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憶如的搜尋結果,共156

  • 劉憶如︰台出口連黑 RCEP衝擊不容忽視

     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29日表示,全球需求疲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上路後的貿易轉移效應也正在發酵,RCEP簽署國家中的韓國及中國大陸,憑藉免稅優勢,搶走台灣出口訂單,已導致台灣衰退幅度比其他國家更大。

  • 美國政治僵局 導致美債降評

    美國政治僵局 導致美債降評

     早在12年前,國際信評機構標準爾普(標普S&P)將美債由AAA降為AA+,這是自1941年至2011年的70年間,美國公債首度失去AAA的最高評等。而且在標普的評分中,自2011年至今的12年間,美債一直維持著只有AA+的成績,再也沒有重新得到AAA。因此,當另一家信評機構惠譽(Fitch)上星期也將美債信評自AAA調降至AA+時,為何遭到白宮及許多人的嚴詞批判,令人不解。

  • 時論廣場》美國政治僵局 導致美債降評(劉憶如)

    時論廣場》美國政治僵局 導致美債降評(劉憶如)

    早在12年前,國際信評機構標準爾普(標普S&P)將美債由AAA降為AA+,這是自1941年至2011年的70年間,美國公債首度失去AAA的最高評等。而且在標普的評分中,自2011年至今的12年間,美債一直維持著只有AA+的成績,再也沒有重新得到AAA。因此,當另一家信評機構惠譽(Fitch)上星期也將美債信評自AAA調降至AA+時,為何遭到白宮及許多人的嚴詞批判,令人不解。

  • 劉憶如:物價穩定 低碳轉型才能成長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在8月上路,明年也將收取碳費,但低碳轉型之路面臨考驗,尤其是「綠色通膨」成為最大挑戰。台大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17日表示,各國央行在減碳及壓抑物價之間陷入兩難,現階段只能盡快把通膨治好、後續才有望調降利息,屆時低碳轉型才有空間,「只有物價穩定,全球低碳轉型才能大幅成長」。

  • 《金融》北威論壇談低碳 劉憶如:政府應儘早公布台灣碳費

    7月北威論壇今天聚焦在「企業低碳轉型策略」,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表示,台灣「強制性碳費」將在2024年上路;而「台灣碳權交易所」則提前在8月開始營運。目前全球有37個國家實施碳關稅,而34個國家有碳權交易所。台灣的碳費目前尚未確定價格。政府宜儘早公布台灣的碳費價格,以利企業規畫。

  • 美國升息循環是否真的近尾聲了

    美國升息循環是否真的近尾聲了

     今年6月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一回,是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10次升息後首度按下暫停鍵,因此聯邦基金利率目前暫時維持在5%至5.25%之間。聯準會主席鮑爾在6月的會後記者會中,說明與會者的多數意見是年底前將再升息兩次,每次各1碼(1碼為0.25%),但共識是將等更多的數據出爐後,才具體做下一步決定。

  • 時論廣場》美國升息循環是否真的近尾聲了(劉憶如)

    時論廣場》美國升息循環是否真的近尾聲了(劉憶如)

    今年6月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一回,是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10次升息後首度按下暫停鍵,因此聯邦基金利率目前暫時維持在5%至5.25% 之間。聯準會主席鮑爾在6月的會後記者會中,說明與會者的多數意見是年底前將再升息兩次,每次各1碼(1碼為0.25%),但共識是將等更多的數據出爐後,才具體做下一步決定。

  • RCEP全面衝擊 需建構平衡的替代方案

    RCEP全面衝擊 需建構平衡的替代方案

     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今年6月2日起全面生效。自2022年1月1日起,RCEP對15個成員國陸續生效,互相實施關稅減讓;至今年6月2日菲律賓亦完成相關程序後,RCEP即邁入全面生效新里程,其後對區域生產及銷售都將有重大影響。

  • 時論廣場》RCEP全面衝擊 需建構平衡的替代方案(劉憶如)

    時論廣場》RCEP全面衝擊 需建構平衡的替代方案(劉憶如)

    全球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今年6月2日起全面生效。自2022年1月1日起,RCEP對15個成員國陸續生效,互相實施關稅減讓;至今年6月2日菲律賓亦完成相關程序後,RCEP即邁入全面生效新里程,其後對區域生產及銷售都將有重大影響。

  • 中國服務業消費及出口轉型的影響

    中國服務業消費及出口轉型的影響

     全球經濟前景雖不樂觀,但國際貨幣基金(IMF)卻在今年4月底,提高對亞洲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至4.6%,其中預測中國及印度分別成長5.2%及5.9%,且將貢獻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41.54%,包括中國貢獻34.08%,以及印度的7.46%。

