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情報委員會的搜尋結果,共151筆
英國政府今天回應國會情報暨安全委員會7月發布的「中國報告」,提到中國試圖在英國官方、軍方、產業界及其他領域「獵人頭」,鎖定位居要職及擁有敏感資訊或經驗的人士,英國有必要加強應對。
兩個美國國會代表團正計畫訪問中國,消息指出,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計畫在10月率領由兩黨議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多個亞洲國家。如果舒默此次率團訪問中國成行,這將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有美國國會議員踏上中國領土進行訪問。
在英國議會任職的2名男性研究員因為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而被英國警方逮捕,他與掌握國家安全與外交機密資訊的多名議員有密切聯繫。這2名男子擁有英國藉,曾在中國生活與工作。英媒指出,這是中國緊張關係的一次重大升級,被告若被證實有罪,這將是英國議會涉及敵對國家的最嚴重的安全事件之一。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正調查中央情報局(CIA)疑涉阻撓內部舉報職場性侵、性騷,數十名女職員遭男同事伸狼爪的案子均未獲妥善處理,宛如中情局版Me Too。
俄國聖彼得堡一間咖啡館2日發生爆炸,炸死俄國著名軍事部落客塔塔爾斯基(Vladlen Tatarsky),另外有32人受傷,一名女嫌被捕。塔塔爾斯基向來高調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表示,已立即告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生在聖彼得堡的恐怖襲擊事件。
美國眾議院以419票對0票無異議通過一項法案,要求拜登政府解密與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和新冠疫情之間潛在聯繫有關的情報。由於先前美國參議院已於3月1日無異議通過相同法案,在國會兩院都無異議通過要求情報單位解密新冠疫情起源情報的壓力下,美國總統拜登可能無法對國會這樣無異議的法案進行否決,勢必進行簽署以完成立法,這將對亟待修復的美中關投下重大變數。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周五(3月10日)無異議通過法案,要求將有關COVID-19起源的美國情報解密。這項解密法案的聚焦點是與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有關的情報。在這一致命大流行病爆發三周年之際,法案的通過顯示了兩黨在這項問題上的廣泛團結。
美國情報機構今天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將持續與俄羅斯合作,繼續試圖挑戰美國,不顧俄國侵略烏克蘭引發的國際反彈。
近期國內企業陸續發生重大個資外洩事件,對新上台的陳建仁內閣而言,個資保護已成為必須面對的優先議題。行政院目前已定調,短期會先以強化機制為主,一年內有可能成立個資第三級獨立機關,但更值得正視的還是台灣個資法的修法,以除了保障國人個資權利,企業個資保護是否可與國際接軌,以免日後企業在海外踩紅線而被重罰。
美國媒體報導,新出現的情資導致美國能源部改變對新冠病毒起源的立場,機密報告中從原本的「不確定」,改為推斷病毒「最有可能意外從中國實驗室外洩」,不過官員也坦承,對這份報告的把握度偏低。
多名熟知情資的美國官員說,情報官員認為,最近發現的中國間諜氣球,只是解放軍廣泛監視計畫的一部分。
前美國總統川普和現任總統拜登的私人宅邸接連被搜出機密文件後,聯邦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新任副主席今天要求白宮提供更多與這些文件相關的資訊。
第118屆美國國會3日開議,共和黨睽違4年後重掌眾議院,多位抗中派人物預期擔任要角,也計劃成立專注於中國的特別委員會,美國國會未來2年抗中保台聲量可望攀上新高。
美國聯邦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20日表示,如果他在明年1月新一屆國會開議時當選眾院議長,將組建一個關於中國的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麥卡錫並指責拜登政府對抗北京不力。另外,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詢問外交部,麥卡錫是否可能在近期立刻訪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強調,目前政府尚未跟麥卡錫正式就此接觸聯繫。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表示,若本次選舉贏得眾院多數地位,他們計畫成立中國特設委員會,整合眾院各委員會的管轄職權,應對來自中國的各種挑戰。共和黨人希望在中國有關議題與民主黨展開合作,在政策推動上取得兩黨共識。
美國聯邦眾議院跨黨派「1月6日襲擊事件調查特別委員會」13日表決通過,將傳喚前總統川普作證,說明他在國會暴動事件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如此,委員會更揭示,特勤局比先前所知更早就向白宮發出警告,指川普支持者策畫襲擊國會,並以殺害前副總統彭斯為目標。
美國聯邦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國防情報暨戰士支援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溫斯卓普11日下午率團抵台訪問,溫斯卓普訪台期間,將就台美關係、區域安全與經貿等議題與拜會單位交換意見。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國防情報暨戰士支援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溫斯卓普(Brad Wenstrup),以及眾議員莫頓(Seth Moulton)、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戰備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沃茲(Michael Waltz R-FL)、眾議員凱希力(Kai Kahele)於11日至13日分別率團來台訪問。外交部對前述美國聯邦眾議員的到訪表達誠摯歡迎。
連日來烏克蘭部隊在赫爾松(Kherson Oblast)展開攻勢,首先用數日時間圍攻並收復利曼(Lyman),隨即乘勝追擊潰敗的俄軍。多數專家分析認為,現在不是俄軍能否抵擋烏軍攻勢的問題,而是這一萬多俄軍精銳是否會遭到圍殲、以及敗局已定的普丁是否會動用核武的問題。外傳俄方對核武器已有動作,美方也放話警告,一旦普丁動用核武,它將是這場戰爭最後的高潮,但無論動用與否,都無法改變普丁慘敗的命運。
據美國之音報導,多位美國國會參議院兩黨議員最近提出議案,計劃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負責協調和制定美國公私部門對中國的「大戰略」。根據法案內容,這個戰略委員會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制定整合各個政府部會和機關,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政府式」指導方針,應對當前美中關係的經濟、安全和外交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