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感念父母的搜尋結果,共32筆
【愛傳媒朱宗慶專欄】我的父親在前些日子圓滿睡著了,享耆壽95歲。1月19日是父親的告別式,我們所有的家人,陪伴在父親身邊,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心中無限的想念與感念,雖然仍有許多不捨,但相信父親已前往更好的地方。
今年92歲的老兵王真偉於1949年隨國軍來台,歷任海軍陸戰隊中校隊長,為感念雙親養育之恩卻無以為報,特別以父母之名王和煦、孟淑敏捐贈1輛復康巴士給新北市政府,並準備捐贈100萬元給新北市榮民服務處,以照顧榮眷及遺孤。王真偉在車身貼上「山西省交城縣洪相村」,以示飲水思源不忘本。
新北市新店區公所為表揚110年度新店區模範父親,新店區長朱思戎特別代表新北市長侯友宜到府獻上獎牌及牌匾,表達最深的敬意,並送給每位模範父親能監測心律及血氧功能的智慧手環,讓父親能隨時關照自己的健康。
2020年第31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頒給黃瑞豐,8位鼓手同台演出「登峰造『擊』」,向這位縱橫音樂界50餘載的前輩致敬。誠如獎項引言人、歌手姜育恆所言:「黃瑞豐是鼓手界的天才、音樂界的長青樹、唱片界的神級人物。」
「比起讓學生寫出一篇六級分的文章,更多時候,我會希望他們弄懂自己想做什麼,弄懂怎麼去活得快樂自在。」自大四開始為人補習寫作的詩人蔡凱文,將8年來的教學心境,化為〈作文課〉一詩,從老師角度,溫柔教導學生在學識之餘,如何珍惜夢想,珍惜愛。從527首新詩作品中脫穎而出,昨(12)日獲得第41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首獎。
「比起讓學生寫出一篇六級分的文章,更多時候,我會希望他們弄懂自己想做什麼,弄懂怎麼去活得快樂自在。」自大四開始為人補習寫作的詩人蔡凱文,將至今8年來的教學心境,化為〈作文課〉一詩,從老師角度,溫柔教導學生在學識之餘,又要如何珍惜夢想,珍惜愛。從527首新詩作品中脫穎而出,在今(12)日獲得第41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首獎。
新北市新莊一對父母2019年遭41歲李姓兒子家暴,申請保護令,法院要求李姓兒子必須搬出家中,未料,李兒事後又多次回到家中,辱罵父母「垃圾父親」、「要斷絕關係,過世不會來送」、「衣服脫光也沒人看」等語,甚至還砸椅子,使年邁的父母心生畏懼;新北地院認為李男不思反哺感念親恩,判7千元罰金,並不得再接近雙親住所。
直播主Kimi有著甜美可愛的面容,和她對話後卻發現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作為小兒麻痺父母的孩子,她看盡人生百態,卻仍擁有燃燒不完的熱情,並在直播這片新天地中,找到了再向上前進的基石。她對直播有著獨特詮釋:「直播是一門藝術,臨場反應是驅使著我努力提升的動力。」
張信哲6日在小巨蛋舉辦「未來式」演唱會,他的父親8日逝世,他因為不希望家務事打擾大家,低調隱瞞8天才在微博告知噩耗:「家父已在4月8日2點20分,回到天父的身邊了,父親在冥冥中為我做了最溫暖的安排,我也將恪守家父的遺願,所有的工作都會繼續進行下去。」
古有義學納清寒教讀,今有武聖學堂收弱勢課輔,新莊區公所媒合新莊百年古剎武聖廟開辦「武聖學堂」,專門提供低收與弱勢家庭的國中學生,放學後入館唸書,館方還提供晚餐及課輔,費用全免,讓家長安心也減輕負擔,開辦至今周年,近50名清寒學生受惠。
在新社福興社區土生土長的彭文欽,東勢高工機工科畢業後跟著父親種葡萄,曾拿下全省比賽第2名,後來北上開洗車場,也從事玉石生意,離鄉20年後,因罹患職業病,決定返鄉以無毒方式栽種巨峰葡萄,並取名為「鮭魚葡萄」,感念父母種葡萄養大他們5兄弟,也代表自己「鮭魚返鄉」的意義。
「大家都說種田賺嘸錢,沒出息,我種一輩子的田養一家人啊!」雲林縣虎尾鎮老農林寶順展大愛,將辛苦耕耘整季的收入10萬元,以父母之名捐給雲林家扶中心助學,感恩雙親教會他養家活口的技能,希望幫助像他一樣的農家子弟向學,未來無論做什麼都樸實不好高騖遠。
北港鎮笨港文教基金會17日在朝天宮舉辦「古笨港成年禮」,百餘名年滿16歲學子,依古禮過七娘媽亭、脫絭、跪奉父母孝親桃,數名學生與父母、祖父母相擁而泣,大聲說出「我愛您」、「以後換我照顧您」,氣氛溫馨感人,讓現場許多人紅了眼眶。
台北市松山區慈濟志工8月5日舉辦「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父母恩重難報經》演繹」,由旅外歌手上官萍、高原演唱揭開手語劇序幕,透過音樂、戲劇、手語詮釋父母的辛勞,以及子女如何回歸孝道。2百多位演繹人員中,有母女檔、也有跨三代,其中有更生人詮釋身處牢獄,並上台懺悔無法見母親的遺憾,現身警惕大家諸惡莫做,行善就對了。
7旬劉姓男子,年輕時酒後不順心就對妻兒拳腳相向,20多年前妻子不堪受暴訴離成功,劉男晚年潦倒、貧病交迫,要求早已斷絕往來的3名子女盡扶養義務,子女反控劉男未盡人父責任,請求法官免除扶養責任,法官審理後,判兒女們免扶養劉男。
柯易晴的父母從嘉義北上經營美髮店,在她的印象中父親常拖著三輪車四處找店面,身為長女,從小除了要幫忙客人洗頭外還要照顧2名弟妹,如今生活獲得改善、家庭美滿,她發願與丈夫樓顯雲一起協助弱勢,27日將在中和發放250份保暖衣物及愛心餐,期盼弱勢也能過個好年。
「小時候住鄉下,有乞丐來乞討,父母總是先將飯菜分送給乞丐後,再讓他們兄弟姊妹吃飯」,這種「先想到別人再想到自己」的精神,成為友友建設董事長張永義兄弟創業及投入教育公益事業的原則。
新竹縣長邱鏡淳上任滿8年視察基層建設,20日到台3線上的北埔、峨眉兩鄉巡察基層建設,依序勘查北埔鄉大坪多元智能生態美學實驗小學、忠恕堂、金廣福、峨眉鄉富興國小附設幼兒園、衛生保健服務等,最後在峨眉鄉衛生所頒感謝狀給捐贈康復巴士的民眾。
29歲林靜玫走進屏東家扶,透露出想要找「媽媽」的念頭,當時接洽的社工督導黃淑玲得知來意後,動手翻開泛黃的表單,找出民國86年林靜玫寄養安置的資料,找到至今仍在寄養爸媽行列的張鴻祺與郭巾錦,牽起這斷了20年的情緣。
在新北市蘆洲區從事電腦周邊配線、插頭等產品的林宴臨,今(14日)偕同太太陳惠英和兄弟一同,以母親林闕嬌的名義捐贈復康巴士給新北市政府,林宴臨表示,為感念母親的養育之恩,並回饋社會,以後每年都要持續捐獻,令在場代表接受的副市長侯友宜頗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