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應用的搜尋結果,共14,380筆
法國巴黎地鐵在2024年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登場前推出即時翻譯應用程式(App),協助不知所措的外國旅客利用縱橫交錯的龐大運輸網。
有澎湖黑金之稱的紫菜,因養殖工作不易,投入養殖的人少了。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28)日下鄉舉辦「澎湖黑金-紫菜機能成分及產品開發」成果推廣會,希望藉由有效利用澎湖紫菜機能性物質開發產品,促進澎湖紫菜產業復甦及重登榮景。
字節跳動確定重整遊戲業務,將退出除休閒類與小遊戲外的多數遊戲項目,更多資源可能轉至成立新的AI應用部門,擬在「AI+」浪潮下打造出C端的熱門AI應用。
11月22日至24日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在高雄展覽館參與TASS 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以「低碳再生循環鋁材,產業跨域高值應用」為主題,聚焦循環材料與綠色製程,大秀18項技術成果,每年可為國內增加回收鋁料處理量3.6萬公噸,自主供應再生鋁材於國內鋁產業鏈,取代進口原生鋁材促進鋁產業減少碳排達30萬公噸。
防疫概念股飆風再起?受中國大陸疫情帶動,國內口罩、濕紙巾原料的不織布廠南六、康那香,及醫療用手套原料乳膠廠申豐27日成市場追逐標的,三家防疫原料供應商於疫後重新調整營運重心,朝高階產品發展,2024年營運看旺。
全球總體經濟不確定性降溫,加上產業相繼傳出好消息,促使美股連日走高,帶動台股近期漲勢凌厲。投信法人表示,至年底前台股上漲空間有限,但下檔也將有所支撐,投資人在整理階段可伺機布局中長線題材的主流產業類股。
台股持續高檔震盪,中小型電子股補漲氣焰強,半導體庫存調整第四季已進入尾聲,市場預期,半導體族群股價有望展開新一波上升循環,封測廠華泰(2329)法說會釋出樂觀展望,看好AI伺服器訂單強勁,股價27日逆勢上漲0.94%;而IC晶圓測試廠欣銓(3264)淡季亦有撐,後市表現可期。
高雄新創達易智造、泰瑞醫、佐翼科技、奧榮科技、獵戶科技等五家入選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的在地企業,分別「微軟新創加速器Demo Day暨商機交流媒合會」,展示智慧製造、智慧安防、智慧生活及智慧醫療四大領域等科技應用。
時序進入年底,晶片廠推2024年新規多搭載DDR5,加速DDR5滲透率提升,業者指出,記憶體與PMIC廠商機來了!包括換機潮、AI PC需求等,將增加記憶體容量與傳輸速率。
ABF載板歷經一整年庫存調整,步入價格穩定期,IC載板廠景碩(3189)預期2024年ABF載板在AI伺服器、一般伺服器需求帶動之下,可望價穩量增,稼動率重回80%以上,加上小金雞晶碩明年有實力挑戰賺逾2.5個股本、BT載板在手機、記憶體的應用回流,三大事業回溫下,法人估計,景碩2024年可望擺脫低潮,成長20%。
為強化數位輔助英語學習,教育部國教署與台師大合作建置「英語線上學習平台(酷英平台)」,並應用AI技術,開發英語口說、聽力及寫作學習資源,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成效。截至今年年10月網站累積註冊人數達166萬人,今年使用人次則達270萬人次。
AI新創業者耐能智慧(Kneron)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最近很火紅,成大電機系92級畢業的他,不只受到母校歡迎,清大及交大也爭相邀約他到學校講座,他將演講的PPT寫成書,成為熱門的AI教科書。
矽創子公司昇佳電子(6732)24日舉辦法說,管理階層指出,大陸市場屏下光感測滲透逐漸攀升,並由OLED高階逐步導入中階機種,產品組合更臻強健;其中光感測應用高階機下半年持續增長,閃頻偵測營收穩步增加。
感測元件大廠台亞半導體(2340)24日舉辦年度的供應商大會,台亞策略長李國光表示,與全球供應商攜手以開發最先進的感測元件為基礎,深耕第三代半導體,強化供應商永續經營的韌性,是本次供應商大會最重要的目的;並說明整個台亞集團的最新技術與產品發展,及台亞集團上下游整合的子公司布局。
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24日開跑,今年各家金控紛秀AI力。多家金控都透露已在研究生成式AI的應用,中信金透露明年會從內部分行業務開始使用生成式AI,富邦金9月起在內部試驗微軟生成式AI的Copilot服務,但各金融業者目前都處於內部試驗,並未正式應用在對客戶的服務。
元翎(4564)生產高壓充氣鋼瓶及氣體發生器為主,前三季營收下滑,每股虧1.28元,氣體發生器打入韓系車廠供應鏈體系,預計明年出貨,明年營運有機會比今年好轉。元翎董事長王德鑫表示,元翎跨足軍工產業取得2個發射系統專案,未來營收貢獻10%~15%。
驅動IC廠矽創(8016)24日舉辦法說,管理階層指出,感測器、車載出貨逐步升溫,尤其在手機感測器部分,中國手機供應鏈追加新庫存(restocking),在購物季挹注動能,非洲品牌營收滲透率亦持續增加;車用部分也有新案告捷,帶動出貨動能,抵禦AIoT、工控季節性淡季逆風。
三星、蘋果智慧機都傳出2024年有望導入WiFi 7手機,儘管WiFi 7最終標準尚在擬定中,但相關商機已在今年啟動,供應鏈中,從晶片端的聯發科(2454),網通設備的啟碁(6285)等業者皆已備戰商機,題材並激勵24日功率放大器(PA)的宏捷科(8086)漲停,穩懋(3105)、全新(2455)漲逾5%以上。
半導體通路商倍微(6270)24日舉辦法說會,董事長傅江松表示,第四季汽車電子、充電樁訂單持續,單季營運與第三季差距不大,明年營收會比今年好,主要市場庫存去化及協助客戶導入公司新開發的產品模組將展現成效,營運動能逐漸恢復,毛利率將回升至2021年的水準。
農業部近年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水稻農民轉作雜糧作物,並在2020年至2023年推動雜糧技術研發與加值應用,促成36項雛型素材及產品開發,農業部今年科技預算為44.54億,明年增加至47.1億元,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將爭取更多經費,透過技術支撐才能讓產業繼續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