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成鳥的搜尋結果,共135筆
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溼地森林園區是知名賞鳥聖地,每年總有成千上萬候鳥飛至鰲鼓溼地棲息,根據嘉義大學監測顯示,近年約有200至300隻黑面琵鷺穩定在鰲鼓度冬,今年夏季更驚喜發現,有少數黑面琵鷺滯留鰲鼓溼地至今未北返,6至8月持續觀測到數十隻黑面琵鷺棲息在觀海樓、西南草澤溼地等處,黑面琵鷺滯留過夏天也讓鳥友振奮。
基隆市田寮河兩側的行道樹上,有上千隻鷺鷥在此聚集成家,不過基隆市政府近日卻派出工程車,在金雞橋附近做行道樹修剪。有民眾擔心正在繁殖期的鷺鷥受到驚擾,甚至被「抄家」。基隆市產發處長林鼎超澄清,這是為了颱風季節來臨進行的工程,為了避免影響鷺鷥,也派出動保所人員協助。
新竹市香山溼地生態生物多樣性豐富,吸引許多水鳥前來作客,近期有鳥友目擊9隻黑面琵鷺停棲金城湖,除了去年11月發現的M89久居之外,又迎來1隻腳環M00的同伴加入停棲行列。市府產發處表示,近期香山溼地也能發現中杓鷸的蹤影,水鳥愛好者們可千萬別錯過。
新竹市香山溼地生態、生物多樣性豐富,吸引許多水鳥前來作客,近期有鳥友目擊9隻黑面琵鷺停棲金城湖,除了去年11月發現的M89久居之外,又迎來1隻腳環M00的同伴加入停棲行列。市府產發處表示,近期香山溼地也能發現中杓鷸的蹤影,水鳥愛好者們千萬別錯過。
大陸湖北一名男子離家半個月,未料近日回到家後,發現臥室多出3隻小貓頭鷹,待在他的床上一動也不動,周圍全是鳥屎,男子看了非常詫異,隨後將小貓頭鷹放置窗邊,讓母鳥自己來認領,此事曝光後,不少網友笑說「只是出遠門,家就被偷了」。
每年5至7月為二級保育類小燕鷗繁殖季,牠們遠從澳洲飛來台灣,築巢孵蛋並養育幼雛,直到7至8月再南返,桃園沿海多處皆是小燕鷗的主要繁殖棲地。市府辦理「2023候鳥漫波啾一夏」活動今日開幕,至25日活動期間,每周例假日提供小燕鷗導覽解說、DIY體驗與闖關遊戲等,以寓教於樂方式推廣夏候鳥生態教育。
大陸一名女子近日發現家中牆壁突然不明原因鼓起,就連壁紙都被撐開了,還伴隨著「吱吱聲」,原以為裡面有老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一探究竟,卻發現裡面住了一窩可愛的麻雀,讓她又驚又喜。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認識栗喉蜂虎的生態行為,並推廣賞鳥正確的倫理與態度,將自5月20日至7月9日止,每周六、日及端午連假上午8:30至12:00,於慈湖三角堡由社團法人金門縣野鳥學會專業人員提供精彩生態導覽,歡迎親子們攜手走出戶外,一同前往參加。
1隻稀有的美麗大鳥「紫鷺」近日在台東市海濱公園現蹤,吸引鳥友前往拍攝,只見牠經常氣定神閒地在沼澤區定點不動,即使移動時也是緩慢優雅,但是抓魚時卻是快、狠、準,一眨眼,1條大魚已入口,鳥友笑道,一慢一快,符合縣長饒慶鈴推動的「慢經濟」。
