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憲法改革的搜尋結果,共97筆
泰國大選由型男學霸披塔領軍的「前進黨」成為最大贏家,披塔在第一時間發聲稱已準備好擔任總理。前進黨之所以能橫空出世,超車友黨、一腳踹開軍方支持的執政黨,最大主因就在大破大立、衝撞社會紅線的各項政見,其中,改革「冒犯君主法」,更直接命中泰國年輕人的心。不過,這恐怕也將成為披塔拜相之路的絆腳石。
5月14日,泰國及土耳其先後進行大選,這是泰國在經過2014年軍事政變及將近10年的軍政府統治後,第二次舉行國會選舉,反對派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之前兩度被軍事政變推翻的「為泰黨」拿下141席,「前進黨」更拿下151席,兩大反對黨拿下近六成席次,已準備聯合其他政黨組閣。相對於此,土耳其政治強人艾爾段掌權近20年後,僅以些微差距領先反對派候選人基里達歐魯,恐怕需要舉行第二輪投票,才能確定是否連任。
馬英九前總統赴陸返台後,全程陪同的前總統府副祕書長蕭旭岑接受媒體採訪,表達「中華民國是中國、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主張,並質疑蔡總統、陸委會的兩岸論述違憲。近年國民黨一直說不清楚兩岸主張,馬英九大陸行為國民黨指出一個理直氣壯的方向:遵守憲法,就是維護兩岸和平的關鍵。
根據法國公報(Official Journal)今天凌晨公告的文本,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將他力推的退休金改革法案頒布為法律,內容包括把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
就在英國保守黨為換新黨魁忙得不可開交之際,鮮少有人注意到,上議院周一的議事日程表中,或許出現了英王查爾斯三世治下的第一項憲法改革案。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25日報導,內閣大臣和王室高層官員如今正在敲定計畫,以避免未來在查爾斯無法在國內執行某些憲法職責時,要由弟弟約克公爵安德魯和次子塞克斯公爵哈利代理。
唐奬教育基金會帶19日於國立臺灣大學舉辦唐奬第五屆大師論壇首場會議,邀請到本屆法治獎得主雪柔‧頌德絲教授與臺灣青年倡議代表與學者,從他國經驗暢談「憲法變遷中的公眾參與–從比較憲法的觀點出發」。頌德絲教授對不同面向的公眾參與,不管在理論或實際都有廣泛的探索,她也回應現場提問,對台灣年底憲法複決公投─下修投票年齡至18歲一事樂觀看待,她認為如果能成功跨越門檻,意義重大,意味年輕人對修憲將有更大的熱情,政府和政黨必須支持公眾參與公投,也有助於建立好的文化。
智利4日舉行新憲法公投,結果將決定智利是否推翻41年前軍政獨裁時期奉行至今的憲法。數月來民調大多顯示反對派占優勢,但近日正反兩方民調差距縮小,4日公投恐怕形成拉鋸戰。由於新憲法是新總統柏瑞克(Gabriel Boric)力推的改革項目之一,因此公投結果也被視為他的支持度指標。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COVID-19確診數已超過5億3千萬;疫情肆虐、生產供應鏈失調,加上因區域衝突而加劇之糧食與能源價格上漲,全球正經歷近十幾年未見的通貨膨漲,再加上國際政局因素,實無任一國家能置身事外。而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明(2023)年試行,美、日、英亦將跟進,全球在2050淨零碳排的壓力下,該如何因應?甫於6/18~6/21出爐的六位唐獎得主,均奠基提升人類文明與福祉的無私情懷,他們在獲獎領域的傑出具體貢獻與卓越洞見,能為動盪世局帶來新的契機與安定力量。
巴基斯坦籍法律學者雪柔.頌德絲(Cheryl Saunders),致力推動亞太地區的立憲工程,並引領諸多國家地區針對立憲方針、提供建言。數十年來,不斷推動海內外學者及政治工作者對話及合作,拓展比較憲法疆界,獲頒本屆唐獎法治獎。
見長於比較憲法的巴基斯坦籍學者雪柔.頌德絲(Cheryl Saunders),致力推動亞太地區的立憲工程,引領亞太諸多國家地區針對立憲方針,並提供建言,且數十年來,經由不斷推動國內外學者及政治工作者對話與合作,拓展比較憲法的疆界,因而獲頒本次唐獎法治獎。
2022年唐獎法治獎今(21)日授予澳洲憲法學者雪柔.頌德絲(Cheryl Saunders)教授,表彰她在比較憲法的開創性貢獻,特別是推動亞太地區立憲工程,數十年來與國內外學者、政治工作者交流、對話、合作,不斷拓展比較憲法的疆界。
憲法法庭作成司法史上首件裁判憲法審查,主筆大法官呂太郎就是當年受蔡英文總統之命,負責協調組織司改國是會議的人。但呂昨日在憲法判決書內,大力批判普通法院的審判及制度,卻忘記自己曾負責司法改革,「今日的大法官打臉昨日的司法高官」。
台獨大老辜寬敏成立台灣制憲基金會力推制定台灣新憲法,辜寬敏今天提醒民進黨,在取得政權後,不要變成和過去國民黨一樣的「既得利益者」,如果制定憲法無法靠公投解決,「也許就只有革命」。
日前,立法院修憲委員會舉行首場公聽會,但由於先前修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民進黨不顧程序正義自行推舉主席、召集委員及會議時間,完全排除國民黨的參與,國民黨於是杯葛這次的修憲公聽會,不僅並未出席,也未推派學者專家參與,導致此次公聽會成為執政黨以及其附庸政黨的一言堂。針對此一局面,筆者認為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必須承擔最大的責任。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18日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台灣制憲基金會針對本次修憲委員會今發三點聲明表示,應定位為「憲政改革」而非侷限「修憲」、憲法應是台灣人的憲法而非中國人的憲法、憲法應是人民的憲法,而非菁英的憲法。
從去年10月迄今,司法院共做出了6則解釋,其中釋795案與釋800案處理的問題類似。兩案背後各有一長串憲法解釋的故事,都是當事人常見的困境,普遍存在於法院,特別是行政法院,一種對保障權利極不友善的司法態度。司法改革了多少年,這個問題始終沒有明顯改善。
蔡總統今出席「NOWnews修憲論壇開幕式」致詞表示,朝野合作、世代合作是憲改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台灣社會前進的必經過程;沒有人應該要置身事外。只有大家都動員起來,才能面對修憲高門檻,達到修憲目標。
泰國國會18日持續第二天辯論憲法修正草案,再有群眾聚集在首都曼谷示威,只是集會地點由國會外改在鄰近的警察總部。前一天示威群眾與警方以及身穿黃衫的保皇支持者互鬥,警方出動水炮車和催淚瓦斯強行驅散,至少造成55人傷,其中6人受到槍傷。這也是今年7月泰國爆發反政府示威潮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暴力衝突。
蔣先生既搬出憲法來壓我,我便很難自圓其說。按憲法程序,他如果真不幹了,我的確「不幹也得幹」。我說:「按憲法,我是無法推辭,但是現在的局面,你尚且幹不了,我如何能頂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