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心悸的搜尋結果,共125筆
30歲的徐暐翔征戰過各大歌唱比賽,還在就讀大學時參加《華人星光大道3》,獲得亞軍的好成績,原本以為可以正式成為歌手,卻遇到唱片公司部門調度,在經紀人的建議下和平解約,之後開始為了歌手夢想,在音樂路上載浮載沉,等待10年終於推出首張專輯《躍》,不過他說心情很平靜,也不太在意作品的成績,只在乎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把音樂做好。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向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拋出約喝咖啡提議,柯文哲今說,「郭台銘還是國際大企業家,一定有他的視野」,喝喝茶講講話有什麼關係,但他笑稱自己喝咖啡會心悸,所以喝果汁好了。
聽障金牌邱姓國手返台途中猝逝,昨初步相驗結果出爐為「心血管病變」而猝死。醫師表示,此屬於「心因性猝死」,臨床上,此類猝死前的徵兆有6項,包括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悸、肩背酸麻痛、冒冷汗、頭暈噁心。此外,35歲以上者若有三高、曾出現微小心悸者也要注意。
1名40輕熟女近1年來因胸悶、心悸、頭痛四處尋醫,獲得自律神經失調、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等不同診斷,唯藥物治療都沒改善,3個月前到施勝桓小兒科就醫,當時每分鐘心跳已飆到121(正常70)、血紅素降到9.6(正常12),懷疑是月經量大引發的缺鐵性貧血,經過給予鐵劑並補充B12,症狀幾已不藥而癒。
咖啡已是現代人必備的提神飲料,研究證實,咖啡內含的咖啡因可增加專注力和抗疲勞,但有些人稱喝咖啡會導致心悸,心臟科醫師表示,除非把咖啡當水喝,否則人的心跳不會受咖啡因的影響。民眾應該把「喝咖啡」當作忙碌工作後、放鬆身心的活動,才能獲得喝咖啡最大的益處。
「誰來救救我…..我住在…」台南市歸仁區53歲蔡姓婦人日前深夜因嚴重胸悶心悸,撥打110求救,惟警方獲報抵達現場,只見報案地址是一家麵攤,遍尋不著報案人,回撥電話也只聽見痛苦呻吟及「大順街」、「大樓」等字眼,員警靠著關鍵字苦尋90分鐘,總算找到奄奄一息婦人並將她送醫,順利救回婦人一命。
一般人容易感覺到心跳過快造成的不適感,但醫師提醒,心跳過慢也要小心,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疾病、心肌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造成。台大醫院指出,雖然若只是心跳數過低,還不能視為異常,但心跳過慢導致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會出現強烈頭暈、呼吸喘等症狀,嚴重可造成心臟衰竭或中風等重症。
一名33歲女子近來睡眠品質變差、心悸、常感焦躁不安,且日漸消瘦。經健檢發現,女子是輕度甲狀腺機能亢進。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內分泌暨新陳代謝門診中很常見的疾病,僅次於糖尿病,常出現流汗、體重減輕或增加、心悸、排便頻率增加等。
42歲林先生上班期間常會有心跳加快,伴隨胸悶全身疲累的症狀,症狀斷斷續續,不得停下手邊工作休息,多數時候休息十幾分鐘到半小時就會好轉,但最近發作卻持續1小時以上,就診後發現是「陣發性心室上頻脈」,由於林先生不願中斷工作,最後選擇接受3D立體定位心臟電燒手術治療,有效改善心悸與胸悶。
許多中年婦女因更年前期情緒陰晴不定變得難相處,被外界「妖魔化」,影響生活及家庭關係。阮綜合婦產科主任陳聰富提醒,部分女性停經前5年會出現更年期「前期」症狀,因缺乏病識感,與家人、職場、親友的關係發生裂痕卻毫無知覺,若能在醫師評估下進行荷爾蒙療法,將有助身心平衡。
最新研究發現,喝咖啡與感覺像心臟漏跳一拍、或心臟要跳出來等稱為「心房早期收縮」的心悸症狀無關,可能與另一種心律不整症狀有關。此外,有喝咖啡的人,平均當天走路步數較多,但是睡眠時間減少,都可能進一步影響整體健康狀況。
過度滋補當心誘發甲狀腺亢進!一名16歲女子身材纖瘦,最近出現手抖、心悸問題,醫師檢查發現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問診得知女子面臨考試壓力,父母每天早晚都會幫她準備一杯蔘茶導致。
38歲楊小姐感染新冠後,持續出現疲倦、腦霧、心悸、全身痠痛等症狀長達5個多月,曾進行心臟檢查並服用中西藥,雖報告顯示正常,症狀卻持續,經長安醫院求診發現缺乏維生素及粒線體功能異常,經改變生活習慣、口服及靜脈營養調養後,症狀明顯改善,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必經的過渡期,國內女性人口達1179萬,大約每4人就有1人、推估276萬人正值更年期,平均年齡介於45到55歲之間。許多人會將更年期和脾氣暴躁畫上等號,其實並不全然,更年期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多數能透過自我調節來順應,但若出現心悸,伴隨呼吸短促、眩暈及胸部不適,須留意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就醫檢查。
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但許多面臨更年期的婦女往往會出現睡眠障礙的症狀,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數據指出,台灣的更年期婦女最常見的三大症狀為容易疲勞、失眠與沮喪、情緒起伏等;新北聯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董宇紅醫師指出,三大症狀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失眠,只要能在晚間睡的安穩,另外2個問題很大機率可以獲得改善。
66歲金馬影后陸小芬重返大銀幕之作《本日公休》22日舉辦記者會,提及20年前淡出演藝圈的原因,她表示,當時拍戲長期日夜顛倒,讓她不只身體出狀況,眼壓過高,導致眩光和心悸,拍完後又有上檔的壓力,「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突然間有種休克的感覺。」連心智都變得很不健康,常做出錯誤判斷,力不從心。
75歲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時常暢談男女相關話題,對時事議題也有獨特見解,因此成為許多節目力邀來賓,豈料近來她的健康狀況卻亮紅燈,今年農曆過年前突心悸絞痛、呼吸困難,被好友緊急送醫,被醫生安排大年初九開工後進行照內視胃鏡及超音波的檢查,最新病況曝光。
研究顯示,血管堵塞50%~70%患者會明顯感受到胸悶、喘或是心悸等情形,通常一般民眾在較頻繁且明顯感受到胸悶或心悸的身體不適才就醫時,多數心臟堵塞情形已超過70%,容易造成缺氧症狀影響心肌細胞,甚至影響心臟功能,需盡快進行治療。
寒流持續發威,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但過年期間許多人忌諱上醫院,醫師提醒,如果出現頻繁且明顯的胸悶、心悸才就醫,多數心血管堵塞情形已超過70%,恐造成缺氧症狀,甚至影響心臟功能,務必盡快治療。
國中就開始抽菸的何先生,沒有任何慢性病史,某天中午突然心悸、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呼吸急促,緊急送醫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以心導管打通血管、放置支架後撿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