近期禽流感肆虐,國內禽流感案例已達30例,有鳥友指出,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內的音樂廳售票口上方、榕樹廣場、歌劇院的洞洞牆、投射燈塔等地都有鳥類常駐,尤其洞洞牆、投射燈塔更有鳥隻築巢,造成滿地鳥屎的慘況。鳥友除了擔憂禽流感外,在衛武營築巢的鳥類多為外來種的亞洲輝椋鳥,特性愛鑽洞,若不慎鑽進電箱,恐有電線走火的疑慮。
宜蘭縣蘭陽平原是候鳥的天堂,保育類候鳥冠鸊鷉進入繁殖初期,近日出現在頭城、礁溪一帶,頭上頂著「龐克頭」,超萌模樣引起許多攝影愛好者前往捕捉俏皮畫面。愛鳥攝影專家周俊雄指出,可惜台灣鳥友拍攝不到牠們可愛的「求偶舞」畫面,但生動覓食抓魚模樣也是讓攝影同好殺光底片,驚呼不已。
宜蘭縣蘭陽平原是候鳥的天堂,近日保育類候鳥「冠鸊鷉」進入繁殖初期,出現在頭城、礁溪一帶,頭上頂著「龐克頭」,超萌模樣引起許多攝影愛好者前往捕捉俏皮畫面;愛鳥攝影專家學者周俊雄指出,可惜台灣鳥友拍攝不到牠們可愛「求偶舞」的畫面,但生動覓食抓魚樣也是讓攝影同好殺光底片,驚呼不已。
二級保育鳥類領角鴞模樣呆萌討喜,屏東張姓屋主不久前在住家庭院大樹,意外發現成鳥喜迎寶寶,避免鳥類遭到驚嚇,他刻意拉開距離、在遠處觀察,鄰居聞訊也前來親睹,屋主喜稱,首次迎來嬌客,絕對是開春最特別的禮物。
國際瀕危等級的「東方白鸛」,2020年冬季,曾被民眾紀錄到有1隻出現在花蓮壽豐鄉,之後少有紀錄。去年12月底,愛鳥人士發現有1隻東方白鸛,倒臥於壽豐鄉一處魚塭,虛弱無法起身,愛鳥人士展開救援送醫,恢復體力後,已原地野放,是相當難得的救援記錄。
大自然每天都上演著弱肉強食的戲碼,近日有民眾在台北信義區街頭目擊一隻「大笨鳥」獵捕老鼠的駭人場面,只見牠仰頭後立即將老鼠大口吞下,畫面曝光讓逾萬網友全看傻了。
台南市新營田徑場歷史悠久,市府今年將外牆重新粉刷換新裝,卻讓原本住在屋簷下的小雨燕流離失所,導致近來氣溫驟降,大量小雨燕找不到避寒的家,被凍得摔落到地面奄奄一息。市府體育局表示,每次第一時間發現後,都會立即送到台南野鳥學會救治;關於本事件,也會盡速找出適合的改善方法。
鳥界馬拉松高手!美國科學家為了研究鳥類遷徙,每年會在鳥類身上裝衛星追蹤設備,用來觀察牠們的飛行數據,近日發現一隻5個月大的斑尾鷸,為了過冬連飛11天,從美國阿拉斯加州飛到澳洲塔斯馬尼亞州東北部,過程中都沒有休息。
今年7月5日新北市貢寮區有民眾撿獲不知名幼鳥,送往貢寮區公所後,瑞芳動物之家隨即接回安置,並確認為領角鴞幼鳥,檢傷後並無發現開放性受傷、骨折及落翅現象,經2個半月餵養照顧,近日幼鳥換羽完成,順利回到貢寮區完成野放,返回大自然懷抱。
大陸四川3名男子先前騎機車出門,在路旁看到一隻小貓頭鷹,他們趕緊下車查看,有趣的是,小貓頭鷹看到人後,竟非常有禮貌地鞠躬,模樣非常可愛,隨後他們幫助小貓頭鷹回到樹上,不少網友著說「貓頭鷹鞠躬是在求幫忙,奈何語言不通」,不過專家警告,若在野外看到掉出巢的小貓頭鷹,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牠們沾到人類的味道會被成鳥拋棄。
外國一名男子近日到南非的國家公園旅遊,目擊紅臉地犀鳥集體覓食的現場,其中一隻幼鳥因為吞下對牠來說過大的蛇,差點被噎死,站在路邊奄奄一息地掙扎,試圖把蛇給弄出來,就在眾人都以為牠要死掉的瞬間,幼鳥居然奇蹟似地吐出蛇,成功救回自己一命。