溪晶泉丰旅自2017年起啟動「作客.共享」的駐村藝術計畫,共邀請湯柏鏗、盧俊翰、江鳳娌、吳衍震、徐芳薇、賴華偉、王高賓、楊淳淳、張博傑等十餘位藝術家,透過駐足體驗及作品回饋,讓大眾更能一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親近藝術世界。

  • 桃園地景藝術節5件裝置藝術找到落腳處 作為常設展

    桃園地景藝術節5件裝置藝術找到落腳處 作為常設展

    桃園市八德區北景雲計畫設有八德國民運動中心、大湳消防分隊、市民活動中心等場館,近期有民眾疑惑提問,怎麼廣場中間多了好幾隻綠色大型塑膠袋?市立美術館出面解惑,該裝置藝術名為「大湳轉綠林」,為2019年地景藝術節的作品,市內現有5件藝術裝置已找到新落腳處作為常設展。

  • 《金融》德意志銀行2021「年度藝術家」獎 台灣張徐展入選

    德意志銀行於十年前啟動「年度藝術家」系列嘉許活動,適逢今年為十週年紀念,在顧問策展人Victoria Noorthoorn、Hou Hanru及Udo Kittelmann的一致推薦下,德意志銀行今年首次同時頒發殊榮予三位藝術家Maxwell Alexandre(巴西)、Conny Maier(德國)及張徐展(台灣),台灣新銳藝術家張徐展首度入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