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愛河水質的搜尋結果,共12筆
為了加強監控愛河水質狀況,高市府環保局分別於愛河下游中都橋、中正橋及幸福川等處設置即時水質感測站,透過物聯網技術24小時監測河川溫度、溶氧、導電度、鹽度及酸鹼度等數據,每10分鐘回傳至雲端系統,再利用數據分析達到優化環境治理的目標,提升高雄市的水質環境。
近期高雄愛河經常發生水色異常變化,導致民眾誤以為是發生嚴重水汙染,高市府環保局3日在愛河之心舉辦愛河水生態保育環境教育活動,讓學生及民眾了解水色異常變化,大多並非汙染造成,而是因為季節轉換,藻類大量繁殖所致,學生們紛紛表示實地學習讓大家受益良多。
高雄愛河龍華、願景橋間連漂3天紅褐色水,民眾憂遭汙染紛紛舉報。高市環保局派員到場採樣並以顯微鏡觀察,發現是「隱藻」大量繁殖,研判可能是近日間歇性降雨,造成河道擾動及非點源營養鹽流入與日照充足,導致藻類增生,已在多處設立解說牌,要讓民眾安心。
扭轉愛河「臭」名,高雄市政府28日起推動「還河於民」系列親水活動,市長陳其邁特地一早趕往視察上游北屋水質淨化場工程,稱愛河截流已達90%,強調愛河流域水質均在掌控之中。
扭轉愛河「臭」名,高雄市政府28日起推動「還河於民」系列親水活動,市長陳其邁特地一早趕往視察前往上游北屋水質淨化場工程,稱愛河截流已達90%,強調愛河流域水質均在掌控之中。
愛河水質好不好?今天有來自各地晨泳會員泳渡愛河,完成2公里的泳客見證愛河能見度約2公尺,水質可以泳渡。
原本碧綠的愛河河水近兩天以來變混濁、水質呈黃褐色,不少民眾受驚嚇,擔心又被傾倒廢水。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天表示,這是春秋季節的「翻騰現象」、「紅潮現象」。
高雄愛河支流民生大排行經中央公園、國賓飯店等市中心精華地段,卻因周邊民宅汙水接管率偏低,水質低落每到夏天便傳惡臭,高市水利局獲中央環保署補助,即將設置橡皮壩、截流設施把汙水引至中區汙水廠淨化,預計明年8月完工後,可使民生大排從現在嚴重汙染改善為輕度汙染。
高市觀光局16日起推出「愛FUN極限─水漾高雄嘉年華」,推廣獨木舟、立式划槳活動,開放民眾花小錢就能體驗,今天上午在愛河盛大舉辦開幕式,但民眾發現這幾天下雨,愛河水又髒又臭,水面還浮現油汙,連參與開幕表演人員都說:「像泡在臭水溝裡,根本不敢呼吸!」
高雄市水利局今天(5日) 表示,去年12月中旬,位於民族路與文守路間的愛河橡皮壩工程已完工,從此愛河水質大幅提升,尤其三民區河堤社區沿河岸一帶,休憩民眾普遍感覺昔日飄散惡臭的氣味已消失。
三民:高市水利局編列8000萬元預算並爭取中央補助進行「愛河上游水質改善工程」,計畫分別於九番埤、檨仔林埤建置人工濕地及現地礫間處理,淨化水質後再回注愛河,昨天動土,預計明年底完工後可大幅改善愛河水質。
看到媒體報導「愛河螃蟹出沒、養工處補蟹洞」,對環境生態的復原情況感到欣喜,但對於處理時展現出生命認知的偏差感到憂心,如今亡羊補牢希望不會太晚。雖然圓軸蟹是陸蟹,但仍然無法完全脫離水域環境,生命周期中的幼生期需要回到海洋,過去愛河的高度汙染,讓其幼生無法生存,所以不可能在愛河沿岸見到牠們的蹤跡。經過高雄市政府多年來努力改善愛河水質,讓河海間洄游的物種能回來,這是肯定生態環境變好了,過去的物種出現,回到牠們原本棲息的家,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