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應華精密的搜尋結果,共35筆
第一化成控股IKKA-KY(2250)上月31日才以每股76元掛牌,隨著車市回溫,掛牌沒有滿月,股價已經站穩200元整數大關,大股東應華精密(5392)名下登記持股達4,000張,伴隨蜜月行情,持股市值因而飆漲。
應華(5392)子公司IKKA-KY(2250)31日以每股76元掛牌,挾其車用概念,IKKA-KY掛牌首日,就擠進了百元俱樂部之林,終場大漲109.21%收市,收盤價為159元。
應華精密(5392)公布2020年財報,全年稅後虧損為1.23億元,每股淨損為0.73元,不過受惠於子公司第一化成(2250)去年下半年起獲利大幅成長,應華去年第4季稅前盈餘為1.15億元。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會今天審議通過第一化成-KY(2250)初次申請股票第一上市案,這也是能率集團第一家日本公司來台掛牌上市。
證交所2日將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第一化成-KY(2250)股票上市案。
證交所訂於2月2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將審議第一化成-KY(2250)股票上市案。
台灣證券交易所訂將於2月2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審議第一化成控股(2250)申請股票上市案。
應華精密(5392)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合併營收約為29億元,季增16%,單季合併營業利益為6,500萬,較上季轉虧為盈,累計前三季營業利益為4,500萬;雖受業外投資股市波動影響,單季稅前淨利約500萬,稅後仍然小幅赤字,累計前三季每股淨損0.78元。
新光金(2888)旗下新光銀行主辦「應華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年期新臺幣10億元聯貸案」順利募集完成,日前於新光銀行總行舉行簽約儀式。此次聯貸案獲得銀行同業的熱烈支持,順利完成籌募,新光銀行為該案主辦行暨管理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及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一同參與共同主辦。
應華精密(5392)公布第二季合併財報,第二季合併營收約為25億元,第二季在成本費用控制得宜及旗下創投公司受惠於股市回溫影響,第二季轉虧為盈,EPS達0.71元,惟累計今年上半年仍虧損逾億元。
全球股市回溫,且營業費用控制得宜,應華(5392)第2季單季稅後盈餘為1.17億元,順利轉虧為盈,單季每股盈餘為0.71元,累計上半年每股淨損降為0.56元,在各生產基地因應下游廠商產能回復下,應華預估,下半年獲利將慢慢回到正常水準。
星宇航空今年2月底順利將資本額從60億元增為83.5億元,新增資的23.5億元當中,張國煒個人增資15億元,員工增資3.5億,另外5億元是由星宇公關長聶國維口中的「自家人」,張國煒在美國念書時的好友,從高雄發跡的能率集團董家第二代董俊毅,以家族幾家事業共同投資。
應華(5392)因旗下創投公司投資標的陸續上市助攻,2019年稅後盈餘為4.22億元,年成長68%,每股盈餘為1.3元,儘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應華大陸工廠產能已恢復至90%,應華表示,雖然疫情對公司今年獲利會有影響,但獲利可望隨著疫情緩解逐步回到正常水準。
應華精密(5392)公告108年度合併財報,在旗下創投公司投資標的陸續上市之助攻下,整體表現不錯。全年度合併稅後淨利為 4.22億,年增68%,EPS為1.3元較上一年度 0.27 元,大幅成長近6倍。
繼可成(2474)動用公司成立以來的首度庫藏股之後,應華精密(5392)董事會也決議啟動庫藏股機制,買回自家股票2,000張,目前為止機殼廠已有兩家廠商加入救市行列。
繼可成(2474)動用公司成立以來的庫藏股之後,應華精密(5392)董事會決議,啟動庫藏股機制,買回自家股票2,000張,機殼廠已有兩家廠商加入救市行列。
應華精密(5392)因應電動車世代,以及後續之機器人AI世代,再一次進行大規模之調整及投資,於2019年下半年接連完成捷邦國際合併案、日本 Sol-plus株式會社收購案、日本 Living Robot 投資案,持續朝向日系電動車之方向發展,並結合日本第一化成之資源,擴大日系汽車及電動車零組件之佔有率。
應華精密(5432)今(10)日發布重大訊息,宣布投資日本 Living Robot Inc.(Japan),跨入家用陪伴型機器人領域,初期投資金額為1億日幣。
應華精密(5392)公布前3季財報,前3季稅後盈餘為4.15億元,每股盈餘為1.28元,因應中美貿易戰,應華精密將增加東南亞生產基地擴大布局,並趁此機會找尋日本EV車相關的零組件廠併購機會,以充分運用合併約當現金約50億元之資源。
應華精密(TT 5392)於本日公告 108 年第一季合併財報,合併營收突破 30 億元,較去年第一季28億元成長約10%,合併稅後淨利為 2.1 億元,EPS 為0.8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