  • 時論廣場》中國服務業消費及出口轉型的影響(劉憶如)

    時論廣場》中國服務業消費及出口轉型的影響(劉憶如)

    全球經濟前景雖並不樂觀,但國際貨幣基金(IMF)卻在今年4月底,提高對亞洲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至4.6%,其中預測中國及印度分別成長5.2%及5.9%,且將貢獻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41.54%,包括中國貢獻34.08%,以及印度的7.46%。

  • 南投青年宅每坪售價約14萬元 議員認為不夠便宜

    南投青年宅每坪售價約14萬元 議員認為不夠便宜

    南投縣議員簡千翔、林儒暘、林憶如等人關心南投市青年住宅標售問題。簡千翔、林儒暘要求縣府建設處,能否承諾南投市青宅每坪14萬元不漲價?建設處長張洲滄解釋,抽中青宅民眾可依自己需求進行客變,加上原物料上漲,所以售價可能與當初估價有些微差異。

  • 南投青年宅每坪售價約14萬元 議員認為不夠便宜

    南投青年宅每坪售價約14萬元 議員認為不夠便宜

    南投縣議會定期會第3審查會12日登場,南投縣議員簡千翔、林儒暘、林憶如等人關心南投市青年住宅標售問題。簡千翔、林儒暘要求縣府建設處,能否承諾南投市青宅每坪14萬元不漲價?建設處長張洲滄解釋,抽中青宅民眾可依自己需求進行客變,加上原物料上漲,所以售價可能與當初估價有些微差異。

  • 《金融》劉憶如示警 台灣出口連8衰有貓膩

    北威今(10)日舉行論壇,前財政部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再對台灣2023年經濟表示擔憂,台灣的出口年增率已經連8個月的負成長,出口衰退的地區正持續擴大中,除了對大陸和香港外,對美國和歐洲及東協等國外也都是呈負成長。去年9月以來,全球經濟其實維持正成長(約3.4%),但同期間,台灣出口和GDP卻是雙雙負成長,顯示台灣出口連8月的負成長,並非僅是國際經濟趨緩的因素。

  • 美國的銀行危機真的船過水無痕嗎

    美國的銀行危機真的船過水無痕嗎

     上個月爆發的美國銀行危機驚險過關,短短3天內史上規模第二及第三大銀行宣布倒閉,另外兩家銀行也在幾天內被安排接管;但監理單位宣布存款戶的存款得以全額保障,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因此得以維持。

  • 時論廣場》美國的銀行危機真的船過水無痕嗎(劉憶如)

    時論廣場》美國的銀行危機真的船過水無痕嗎(劉憶如)

    上個月爆發的美國銀行危機驚險過關,短短3天內史上規模第二及第三大銀行宣布倒閉,另外兩家銀行也在幾天內被安排接管;但監理單位宣布存款戶的存款得以全額保障,美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也因此得以維持。

  • 外銷訂單出口下滑與供應鏈重整

    外銷訂單出口下滑與供應鏈重整

     3月20日經濟部公布台灣今年2月份外銷訂單42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8.3%,為連續第6個月下滑;其中接單主要地區的接單金額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美國及歐洲分別減少12.6%及13.1%,中國大陸及香港則大幅減少35.5%。

  • 時論廣場》外銷訂單出口下滑與供應鏈重整(劉憶如)

    時論廣場》外銷訂單出口下滑與供應鏈重整(劉憶如)

    3月20日經濟部公布台灣今年2月份外銷訂單42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8.3%,為連續第6個月下滑;其中接單主要地區的接單金額均較去年同月份減少:美國及歐洲分別減少12.6%及13.1%,中國大陸及香港則大幅減少35.5%。

  • 中國人口負成長的警惕

    中國人口負成長的警惕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上月公布的數據,中國去年人口負成長,為過去61年來首度。去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去年底中國總人口因此較2021年下降85萬,成為14億1180萬人。人口負成長,除了降低整體消費力之外,常因其減少勞動力而引發對經濟成長下滑的疑慮。

  • 時論廣場》中國人口負成長的警惕(劉憶如)

    時論廣場》中國人口負成長的警惕(劉憶如)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個月公布的數據,中國去年(2022)人口負成長,為過去61年來首度。去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去年底的中國總人口因此較2021年下降85萬,成為14億1180萬人。人口負成長,除了降低整體消費力之外,常因其減少勞動力而引發對經濟成長下滑的疑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